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阳光网讯:2021年5月以来,双流区先后选派51名医务工作者到巴塘县开展“传帮带”“组团式”帮扶,涵盖了医疗管理、临床、护理、疾病控制、妇幼卫生等当地急需重点专业,累计行程10000余公里,共为当地3万(人次)农牧民群众进行义诊、义检、送药;截至目前共参与诊疗患者338人,开展手术364台,会诊及参加疑难病例讨论49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例,开展学术讲座63次,开展业务培训52次。对口帮扶以来,“双流模式”逐渐在巴塘生根开花,创下了多项巴塘第一。
无私奉献 践行初心使命
山水相隔,大爱无疆。2022年11月7日,巴塘县人民医院在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技术帮扶指导下成功开展首批白内障摘除手术。“巴塘县地处高原,紫外线辐射强烈,白内障是发病率最高的致盲眼病。”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钟刚介绍,“经过前期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巴塘县重度骨性关节炎、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对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但由于当地客观条件限制,只能长途跋涉到康定、成都去手术治疗,费时费力。”
“就像眼睛上蒙了一层雾,看什么也看不清,生活太不方便了。”谈到这个病,深受其害的扎西大叔直摇头。
2022年“巴塘县人民医院百级手术间改造项目”作为年度双流区对口支援的重点项目,耗资513万元对手术间进行升级改造,并于当年8月完成百级手术间的改造及配套设备的购置工作。建成后的百级手术间硬件水平达到甘孜州一流水平,能够满足关节置换手术、白内障摘除术等3、4级手术的需求。截至目前,新建的百级手术间已开展白内障摘除手术49例,使身患白内障的巴塘群众重见光明,重获新生,用行动谱写大爱之歌。
鱼渔并授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双流医疗援助,不是“走过场”,而是“扎下根”。据了解,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除了全心全意守护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双流医生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日常查房带教、疑难病例讨论、简单手术放手及疑难手术搭手等方式,毫无藏私地传授医技,帮助当地年轻医师快速成长。一大批本地医生开始成为各个科室业务的骨干,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每天8:00,双流医生李秋带着5名“徒弟”开始了一天的查房工作,“今天感觉咋样?”“小周,你做好记录”......病房、办公室、走廊总是能看到李秋的身影,“来巴塘才了解到,深受尿毒症病痛折磨的患者看病就医有多难。”李秋说。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肾病患者无法在巴塘接受治疗,只能翻山越岭前往成都、康定进行血液透析,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对于一个病患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路上病人遭罪,家庭也要承受额外产生的费用。”谈到往日的治病之路,患者家属直摇头,“每次去外地透析,最怕路上出事。”
山水相隔就医难,病魔缠身苦难言,这是巴塘40多个肾病患者的境况。“有一天,能在家门口做治疗就好了!”这巴塘肾病患者的心声。
“我们来,解决问题。我们走,留下技术。”这是允诺,更是医者责任心。“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至今,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带出“徒弟”27人,培训进修13人。
惠及民生 共叙美好“双巴情”
“医生,我最近老是觉得有点胸闷,心里面乱跳,是不是我心脏出了什么问题?”“你这个情况估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建议你到医院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2023年2月的巴塘,寒风凛冽,但水电七局川藏铁路项目工地上却暖意融融,在这里,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医生们在开展义诊活动,对一线员工进行胸部CT、心电图、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等检查,并为患病职工提供免费药品及一些日常常备药品。“为了让在巴单位安心在巴从事建设工作,我院根据在巴单位的需要,定期为在巴单位开展体检、义诊、送医送药等上门服务。”巴塘县人民医院院长周智(双流医生)说。
据了解,仅近两年,双流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的医务工作者便留下了不少救死扶伤的故事:周智成功开展了巴塘首例急诊开颅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妇产科专家刘星娅成功抢救巴塘首例产后深静脉血栓和胎盘早剥34周早产儿,让产妇和婴儿转危为安;麻醉科专家马国威成功开展巴塘首例无痛分娩,大大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双流区中医院完成骨关节置换手术病人53名;眼科主任吴燕带领眼科团队和器械,到巴塘县人民医院开展“千里送光明,双巴一家亲”活动,在巴塘县人民医院完成首批白内障手术。双流医疗队伍一次次克服种种困难成为“创造生命奇迹的人”,也凭借一颗医者仁心成为巴塘老百姓口中“最可爱的人”——双流“门巴”。
2023年5月,双流区援建的巴塘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巴塘县儿童保健中心等陆续启用,更好的满足了巴塘县群众、机关、学校、企业的需求,让前来体检的市民群众更加方便快捷享受到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