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律师服务团在藏家小院里组织模拟法庭审案
4月21日,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第二批分团正式成立。至此,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已从最初试点时的1家律师事务所参与、1个服务分团,发展到今天的55家事务所参与、21个分团。
伴随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正式“扩军”,服务团律师是怎么选拔的?服务团主要做些什么工作?“同心”法律服务工作成效如何?这些问题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昨(22)日,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阵容强大
省律师协会会长担任团长
记者在《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组织机构》中看到,服务团设团长1名、副团长13名。服务团秘书处设在省律师协会。团长由省律协会长刘守民担任,副团长包括省律协监事长施杰,省律协副会长王宗旗、王中平、周红民、彭建、李正国、樊斌、程守太,省律协副监事长何敏,成都市律协会长阳运逵,绵阳市律协会长张勇,内江市律协会长李强,宜宾市律协会长李昂。秘书长则由省律协秘书长蒋玉春担任。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四川省大部分律师和律师事务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老少边穷地区缺少律师的问题较突出,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按照政治素质高、社会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的标准,有重点的培养选拔一支律师队伍。可以说,服务团汇聚了四川省律师领域的优秀人才和行业精英。
六大任务
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参谋
记者在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工作的通知》中看到,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为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应对口县要求,对重大发展项目进行法律分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担任对口县政府法律顾问,为对口县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服务;根据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积极参与“法律七进”工作,以进机关、进寺庙、进学校为重点,在对口县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发掘和培养对口县法律服务人才。《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了服务团的工作:担任对口县政府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宣传;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人才培养等。每年实地开展活动时间不少于1-2次。
该负责人表示,服务团要利用好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建设中去;要当好党委政府的法律参谋,多出主意、提建议,帮助党政机关依法行政、科学决策;要当法制宣传主力军,做好普法工作;了解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记者注意到,人才培养工作被提到相当重的位置。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服务团帮扶,跟依法治省的要求相比,跟当地迫切的法律服务需求相比,还只是杯水车薪。大力培养本地法律人才,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输血”为“造血”。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得荣分团已为当地培养了第一个律师,成立了第一家律师事务所,还自筹资金在成都举办了得荣县司法助理员培训班。
抓关键点
法律进寺庙是重中之重
“藏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不同于内地,藏区法治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抓住关键环节,突出法律进机关、进寺庙和进学校这三个关键点”,在谈到如何加强工作实效性时,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特别要把法律进寺庙作为服务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服务团受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领导。管理则采取服务签约的方式,由律师事务所自愿申请,或由省律协推荐律师事务所组建的服务分团,经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审核同意后,确定为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签约事务所,并为其授牌。由市州律师协会牵头组建的服务分团,经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审核同意后,确定为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签约单位,并为其授牌。
在实践中,服务团逐步形成了三级协调机制。在全省层面,形成了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和省律协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在受援县(市、区),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政府办、统战、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小组,负责服务团的协调保障。服务团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跟踪督促。
记者采访得知,服务分团律师在服务过程中的工作业绩,由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在征求对口县统战部门和司法局意见基础上统一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服务团律师,省委统战部、省司法厅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表彰。律师参与服务团活动参与法律援助事项,由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予以适当补助。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要研究制定服务团的工作规程、明确任务分工、组织管理、运行程序,建立服务团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团工作的深入推进。
同心·律师服务团成效如何?
法制宣传
据了解,同心·律师服务团成立以来,共举办法制宣传讲座130余场次,干部群众接受法治宣传教育逾2万人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0余场次,接受咨询6000余人次。
依法行政
参加受援地政府组织的专题研讨会、政策会诊会70余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为总额逾10亿的招商项目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无偿提供法律援助117人次。
人才培养
为受援地培训政法干部和基层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