主页>> 甘孜州>>泸定县

来源:甘孜日报 记者:周燕 责编:顿珠曲珍 发布时间:01-31

泸定县:燕子沟镇大坪村受灾群众过春节感党恩

受灾群众正在熏制腊肉。

受灾群众正在打扫扬尘。

今年春节,是“9·5”泸定地震受灾群众震后过的第一个春节。熏腊肉、扫扬尘、购年货、挂红灯笼、粘福字、贴春联……受灾群众走出震后的悲伤与惆怅,张灯结彩欢度春节,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前行。

燕子沟镇大坪村,家家户户门前张贴着对联,悬挂着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红灯笼。村民们欢声笑语,互致新年祝福,村子里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在大坪村二组组长袁安建家维修加固的房屋前,袁安建一家人和邻居们乐呵呵地围坐在火堆旁,一边聊天一边烤肉,孩子们的欢笑声,烘托出浓浓的年味。

“我们家昨天刚杀了年猪,今天有空,大家就一起先烤点腰子和肉来吃。明天再去买点糖果、瓜子等。”袁安建说,“门前有车不算富,家有爹娘才是福。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

“受‘9·5’泸定地震影响,我们大坪村共有48户农房需要维修加固。目前,大坪村已全部完成维修加固工作,大家可以在安全的房子里热闹的过年了。”袁安建告诉记者,“每户维修加固的资金都是政府按标准补贴的,相信新的一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袁安建告诉记者,进入腊月以来,大坪村的家家户户便开始张罗杀年猪,一部分用来灌香肠,其它的撒上食盐、花椒等配料腌制,挂在火炕上熏制成美味的腊肉。

腊肉是每一家最重要的年货,也成为了过年不可缺少的仪式感。烟熏火燎的记忆,是一种年味的传递,更是一种美食的传承,腊肉除了上佳的口感,更慰藉着归家游子的心。

袁安建的表弟王宏宇家住泸定县兴隆镇沈村,今年他早早地受邀来到袁安建家过年。今天一大早,他便又开始帮忙熏腊肉。在房里有一个被圈出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地,搭起石块,这被称为火炕,把肉挂在火炕上方的梁上,在慢慢燃烧的松树枝中产生大量烟雾,猪肉便持续吸收着松枝香味。

“要熏上一周后,腊肉成品色泽才红润油亮,咸香浓郁。每年,我都要到我哥家吃腊肉,自己养的粮食猪熏出来的腊肉是最好吃的了。” 王宏宇说。

87岁的曹培荣老人是燕子沟镇大坪村二组的村民,“9·5”泸定地震发生后,他家的房屋受损,经鉴定为D级,需要维修加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后,曹培荣和家人商量,与紧邻的几户村民互帮互助,一起动手建设家园。“周边其他邻居也都来帮忙,最多的时候有差不多20个人。”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曹培荣的家维修进度很快。

“陆续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层房子的维修加固,快得很。我们算了算,大家通过相互帮忙的方式,每户能够节约了将近三千元的用工费。” 曹培荣说,“加固了房子,心里踏实多了。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想着又能在家里过年,家人都很开心。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和关怀。”

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临近春节 ,曹培荣一家也格外忙碌,他们正忙着扫扬尘、熏腊肉,为迎接兔年的到来做最后的“冲刺”。 他家房梁上,四川人过年必备的传统——腊肉香肠挂了一排排,看上去格外诱人。

“我们家每年也都要喂猪养鸡,提前杀了年猪准备了香肠腊肉,鸡就等团年吃,孩子们做烤鸡,我们老人就清炖吃。过年吃一部分,剩下的就为在稻城和泸定上班的儿女备着,过完年让他们带些回去。”

“还好地震震垮的瓦片砖头,没有把猪、鸡砸到,我们家的年夜饭还和往年一样,除了鸡、鱼和腊味,还要做我们这里特色菜——香碗。”曹培荣的老伴袁太珍老人告诉记者。

曹培荣接过话茬:“你们一定要在稿子里替所有村民表达一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几句心里话。”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