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阳光网讯:(康定市铸领办/供稿)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月亮弯哟弯哟……”康定以这首“康定情歌”名扬海外,因此康定便成为情歌的故乡,如今又美誉为“情定之城”。康定,康泰安定之寓意,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集的城市,是历史上茶马古道重镇,从古至今就有多文化交融的历史渊源,一直以来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斗、繁荣发展,不断实现康定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康定市按照中央,省、州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为指引,以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增进“五个认同”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价值追求。
赓续红色血脉
书写三代从军“家国情”
红色基因代代传,康定折西高原的呷巴乡铁索村,有这样一个爷孙三代从军的家庭。1952年,心怀感恩的罗布长寿加入了剿匪部队,在战斗中带着战士先期侦察,为掩护战友,罗布长寿不幸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父亲罗布扎西毅然入伍,退伍后一直在家乡当村干部发光发热,带动村民发展致富。从小就听着爷爷和父亲的战斗故事长大,在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下,降巴克珠于2006年12月应征入伍。入伍以来,降巴克珠先后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被全军树为“爱军精武标兵”等,分别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多次。入党是降巴克珠父亲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在父亲的感染下,降巴克珠入伍后就下决心要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元旦,入伍不到一个月,降巴克珠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原本汉语基础差的他,经过几个月刻苦学习,记下了3000多个常用汉字,并且能使用汉语与战友交流。
2008年7月,他终于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同批入伍战友中第一个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义务兵党员,续写了“三代从军、精忠报国”的光荣使命。
一壶一碗一寄语
深化干部群众“联谊情”
拉家常话生活,干部群众常往常来谈心语。在实践行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入户开展结对联谊,和群众交心谈心,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不错嘛!一个汉族能和这么优秀的藏族女子成家,现在儿孙满堂,这就是民族团结最好的诠释嘛!”“要利用你的影响力多宣传贡嘎山,让更多的游客知道那里。”“你们家廉租房的租金是多少?”康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走访中与联谊家庭促膝交谈,关切地询问他们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子女学习务工等情况。实践行动中,康定市充分利用各类节日开展联谊活动,5356名公职人员、2个对口支援工作队、5个省内定点帮扶单位、9个州级联系部门,16家驻康央企,在春节、藏历新年、“端午”“七一”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与联谊家庭共度佳节,尤其在“民族团结进家庭”新春联谊活动中为联谊家庭统一赠送了富有康定特色的酥油茶具慰问品“礼盒”,这套慰问品酥油茶具,每个精心构思设计的细节都盛满了党委政府对康定各族人民的深深祝福。
截至目前,全市公职人员依托“石榴籽”数字平台线上记录联系家庭74000余次,入户联谊36000余次,开展主题活动19000余场次,共度佳节20000余场次,收集和办结群众诉求300余条。
对口支援显真情
续写双向奔赴“山海情”
隔山隔水不隔情谊,用心用情用力共谱“山海情”。在每一个“两年”或每一个“三年”的循环往复中走出来的“支援路”、垒起来的“支援事”、建起来的“支援情”,康定儿女心怀感恩、铭记于心。
石榴籽心连心,都康人民一家亲。截至2023年6月,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对口支援康定工作接近尾声。两年来,工作队立足康定市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开展都康两地“双向奔赴”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在文旅兴康、民生兴康、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结对共建方面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持续激发项目投资效益,投入30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都康两地44个部门、11对乡(镇、街)结对共建,带动58家民营企业、6家社会组织、1所高校赴康考察交流,培训基层干部2080人次,捐款捐物460余万元,消费帮扶960余万元,吸引社会资本2亿余元,共同见证了“筑巢引凤、文旅兴康”新模式。
用心用情用力,携手共铺萧康路。杭州市萧山区与康定市结对帮扶以来,两地聚焦“出成果、出亮点、出模式”三大要求,着力打造“产业合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投入援建资金1.5亿余元,援建项目14个,助力康定在项目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卫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绿”为底色
描绘产业发展“新画卷”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书写“绿色经济”答卷。
获得“四川省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特色民族村寨”“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的色龙村作为优秀“石榴籽工作室”代表,在全市乡村产业带动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该村将“农文旅”结合,打造“世外桃源—仙居色龙”,同时每年10月中旬开始种植羊肚菌,次年3月采收,大大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益。合作社为了丰富种植类型,拓展增收渠道,又试种了20亩中药材重楼,老百姓的腰包在合作社务工、土地流转、利益分红中慢慢鼓了起来。
在党建引领作用下,色龙村“石榴籽工作室”在促团结、抓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8年该村被确定为第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村子的基础设施、老百姓的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产业发展为色龙带来了直接红利。“我们平时的生活都像过年过节一样,要啥有啥,什么都不缺,村子也变得越来越美,游客都喜欢到这里来,这些放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憧憬啊!”村民陈友贵老人感慨万千。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石榴籽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基础设施上再做提升,在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上做好文章,让我们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色龙村村支部书记陈永强对村子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据悉,全市已组建6个“石榴籽工作片区督导组”、 17个“石榴籽工作中心”、216个“石榴籽工作室”“石榴籽工作队”和548名“育籽员”,持续为打造“绿色+”多元产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共谱民族团结“和谐音”
为更好地引导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康定市着重打造“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城市名片,开展“溜溜调”“木雅藏戏”“鱼通刺绣”等非遗传承和活化展演进景区、进街道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以“情满中国·爱在康定”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康定·国际情歌节、以“情定跑马山·共画同心圆”为主题的2023年康定“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非遗民俗活动、以“共赏贡嘎海棠·共守今生今世”主题的康定海棠花开季——乡村自然音乐文化周活动、2023中国康定木雅文化风情周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保护传承康定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设计发布具有康定特色的“民族团结进家庭”logo,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康定段·金汤镇红色文化项目,打造“雪域不会忘记”浮雕纪念墙。挂牌成立全州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研究中心,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搭建合作平台,形成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运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