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作品

作者:喻林斌 责编:姚金花 发布时间:08-07

二两四川粮票

笔记本扉页

账单

于旧日时光的尘封角落,家之古物静候重光。在整理旧藏之时,家隅办公桌之古董抽屉,悄然吐露岁月之秘。有一个翠绿的笔记本跃入眼帘,乃一册陈年笔记,其封内夹层藏匿着往昔的珍稀——“一张二两四川粮票”,勾起绵绵的记忆,潺潺流过心田。此粮票,乃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时代的重任。它,是物质匮乏年代的购物凭证,是粮库购买粮食的通行证。睹物思人,往事如烟,那段岁月,虽艰辛,却因这份简单而珍贵的物件,显得格外温馨。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偏远山区的群众虽然解决了基本的吃饭问题,但饮食仍然相对单一简朴,主要以满足温饱为主,尚未达到多样化和营养均衡的水平。那时,购买大米、面粉等,要凭粮票到指定的粮库去购买,粮库工作人员要按照要求粗细粮搭配,供应什么就吃什么。依稀记得那时粮库供应的大米是0.15元一斤,能吃上大米就算“过大年了”。在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吃点米饭,我假装头疼,妈妈就在火塘边用瓷盅煮一点点稀饭给我吃,我吃完稀饭就说头不疼了。其实,姐姐早就知晓我的小伎俩,只是不愿揭穿而已。

老版人民币

粮票

1982年8月,我哥哥接到了邮递员骑摩托车送来的录取通知书,我有幸考入了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这在藏地偏远董马藏寨山旮旯里,真是一件新鲜事。傍晚时分,乡亲们就像以前送新兵入伍一样先后来到我家。大家都知道我家贫寒,有的送几角钱,有的送几两粮票,有的送几尺布票……帮助我筹集学费。当时,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开始实施,左邻右舍都不富裕。队长张泽华坐在小桌前,在一个小小的绿色笔记本上认认真真地填写着:“汉族李大娘人民币0.8元、藏族杨二舅1斤粮票、羌族张三嬢3尺布票、回族马幺爸3个鸡蛋……”望着小桌上的一堆零碎的人民币、粮票、布票,看见队长专注的神情,我被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所感动,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不知道说啥是好,“卡卓,卡卓”,“多谢,多谢!”

董马锅庄

舞狮表演

我家大哥在院坝中间用大火盆烧起一堆篝火,汉族杨家表叔端来他藏族媳妇坐月子时煮的一小坛青稞酒。藏羌回汉各族乡亲们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嘉绒锅庄,步履铿锵,歌声嘹亮,“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啦,跳起欢乐的锅庄,格桑啦……”藏族小伙儿和姑娘们唱起山歌,“纳里西莫哦,拉拉哟,……,依哇纳里拉拉哟耶!”“阿拉羌色哟,哦阿拉果蒙的羌色,阿拉羌色哟,哦玛蒙玛琼羌色哟,羌色!……”羌族张三嬢唱了一首古老的羌族歌曲,歌词我听不懂,大体意思是庆祝丰收的内容。‌就连从来不唱歌的汉族老爸,也为大家献上了一首江西民歌《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老爸那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嗓音,那左声调特有的韵律,就像是一把无形的钥匙,轻轻触碰着每个人的笑点,笑声此起彼伏。那夜,星光璀璨,月色如银,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片祥和而热烈的氛围中。虽然没有丰盛的夜宵,但乡亲们的心中早已被歌舞的欢乐填满。  在歌舞的间隙,一盅盅清淡的青稞酒,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依然传递着浓浓的乡情与温暖。酒盅在大家手中依次传递,每一次的传递都伴随着笑声与祝福,仿佛每一滴青稞酒都蕴含着乡亲们对彼此的深厚情谊。晚会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河,从黄昏一直延伸到深夜,直至月上中天。乡亲们依依不舍地告别,陆陆续续离开了我家。队长将全村为我筹集的现金14.3元、粮票46斤5两、布票6尺、1个记账的绿色笔记本和一支钢笔郑重地交给我。转身手指装着鸡蛋的手提篮说:“这几个鸡蛋煮熟后装在书包里,从小金乘车到马尔康要一天的时间,途中饿了可以充饥。到了学校,你要好好读书,不要愧对乡亲们对你的期望。毕业后,好好当老师,为家乡多培养点好学生。”

