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遗落在高原上的古城,现在城内居住着100户人家,被称为八角村。 钟欣 摄
日出时,藏族大叔旦智坐在围墙上,望着八角城内的牧民赶着牛羊消失在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这里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上的八角古城,藏语称“雍仲卡尔”,距“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35公里,系唃厮啰统治河湟时期所建,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
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城廓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形,全长2193余米,城内占地300亩。城虽不小,但城角之间距离均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内,因而易守难攻。
1月中旬,中新社记者走访了这个遗落在高原上的古城。城内居住着100户人家,被称为八角村。
43岁的旦智也出生在这里,但村里人对他都有些“忌惮”——因为旦智自1996年毕业后回乡在八角城小学教书后,一直守着这个“日渐萎缩”的古城墙,不让小孩在墙洞内生火玩耍、阻止居民挖掘城墙下的黄土垫牲畜圈、修建房屋,故而和村民多次起争执。
“经常和村民起冲突不好,我索性向村委会提出一年300元(人民币,下同)承包城墙。”当时村里人都笑他,最后老人们提出,“不用承包,这破墙,给你管理”。
旦智介绍,2000年以后,最早踏访八角城的游客多是外国人,“当时每人收5元门票,给他们提供简单讲解”。
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公布八角城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告诉记者,大量海内外游客纷沓而至,是2007年以后。旦智把承包权交还给村委会,村民以“竞标”形式承包城墙,底价是一年3万元。
去年是村民贡保承包看护。他告诉记者,现在门票是20元,每年收入约八九万元。
如今,村民也有了主动维修和保护八角城的意识,但这并未让旦智终结“守护”,而是自掏腰包去各地推介宣传,还搜集资料向官方申请维修八角古城,也因此,他几年前被夏河县文化馆文物办公室纳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八角城保护工作。
“史书记载,古时这城墙可容纳13匹马车并驾齐驱,我小时候这里还能四五个人一起牵手走过,如今一个人踩过去都觉得战战兢兢。”旦智认为,长期受风雨侵蚀,若再不修护,二三十年后,城墙就会消失在草原深处。
事实上,当地官方从1986年开始对八角城进行专题研究;2004年甘肃省文物维修保护维修研究所实地勘察测绘,形成了《夏河县八角城故址勘察报告》;2013年夏河县对八角城进行保护规划的编制,计划“修旧如旧”修缮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