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宗教文化>>宗教知识

发布时间:06-29

佛学的基本认知

        

        本章包括对修行、生活与佛学所应持的基本态度,以及打坐方法简介。

        1.问:学佛要学什么?
        答:学佛就是要做好人、做对事儿、做回真正的自己,即审视自我、验证本我即真正的我,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打造得健康而规范。学佛也是为了认识自己,纠正错误,提升智慧,让自己的身、口、意走向和谐而健康之道,说        白了就是让自己活个明白。
        2.问:学佛非得吃素吗?
        答:学佛不一定非得吃素,吃素的不一定都是在学佛。比如牛羊吃草而不吃肉,但它们跟学佛没有关系。吃素主要还是以心态为重,如果你的动机里没有同情心、怜悯心,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意义,而仅仅是为了减肥或为了吃素而吃素,那么吃素就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吃素是建立在慈悲心、同情心的基础之上,吃素就成为一种健康的修行,也是佛法所倡导的行为。
        3.问:学佛非得念经或持咒吗?
        答:学佛不一定非得念经、持咒,念经持咒也不一定是修行。比如鹦鹉也会念六字或八字真言,它边念真言,边吃虫杀生。对于它来说,真言成为吃虫的咒语。如果是以出离心、慈悲心引发的念经、持咒、磕头,那么念经就是学佛,是在修正自己的不健全。
        4.问:研究经文算是学佛吗?
        答:不一定,因为学佛和研究佛法是两个概念。有的人喜欢研究佛的经论典,但从不审视自我,不了解自己,不提升自己的无我价值观,导致学佛变成研究佛法。如今很多弟子参加各种佛教讨论组,研究派系,研究佛教的经典和论典,但从不审视自我,不研究自己、反省自己,这样的闻思只是与佛法结个善缘而已。
        5.问:学佛非得出家吗?
        答:学佛不一定非得出家,因为在家的居士也一样可以学佛,只是他们的戒律、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比如幸饶弥沃佛、释迦牟尼佛在传法时,把所有弟子分为四众:居士、居士尼、比丘与比丘尼。居士与居士尼属于在家修行人,比丘和比丘尼(包括受比丘戒、沙弥戒的男女行者)属于出家修行者。
        6.问:六居士是指哪六种?
        答:据佛教的律部所述,居士分为六种,分别为皈依居士、一戒居士、两戒居士、多戒居士、圆戒居士、清净居士。皈依居士是严守皈依戒的弟子;一戒居士是仅戒如“杀生”等一条戒即可的弟子;两戒居士,是如戒“杀生”“偷盗”等两戒的居士;多戒居士,是再加上“不妄语”的居士;圆戒居士,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乱的居士;清净居士,乃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乱、不妄语,再增加不喝酒或者不食肉等一条食戒的居士。
        7.问:学佛需要每天打坐吗?
        答:学佛不一定非得打坐,因为除了打坐,还有闻、思、修慧等很多修行方法,包括磕头、念咒、行持善业、持戒、忍辱、精进等修行方法。如果仅仅是身体坐在一处,但心却未得清净,则算不上打坐。修行主要是修心,打坐虽然很重要,但如果你的打坐对审视自我、完善自我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在那里摆个姿势,那么打坐就没有任何意义。
        8.问:佛教为什么要倡导打坐?
        答:打坐是一种使人静心的方法,因为只有心得清静,我们才有机会审视自我,才能认知真正的自己;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从黑暗的无明和烦恼中得到解脱。就像浑水澄清后,才能看清水底的东西一样,心静才能明心,明心才能见性。
        9.问:什么叫打坐?
答:打坐又称禅坐,就是真正地坐下来。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坐”是什么概念,但打坐不光是指身体端坐在某个角落,而且身体端坐的同时心也得跟着身体坐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坐。凡人的心难以保持平静,导致看不清自己的本质。我们只有保持平静、透明、清澈的心,才能认知如清水般的本性。其实唯一能让我们进入心灵世界、保持平静而透明状态的就是禅定,所以打坐被称为修心的最佳方法。
        10.问:打坐的态度是什么?
        答:现在很多人很注重打坐的姿势,但不注重态度。打坐的态度应是正确的见地,如果打坐缺乏正见,我们就容易陷入不如法、不正确的危机之中,甚至会走火入魔。比如你虽然启程了,但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自然不知走向何方。没有见地的禅定就像这样,不知以何心态打坐,不知为何要打坐,盲目的地打坐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11.问:什么叫打坐时的六种陷阱?
        答:打坐时要注意打坐的态度,否则容易掉进六种陷阱。所谓六种陷阱即六种极端心态,分别为懈怠、遗忘、掉举、昏沉、不作行、作行。“懈怠”即缺乏勤奋心,不努力打坐,遇到小麻烦就容易放弃或将时间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遗忘”是指经常忘记打坐,或忘记打坐的方法。这是在入定之前容易遇到的两种障碍。“掉举”即放逸之心,就是心随烦恼,或心随五根感官一直往外散,收不回来。“昏沉”是不清醒的状态,就是心过于收回,导致睡眠、不清醒、疲劳等。在掉举时,应该以昏沉来协调收心,心陷入昏沉时,则应以掉举来调整心态。“不作行”是有掉举或昏沉时,不对治或不调整;“作行”是不该调整的去调整,这也是一种陷阱。

39.7K

上一篇文章
佛教知识问答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