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卡赛。 记者 武沛涛 蒋翠莲 摄
岁末掸尘,辞旧迎新。2024农历春节与藏历新年在同一天。节日临近,西藏自治区各地年味渐浓,赏民俗、备年货,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人们忙着迎接“双节”。
一入腊月,古城拉萨便热闹异常,置办年货的群众穿梭于商场、超市等各个市场,到处一片忙碌而喜庆的氛围。
图为酥油花。记者 格桑伦珠 摄
从古至今,各族群众都有购置年货的习俗,追求的“年味儿”是种期盼,孩子在父母的盼望里一天天茁壮成长,泥土在春天的盼望里渐渐苏醒,人们透过纷繁的年货盼望新年新气象。
回家过年的学生索朗玉珍把定制一套新款藏装排在了年货清单中的第一位,“因为定做藏装需要7到1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到时长短、松紧度不合身,还需再作调整。”
拉萨市民在试戴藏式礼帽。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定好了藏装的布料和款式,索朗玉珍便和母亲步行来到了八廓商城,奔向卡赛、风干牦牛肉、奶渣、糖果等年货销售区。
“因为家里人多,以往过年,孩子的舅舅买回风干牦牛肉、卡赛没几天,孩子她爸爸又会买回来同样的年货,这样重复购买非常浪费。有好几次过年,我琢磨着家里人应该会买,自己就没买,结果漏买了好些东西,所以,今年我们一早便商量好了,年货全部由我和女儿一起出门采购,这样就避免了重买、漏买的情况。”索朗玉珍的母亲白玛央宗说。
风干牦牛肉。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隆果”和“切玛”盒也在年货清单中,也是最后一项,因为特别重要,所以预留的选购时间比较长。
塑彩羊头在藏语中称为“隆果”,在雪域亘古浩瀚的历史中,高原儿女自古以来便认定羊是吉祥的动物,代表了藏族群众祈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图为“隆果”。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曾听我曾祖母说,在她们那个年代,过年用的‘隆果’一般取自现宰的绵羊,预示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可这样的方式成本太高,现在,我们都是购买陶瓷制羊头模型来摆放,这样既经济又美观。”白玛央宗介绍道。
图为“切玛”盒。记者 格桑伦珠 摄
“切玛”既是新年供奉物,又是日常的摆设品、吉祥物,它预示着过去的一年生活美满,又表达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们搬了新家,想购置一款大一些的‘切玛’盒摆放家中,彩绘‘切玛’盒看着颜色喜庆,纯原木色的‘切玛’盒看着端庄大气,价格也差不多,这让我有些不知道如何选择。”白玛央宗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切玛”盒纠结地说。
“四季如歌 工布江达”迎春晚会现场。记者 谢筱纯 摄
为各族群众献上“文化大餐”,把节日祝福送到各个角落也是各种重要节庆必不可少的仪式。
“双节”临近,山南市文联与琼结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在琼结青瓦达孜广场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惠民活动。
活动中,广大志愿者为农牧民群众送去带有浓浓节日祝福的春联和书法作品,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当天共赠送对联240副、祝词524张,收到祝福的农牧民群众拉姆次仁激动地说:“虽然天气很冷,但我的心里暖意十足。”
图为青稞苗。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浓浓新年味,悠悠故乡情。与家人团聚是在外打拼的人们内心最重要的惦念,在山南火车站,记者感受到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回家过年的迫切与喜悦。候车大厅内,旅客们拎着精心挑选的特产、拉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操着天南海北不同的口音,人们都盼着同一个方向——回家。
节日中的一张张笑脸、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缩影,更构成了 西藏自治区和谐稳定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