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服装>>各地服装

发布时间:09-24

珞巴服饰:流传千百年的华装丽服

    珞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珞巴族服饰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珞巴族千百年来的美学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都在其服饰中得到了诠释。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珞巴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就像是一本记录珞巴人历史的无字天书,其服饰作为西藏工布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与门巴、僜人服饰一道,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
    以红、黑两色为镶边点缀的色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作材料,源于灵物崇拜的配饰设计……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珞巴服饰款式粗犷而神秘,线条优美而含蓄。珞巴族所处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有生产方式,孕育了其流传千百年的华装丽服。
    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在林芝地区米林县才召村的珞巴民俗文化展览馆里,一套身着珞巴族传统服饰的人体模具格外引人注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旁对于珞巴服饰的描述这样写道:
    “妇女用一两块达谢(译文音为棕毛)遮羞。原采用绵羊毛染色织成,现今用布料缝制。男子用所获的松鼠皮遮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男子的服饰以野牛皮或山羊皮套装为主,后背挂一块与背部等宽、齐至腰部的熊头皮,上有眼窝;头上戴着由藤条织成的熊皮盔帽。”
    据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头戴熊皮帽,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女子一般上穿麻布短衫,披小牛皮,下配深色毛裙,每逢节日,都会盛装出来相互媲美。
    此外,珞巴人无论男女,都喜欢丰富的饰物,比如佩戴若干大串珠垂至胸前,手腕戴藤镯、铁环或铜环,腰间挂有铁、铜、银质圆扣等。“珞巴族妇女身上的饰物可多达数公斤重,可装满一个小竹背篓,这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工作人员介绍。
    传统下的服饰烙印
    “珞巴族长期生活在东西长达千余公里、从平原到山区的高原峡谷,受地理气候因素影响,在服饰文化中都留下了根植于生产生活方式、崇拜传统自然的烙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珞巴人,米林县文广局局长卫建勇说。
    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珞巴人懂得了从部分特有的野生植物中提取纤维,除去胶质晒干后搓成线,形成织布用的原料。在材质上广泛运用猛兽的毛皮、皮革、骨片等,既表现出珞巴族对力量和勇敢的赞美和向往,又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如男式熊皮帽盔,除起御寒作用外,熊皮帽坚韧无比、刀砍不破,可防止利器伤身。
    卫建勇介绍说,随着生产力和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珞巴人逐步学会了对天然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又力求使自己的衣服不断朝美观方向发展,对男女服饰的色彩、质料、配饰都加以改良,以满足审美的需求。
    “丰富的色彩选择和图腾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崇拜的影响。珞巴族许多神话都会谈及天父地母孕育世上万物,因此,人们会在服饰上用红色绘画太阳形象。而对动植物的抽象化则广泛运用于饰品设计,比如刻有蛇头和鸟纹样的手镯。”卫建勇说。
    珞巴族服饰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到美观的发展过程。
    在发展与传承中历久弥新
    “现今,我们看到的珞巴服饰极具浓厚的民族特点,它是珞巴人民智慧创作的结晶,是珞巴族审美特性的表现,更是珞巴族社会形态发展的缩影。”米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会艳说。
    珞巴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珞巴族千百年来的美学理念、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都在其服饰中得到了诠释。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珞巴族服饰在传承与发展中就像是一本记录珞巴人历史的无字天书,对研究珞巴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西藏工布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珞巴族服饰文化还与门巴服饰文化、僜人服饰文化一起,创造出了具有工布地区独具一格的特色服饰文化。
    西藏民俗学者魏晓红认为:“工布服饰的构成、制作材料和工艺等,展现了工布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和社会风俗等。随着工布地区与区外交流的逐步加强,在国家的投入、传承人的努力和市场的良性开发下,以珞巴族服饰为代表的工布服饰文化必将获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9.7K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