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5-15

重振昔日雄风——青海玉树高寒生态农牧业生机焕发


  玉树,在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被誉为雪域牦牛的故乡。这里曾经牛羊遍地,作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导产业,农牧业也有过昔日的辉煌。


  虫草、藏獒经济兴起,荷包殷实的农牧民转寄牲畜,举家离开耕地、草场,搬迁到城镇一边做虫草等生意,一边享受着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便捷,效益较低的农牧业开始走入低谷。

  “藏獒经济泡沫凸现,虫草也有枯竭之时。生态农牧业依然是未来玉树发展的基础产业。”州农牧部门的见解得到了业内人士和部分农牧民的认可。

  “高起点入手,重振农牧业昔日雄风。”震后第五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提出铿锵誓言。而这一切将在天上玉树的千里草原、峡谷山川间逐渐变为现实。

  全面打响农牧业攻坚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玉树26万亩耕地养活着全州人,曲麻莱县也因百万牲畜而闻名省内。随着人口增长和转移,耕地减少,撂荒地增加,玉树粮食缺口上升到60%。”玉树州农牧局局长才让扎西介绍。

  无农不稳。如何稳固农牧业“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在新常态下谋划玉树农牧业发展前景,推动农牧业持续回暖升温,实现农牧业“经济倍增”、“收入倍增”的发展目标。玉树,已将农牧业视为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才让扎西说:“近年来,玉树农牧业发展欠账太多。2008年全州成立20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但大部分为空壳,只有18个合作社还在运转,发展也参差不齐,有待于进一步巩固提升。”

  今年,玉树州提出“三区四带八基地”战略,即围绕东部农牧业经济结合区、中部畜牧业虫草经济混合区和西部畜牧业经济发展区三个区域发展;打造藏牦牛(羊)规模养殖、青稞产业、蔬菜产业和虫草经济4个特色优势产业带;建设8个特色养殖业基地。

  玉树州农牧部门清醒地认识到,新起点更要高起步,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是玉树发展农牧业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尽好生态责任,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有效增收的基本保证。

  自2007年起,州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资金扶持发展生态农牧业,每年增加20%,要求各县以1∶1的比例投入到农牧业发展中。到去年州财政支农资金已达1000万元,各县的投入也纳入了年底的考核指标。

  今年,玉树州将巩固提升18个生态畜牧业示范合作社、重点扶持36个联户经营示范合作社,在推进“双百”工程中培育60个养畜示范户,并建成16个种植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生态农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特色产业延链条显效益

  四月的玉树,时而雪花飞舞,时而晴空碧洗。海拔4000米俨然成为这里区分冬春的一条明显界限。

  位于长江两岸河谷地带的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气候温润、青草吐翠、杨柳含春。农牧民整地、施肥抢抓春播,与以往不同的是机械操作替代了人工播种。

  4月16日,囊谦县毛庄乡政府院子一片热闹的场景,24台套携带耕地、收割等农机具的拖拉机吸引着农牧民的眼球。“今天为全乡各社配发农机具,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激励大家种田的积极性……”随着副县长普措格来宣布配发仪式启动,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全县撂荒地达到了1万多亩,从去年起全县成立了农机服务队一下子减轻了群众劳动强度,撂荒地复耕成倍增长。尤其县上引进黑青稞和芫根加工企业后,保证了销路,增加了收入,农牧民对特色农作物种植的积极性高涨。”普措格来介绍说。

  走进离县城几公里的达那芫根饮料厂,一条年产50万瓶的生产线于今年元月份正式投产。这种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具有抗缺氧、利尿等功能的芫根,功效超过了红景天的效果,为当地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增加农牧民收入带来商机。

  饮料厂负责人米嘛江才说:“厂里一年可消化7000吨芫根原料,目前与各乡镇签订了收购合同。下一步不仅在机场种植100亩打广告,还新开发出了芫根含片和薯片投放到航班上供游客消费。”

  远在黄河第一县的曲麻莱县,整合支农和扶贫资金,壮大合作社经济,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畜产品发展格局。如勒池村的酥油,红旗村的风干牦牛肉,格欠村的蕨麻、雪莲花、麻秀村的酸奶等加工初步形成品牌格局。

  “曲麻莱的畜产品、中藏药十分丰富,都是高海拔地区无污染的洁净产品。我们与十多家合作社合作进行畜产加工包装,开发出了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到了西宁、四川等地和尼泊尔等国家。年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其中带动上百户贫困户实现增收。”位于县城的布甫拉措商贸有限公司老板才吉拉措介绍。

  发展特色养殖,打造区域品牌。玉树首先打出发展牦牛、藏羊养殖和创办黑青稞、芫根深加工基地4张王牌。目前,东三县建成500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基地10处,西三县建成800头以上规模肉牛15处,去年已淘汰劣质种公牛5700头,今年还将淘汰18000头,并推广二分之一野血牦牛2000头,加快牦牛品牌建设。

  同时,在曲麻莱3个村建成3万只以上规模的扎什加藏羊等青海优良品种的养殖基地3处,治多县建成2万只以上规模的养殖基地3处,其他各县也建成2000只以上规模的养殖基地6处。今年囊谦县将黑青稞种植面积增加到近2万亩,芫根种植也从囊谦县扩大到了称多县,种植面积接近8000亩。

  农牧民增收走向多元化

  “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这是外界对歌舞之乡玉树的一种赞誉。这里的歌舞粗狂豪放、欢快热情,民歌高亢悠扬、优美动听。玉树州瞄准商机,在举全州之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大背景下,无疑将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另一渠道。

  在杂多县群体馆内47名康巴姑娘小伙正在老师指导下排练传承已久的当地民族舞热巴舞,举手投足间尽显出古老舞姿的魅力。

  “今年,全县从280名牧民子女中选出了47人成立了澜沧江文化艺术团,并请来了西藏的老师授课。每名成员买三金、发补助,等旅游旺季时可以组团在省内外演出,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杂多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布泽加说。

  称多县拉布乡拉司通村以古村落文化为依托,借旅游之力,增加村民收入。村文化广场边的久美才仁一家将二楼打造成浓郁藏族风格的家庭旅馆,并用盆花装点着楼道和房间,使人仿佛置身于塞外江南。

  “地震以后,全村修旧如旧,依然保持了以前的藏式风貌。每年来村里旅游居住的人很多,看到这个商机,全家人把七八间房子收拾出来,还带上了农家的藏餐。前几天刚刚开张,以后全家会把旅游当作主业经营。”久美才仁觉得到旅游旺季时客人一定不会少。

  位于曲麻莱县约改镇格欠村藏弟畜牧业合作社,把牛羊、草山和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变为集体财产,并注册开办了加工营销公司。解放的部分劳动力,或外出经商、或在村内加工风干肉,一年多时间下来,入社的牧户人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比以前增加一倍多。

  今年,合作社理事长扎加,还计划扩大经营范围,将业务延伸到县城。并把村里的15户贫困户发展进来,到合作社加工放牛、加工乳制品,来增加他们的收入。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