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公款吃老板” 个别干部顶风奢靡——反四风新观察之一
在中央反四风禁令下,“三公”消费大幅减少,干部公款“吃喝风”得到空前遏制。然而,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仍有个别干部罔顾禁令,顶风奢靡,“不吃公款吃老板”。
干部在企业吃喝“玩隐身”
反四风至今,可谓硕果累累。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便在当前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基层干部仍管不住自己的嘴,将吃喝地点转移到了企业。
记者暗访发现,一些干部将吃喝地点选择在了更加偏僻的郊外,有的直接就在企业的办公楼内。官员来此之后的称呼变成了“某总”“老某”,宴会多以同学聚会、好朋友聚餐等名义进行。有知情者透露:“现在吃公款是肯定不行了,顶风违纪危险高。招待外地来的重要客人,只能到这些老板的自留地。”
北方某市一位房地产商对记者说,现在很多老板都有自己的食堂。厨师除了中午的工作餐,最重要的就是晚宴接待。有的政府官员会来此赴宴,但他们的身份都很神秘,只有老板才清楚。
“不拉近关系,很多环节公事公办或者按照最后时限办理,我们的成本就增加了一大块,所以只能把这些实权人物‘供’起来。现在,一些政府官员对于这类宴会很警惕,如果不是熟人做担保或介绍,很少会露面。”一位企业高管人员说。
借吃喝搭建权钱交易平台
东部沿海某省一位企业老板告诉记者,邀请干部到企业来吃喝,其实是搭建起了一个权钱交易平台。在吃吃喝喝过程中,干部与老板很容易形成利益链条,一些原本不能办、不好办的事情也变得好办、能办了。
“老板为什么请干部吃喝?为的是干部背后的权力和利益。”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认为,由“公款吃喝”变成“老板请客、老板买单”,最后损失的还是公家利益。没有一个老板愿意白白埋单,既然让那些老板掏钱,个别干部就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输送给老板。
继续狠刹“吃喝风”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虽明确要求,不得将公务消费转嫁给所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也不得向外转移。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少一个具体、明晰的实施机制。
“要通过修订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规章制度,把转移三公经费消费行为纳入到违反准则的内容中去,从而把它作为一项违纪行为纳入到我们党内的法规建设中来,约束官员转移消费成本的行为。”庄德水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禁止接受行业相关企业和人员的宴请和馈赠,有些甚至将其上升到违法的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触犯的成本。
专家们认为,目前出现的“不吃公款吃老板”现象,也应该以党内的规章纪律形式明确禁止。
“作风建设有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需要攻坚克难。有关部门应尽快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反腐和依规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下去,让好的精神落地生根。”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