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建筑>>居民建筑

发布时间:12-01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特点研究

 

 

  白龙江流域藏族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县、舟曲县及甘肃陇南地区的藏族。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文化的积淀,凝聚了一个民族高超的文化创造力。民居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建筑,不仅表现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宫殿、寺庙建筑因政治与宗教的兴衰、变更、交替,其风格也会有所变化,而民居建筑则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情风俗、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及生产、生活习俗等不易变化的传统因素的影响,其风格基本上保持长久不变,民居建筑以其相对的稳定性和所蕴含的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被誉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
  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建筑以它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和生动独特、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直观地向世人呈现着这一地区民族文化的强烈个性及动人魅力。以下从民居建筑类型、内容、功能等方面谈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建筑。

 

一、民居建筑文化的类型

  居住类型,是指人类以什么样的形式与方法去建立自己的栖身之所。居住类型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因为社会生产力能为居住建筑提供一定的经济力量、建材及建筑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断开拓建筑的社会需求。所以,人类的居住建筑,都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可以导致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居住建筑的生产发展。另外居住类型,也与自然环境有着相当密切的依存关系,因此,不能离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去探讨居住建筑类型的演变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文化创造是为了使自己更适合于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白龙江流域藏族居住类型的发展状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一带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居住形式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平房、楼房、帐房、寺院建筑等类型。
    1.平房:这一带各种类型的房子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一般随地形而建,依山就势,坐北向阳;房屋四周均为厚厚的土(石)围墙,墙脚以块石做墙基,用粘土(石)夯筑约60厘米厚的墙身;屋架紧挨围墙盖起,且均为木质结构;一座房的整体由正房和廓房两大部分组成,正房高,廓房低,正房屋顶加设搭板,廓房平顶盖土;正房住人,廓房圈牲口或堆放杂物等。平房的正方顶部另外架设瓦房式三角架两檐水屋顶,上盖搭板,以板代瓦,上排压下排,交接处用石块压牢,以防被风吹掉。正前方塔板泄水处横架一道泄水木槽,一头稍低,把檐水接排在围墙外。屋顶三角形空间正面敞开不封,其余三面均编篱笆上草泥隔成围墙,里头堆放柴草和杂物。廓房紧接正房檐下分左右盖起,连为一体,平顶上盖一层厚厚的三合土。正房高出廓房1米左右,这部分装一溜长方形的花格小空窗棂,为正房室内采光用。左右廓房挨得很近,正房与廓房之间的小天井处搭藏式独木楼梯(在一根木头上截削出台阶)通往廓房平顶。廓房顶部常清扫得很干净,供主人晒粮食、衣服或干零星家务活。正房多为四间,其中一间隔为里套,三间打通,平时起居都在这里。室内多数墙壁装板,上部装有被橱、碗架和佛龛,下部两面安装一排躺柜,内装粮食、衣物。以前常用油抹布擦得发亮,如今新盖的房内多用清漆刷得光亮明净。都装有木地板。靠右或左上角盘有连锅炕,灶台与暖炕之间用50厘米高的木栏隔开。厅室正中挖1米多宽的正方形火塘,火塘中置一直径80厘米、高约60厘米的铁制三脚支锅架,火塘垂直向上的屋顶开一方口,并装有通向屋脊的木板出烟通道,整个房内宽敞,光线较幽暗。
  平房里除居住房以外,还有一个小平房,连在正平房的左侧或右侧,面积小,20多平方米,专门用来储藏粮食等珍贵物品,以防贼或者火灾。该房四周由石头砌成,房顶为三合土,房子表面看就像石房,非常坚实,内有6个至8个柱子,大小各异。室内四周安装着木柜,高1米多,宽1米,里面装有粮食,以备灾难。这种房子不仅窗口小,而且门也小,并在门旁准备好土壁,以备火灾。这种房子结构简单,应用价值高,是每一个家庭的保险房。
  坐落在高山陡坡处的村寨,因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依山建成二层“楼房”。先把房地基人工削成上下两层平台,上层平台上盖正房,下层平台上盖着“凹”字型廓房。廓房高约2米,四周围着土墙,顶部用土盖平,并正好与上层地面取平。上下连成一个整体,恰似一座楼房。
  廓房顶部为晒粮食或大人小孩观看玩耍的平台。下面隔成几个间,分别为羊圈、牛圈、马圈、猪圈等。面积最大的羊圈,离院门最近,以方便羊群出人,其他都小。各个房间都用木板做门,有些家庭因羊多出人拥挤,羊圈门便做成活动的木栅。楼梯间上下皆设门,既保安全,又防止牲畜上楼。
  平面“凹”字型的廓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大门开在正中间,木制双扇式,套有小门,平时进出只需开小门,早晚羊群出人或搬抬大物件时开大门。大门上面建有门檐遮挡雨水。
    2.楼房:以木质结构为主的二层房,一般下层高,上层稍低,下层主要住人,上层主要堆放草及饲料,这是白龙江流域藏族村寨中最盛行的居住房。楼体高7米左右,分上下二层,面积80多平方米。用16根柱子组成,左右两排,中间高,两边低,整个顶部形成“人”字型搭板,以板代瓦,上排压下排,交接处用石块压牢,以防被风吹掉。搭板的两边横加着一道泄水木槽,一头稍低,把檐水接排在围墙外。这种房间一般都为三间,而且三间打通,平时起居都在这里,室内都装木板、天板、地板,正中上部装有壁厨、佛龛、壁柜。壁橱、壁柜内放置衣物、器物等。左右两边还安装着碗架、躺柜,躺柜里装粮食。整个室内用油抹布擦得发亮,有些家庭条件好些,房内多用清漆刷得光亮明净,显得更加古朴典雅、舒适幽静。靠右或左下方筑有连锅炕,灶台与暖炕之间用50厘米高的木栏隔开,各占5平方米的空间。室正中间留一块1平方米多的正方形火塘,放着铁制三脚架,上放铁锅或铜锅,以备节日或聚会时使用。平时都在连锅灶上煮饭、烧水和熬茶。
  而沿白龙江一带的村庄,因降雨偏少,一般不用搭板,盖成二层的平顶房,上一层厚厚的三合土,后柱依次比中柱、前柱稍高,以利屋顶排水流畅。正房与廓房分开一定距离,中间留有小院。正房窗棂安在前壁隔板正中位置,大小适度,采光较充足,室内光线较明亮。花格窗扇里面装有手拉开关或窗扇板。室内正中一般留有火塘。装修与楼房装修基本相同。
   3.“三立”楼房:在正房前的左侧或右侧,分上下二层,三大间。用6根柱子或8根柱子,面积约30平方米,长方形,底层分牲畜间、燃料间、饲料间等。二层亦为“人”字型建筑,上面装着搭板。跟一般的楼房一样,各房间均为全木结构,分正房、客房、走廊等。这种房子一般单身男子或者刚成家的新郎和新娘住,故更整洁、更舒适。那些富裕家庭往往雕梁画柱,饰满彩画,尽显豪华气派。
    4.水磨房:水磨房建筑是白龙江流域藏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一大创造,崇山峻岭间流下的溪水边,人们挖一个有进出口的大坑,坑边用条石砌好,中心竖一根螺旋柱,柱上设一轮木片做的螺旋浆,螺旋浆的正面水渠口安一条木水槽。中心柱上方建一间盖有木顶的木椤房,并在中心柱顶格部架一层楼板,装置两盘石磨。溪水引人坑后直冲螺旋浆,带动中心柱旋转,再带动石磨转动。磨的上方挂一个装粮食的漏斗,斗口对准磨眼。磨粮食时,漏斗中的粮食随着水磨的震动缓缓流进磨眼,磨成面粉。这样的水磨在白龙江的支流上处处可见。它们既节约能源,节约劳力,不污染环境,又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更为大自然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
  综上所述,从民居的整体结构上看,由院子、底层到二层以及廓房,房屋建筑都在上下不同层面的位置上,形成一种结构上的自然和谐,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美感。特别是靠近林区的民居,由于木材丰富,居室基本上为全木结构。装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正房虽复杂,但也朴素,家具布置皆沿墙而落。房内除两个柱子外,其他都靠边,显得格外宽敞整齐。

