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青藏高原,依旧寒气袭人。每天清晨,家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藏族牧民桑巴拉,总要骑着摩托车,在周边草山上开始一天的巡山。
“我是2013年被选成草原生态管护员的,每天的工作就是查看周边禁牧的草山上有没有牛羊进去吃草,有没有野生动物被困在网围栏里,有没有人偷猎,有没有草原火灾隐患。”桑巴拉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草越来越绿,湖泊越来越多。
桑巴拉家乡所在的玛多县,位于中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境内,该保护区因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于此而得名,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河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自然原因及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出现退化。2005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规划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采取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人工增雨等20项措施,旨在全面恢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为解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人手不足等问题,从2010年开始,青海省在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启动三江源生态公益性岗位试点工作。如今,上述做法已经在整个三江源地区全面推广。来自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森林、湿地等生态公益性岗位已达近6万个,有效调动了当地牧民投身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2011年开始,青海省对2.45亿亩中度以上退化天然草原实施禁牧,截至目前,全省已核减牲畜570万只羊单位,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在三江源核心区。
据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负责人王孝发介绍,禁牧减畜之后,牧区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增多。“生态公益性岗位的设立,不仅缓解了牧区就业压力,而且把生态保护权限有效地延伸到了普通牧民手中。”王孝发说。
“让三江源地区牧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可以说是事半功倍。”青海省人大代表、玉树州称多县竹节寺住持旦布洛周告诉记者,在藏族传统信仰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
“刚开始干这份工作的时候还觉得有点枯燥,时间长了,经常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驴、岩羊悠闲地喝水,看到雄鹰在天上盘旋,还能看到旱獭、野兔,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家住玉树州玉树市上拉秀乡的草原生态管护员扎西才仁说。
2014年初,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区扩大到39.5万平方公里。未来青海省将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并通过集中培训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逐步推动生态管护岗位的年轻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