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服装>>各地服装

来源:阿坝日报 责编:格绒布尺 发布时间:10-16

美哭了! 吸收满族服饰制作技艺的嘉绒藏族别斯满服饰

别斯满(今结斯乡)位于小金县东北,面积459.83平方千米,境内藏族群众占99%,是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区。

服饰源流

别斯满服饰制作技艺有悠久的历史,其产生、发展以及传承与别斯满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在受外来文化影响之前,别斯满服饰也和其他嘉绒地区的服饰一样,以牛、羊毛制作的水毯和胡麻布为主,款式和色调都比较单一。据《清史稿》记载,受朝廷征召的嘉绒藏族英雄、八角碉屯守备木塔尔带领嘉绒屯兵出川征战,其中别斯满屯的兵丁也在其中。每次获胜,朝廷除了奖励银两外,还奖励大量的绸缎、服饰等。得到奖赏后,木塔尔都会把这些奖品奖励给自己的部下。至今,别斯满还保存着一件200多年前的满族服饰。

小金别斯满一带藏族群众充分吸收了满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将满族妇女服饰与嘉绒地区本土服饰相结合,形成了今天更为华丽多彩、独树一帜的别斯满嘉绒藏族服饰。

别斯满服饰 泽郎多吉 摄

制作技艺

别斯满的妇女在挑花刺绣技艺上受满族服饰影响,一件衣服上会用盘针绣、缠绣、退针绣等20余种针法,较为丰富多元。图案除保留传统几何、花卉、雍忠等,还借鉴了满服刺绣风格,增加了祥云、鸟兽、山川、河流、福寿等图案。刺绣丝线的色泽搭配突破传统的大对比色调,色泽更加优雅流畅、细腻生动,纹饰简洁大方、内容丰富。在制作技法上采用清代早期满族服饰的镶滚彩绣技艺,通常在领口、衣袖、前襟、下摆、衩口、裤管等边缘处施绣镶滚花边,以绣、绘、补花、镂花、缝带、镶边等手法为饰,让别斯满地区的服饰,特别是妇女的服饰在嘉绒地区独树一帜、别具魅力。

2018年,小金别斯满服饰被阿坝州公布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4月,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别斯满服饰 小金史志中心供图

服饰类别

根据生产和生活习俗,别斯满服饰分为生活服和礼服。

生活服由羊毛绒或牛绒纺织成线,然后编织成毪衫。颜色一般为褐色或白色。男女均为长衫,劳动时轻便、耐磨、防雨,保暖性能良好。

礼服分为男子礼服和女子礼服。

郊游 小金县文体旅局供图

男子礼服为圆领大襟,面料为白色毪衫、黑色卡基布、缎料、呢子等。领口镶15厘米宽的水獭皮或豹子皮,紧挨着皮子镶2厘米宽的彩色氆氇,氆氇下面镶1厘米宽的金色丝带,袖口和下摆相同。衬衣可配白色、黄色、绿色绸缎,满大襟、领口、袖口、下摆均镶15厘米的边。裤子为白色,脚穿红黑相间的翘鼻藏靴,头戴狐皮帽,有的是用一整张狐皮缝制的帽子。女子礼服有两种,其中,藏袍与男子礼服样式相同,只是领口、袖口、下摆只镶水獭皮。另一种就是满藏融合的女子礼服,在裁剪式样上借鉴满族宽袖、宽下摆上衣的样式,领口、衣袖、前襟、下摆、衩口也借鉴满族服饰镶滚刺绣风格,用彩线绣15厘米宽的花边,腰系传统编织腰带或银质腰带,下身穿百褶摆裙或刺绣裙。

在不同场合,礼服的色彩、图案、用料均有讲究。跳布扎舞时通常穿绣有祥云和菩萨的礼服;朝山则以白色为主调,配绿色百褶裙;婚礼服以红色调为主,绣龙凤图案。

服装配饰

头帕是别斯满服饰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别斯满妇女平常基本上蓄发为辫,然后用蓝、红、黄等颜色的毛线或假发夹在辫子间,固定头顶上的头帕。头帕通常是用黑色或者藏青色的布匹对折八层而成,四周用五颜六色的丝线镶边,后半部分用各色丝线刺绣出各种装饰图案,主要以各种花卉为题材。日常生活中,妇女头饰上不串联银器、珠宝,戴的头帕也比较素净,到了节庆日或者参加婚宴时,常会在辫子上串联各式各样的金银制品或者珊瑚珠子等。别斯满地区妇女的头饰正中悬挂大鹏金翅鸟头饰,胸佩方形嘎乌,耳戴金银耳环,腰间系银质腰带,腰间佩戴的针线包制作也十分讲究。男子配饰相对简单,斜披嘎乌,腰挂火镰和藏式吊刀。

头饰:大鹏金翅鸟喻林斌 摄

传承发展

别斯满服饰制作很好地保留了嘉绒藏族群众传统的挑花刺绣和编织技艺,遵循简洁、朴实、高古的风格。在文化交融中,别斯满妇女对服饰的制作技艺和审美特质还做了提升,将实用性、审美性、信仰性融于一体,体现了别斯满妇女的勤劳智慧,是嘉绒地区服饰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

传承人李琼萍于2012年创办了别斯满服饰制作基地,使别斯满服饰制作从最早的几人,发展到目前共有传承人40余人,学员800余人。别斯满传习所不仅在小金县各乡镇有较大的影响力,常在小金重要节会上隆重亮相,还受邀到周边县(市)开展培训和传播工作,别斯满服饰文化影响力正日益提升。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