次日清晨,大哥送我上学,准备出发时,我看见头戴破棉帽,身穿破旧军大衣的汉族孤寡老人董大爷,拄着拐杖蹒跚地向我家走来。他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我说:“老幺,你今天就去读书吗?”我看到了一双如同古松树皮般苍老的双手,颤抖着从层层包裹的小手帕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张被岁月揉皱的二两四川粮票。董大爷用他那干涸的双眼注视着我,深情地说:“老幺,我没什么能给你的,只愿你能在外吃饱穿暖,照顾好自己。”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满脸皱纹下藏着的真情故事,每一道痕迹都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不易。他的双眼虽干瘪,却闪烁着慈爱的光芒,那是长辈对晚辈最真挚的关怀与祝福。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不觉湿润,声音哽咽地说:“董大爷,谢谢您,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辜负您的期望。”背上行囊,我踏上了求学的征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董大爷在乡亲们的轮流照顾下,因年岁已高,病魔缠身,离乡亲们远去了。但那份沉甸甸的友爱和嘱托,伴随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岁月如梭,转眼间,四十多年的光阴悄然而逝。董大爷,那位曾经给予我温暖与关怀的长者,早已踏上了另一段旅程。然而,他留给我的,不仅仅是那段关于二两四川粮票的故事,更是一份珍贵的记忆与情感的传承。那张二两四川粮票,虽然纸张已泛黄,边缘略显磨损,但它依然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于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它提醒着我,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与真挚的情感,都将如同这粮票一般,历久弥新。

乡村旅游开发前的董马古老藏寨

乡村旅游开发后的董马古老藏寨

2008年5月,小金县遭受“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害,我家的房屋坍塌。我们董马村的帮乡单位、日尔乡政府和村上组织了六十余名“突击队员”帮助我家重建家园,他们挥汗如雨,干劲十足,有的搬运石块,有的搅拌泥浆,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设计规划,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劳动场面蔚为壮观,仿佛一幅优美的劳动画卷。当夜幕缓缓降临,村寨中弥漫起了一股温馨而热闹的气氛。大家围坐在邻居家宽敞的堂屋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凉拌鸡、红烧兔、手撕鸭、卤牛肉、凉拌石格菜、素炒鸡油菌、松茸炒腊肉、羊肚菌鸡汤……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端起一杯杯清澈的白酒,畅饮着一瓶瓶冰凉的啤酒,划拳的吆喝声、聊天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电视里播放节目的音乐声成为了酒席的伴奏曲。席间,话题再次回到了那段关于二两四川粮票的往事。老队长张泽华,这位已经年逾七旬的长者,缓缓接过了话题,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想当年,我们是多么的贫困啊!过年时,想吃点大米,都得去粮库申请,用那珍贵的粮票去兑换。那时候,大米是奢侈品,每一粒都得珍惜。而如今,大米成了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客,买米再也不用粮票,自由市场让我们随时都能享受到各种美食。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藏羌回汉各民族和谐共融、团结进步,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哦!”

老队长的话语,勾起了在场每个人的回忆,也引发了大家深深的感慨。他继续说道:“老幺,董大爷当年给你的那二两四川粮票,如今也只能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它提醒我们,生活是多么的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这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那段关于粮票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对生活变迁、时代进步的见证。

昔日的粗茶淡饭,今朝化为盘中珍馐美馔。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的饮食风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填饱肚子,那时的餐桌上,粗粮是主角,象征着简单与朴素。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饮食追求已经升华,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在于追求营养均衡与健康。绿色食品,以其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特质,成为了现代人餐桌上的新宠,它们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也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文化。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米袋子”和“菜篮子”政策的实施,使得粮食和蔬菜的供应变得丰盈,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曾经珍贵无比的全国两票、四川粮票,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艰辛与变迁。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丰衣足食,感恩时代的馈赠。

在万象更新的纪元,饮食之道,早已超越温饱之需,升华至艺术与哲学之境。我们咀嚼的,不仅是色香味的交响,更是生活美学的篇章,是身心合一的禅意修行。每一粒稻谷、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大地的馈赠与季节的低语。它们在巧手匠心的调和下,化为盘中诗、桌上画,每一口都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颂歌。我们品味的,是食材与灵魂的对话,是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是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在追求卓越、崇尚健康的风潮中,我们不仅是美食的鉴赏家,更是生活的艺术家。我们用精致的餐具,装点餐桌的艺术;用均衡的膳食,守护身体的康健;用感恩的心态,珍惜每一餐的相聚。在共享美食的欢愉中,藏羌回汉各族群众编织着家庭的温馨、友情的纽带、文化的传承。

作者简介:

喻林斌,藏名泽郎多吉,四川省阿坝州小金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画报》社特邀摄影师,出版《纯净小金》《嬗变》《光影》等画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民族》杂志社特约通讯员,出版《小金感动》《小金史话》《晓金》等书籍。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