 

二、民居建筑的程序和规矩

  这一带藏族建屋前,首先请和尚或者风水先生看屋址的土质以及择建房时间,特别是地方的选择,要详细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再看山形的来龙去脉。确定地方后,用罗盘仔细定方位,拉水平。钉实方位桩,即可请人帮忙平整地基。建房材料一般都在七八月份请亲戚朋友到山上去砍,需要130多根大小木头。砍好后等冬天下雪时,请亲戚朋友用牛或者人力拉木头。材料备好以后,择吉日正式建房。
  木匠来做木工的第一天,村里一位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男子来锯木,表示修房正式开始,然后在木匠的指挥下,分头做木工活。前后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木工活做完,立房正式开始。
  立房的这一天全村的男人都要来帮忙。一方面配合木匠立柱上梁,柱子与柱子之间,上下结构进行搭配连接;另一方面,每一排的柱子连接好后,用绳子前拉、木杆后推的方式,一排一排地拉立。当到上梁的时候,立房到了高潮阶段,梁上挂着哈达,下装着五谷及各种金属,人们在“哟哟”声中,轻而易举地上梁。梁上好后,随即朝上撒各种水果,让房顶上上梁的小伙子们争抢,掉下来的在地上的人们争抢,这时人们忘记了疲劳,陶醉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接着凡参加立房的全体男子就地而坐,主人端来青稞酒让大家喝。其中一位年长的男人祝辞,还要有人唱赞歌,歌词大意为:
  昨日时辰良吉/今日时辰圆满/明日时辰吉祥/月日时皆美好/美好时光都为先/主人家的落成地/是坚固的宝山/上有吉祥法轮的顺转纹/汇聚宏运的地方/背依莲花形的台阶/生产玉石的祥门/是仙果堆集的地方/祝吉祥圆满自成功/主人家富有的灶屋/洁白的奶溢满桶/水上涟多种成祥结/家族繁荣自成线/吉祥太阳放光彩/宏运不断绕家来/良辰昼夜来祝福……
  通过优美的歌声,歌颂新房,祝福主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子孙满堂。仪式结束后,大家吃大锅饭,这时全村子每家每户的妇女们拿着一瓶青稞酒和吉祥馍,前来祝贺。吉祥馍当地藏语叫“考玛”,中间圆孔,上面用蓖子压了花纹,直径约50厘米,圆形,表示圆满的意思。妇女们吃饭后,在主人提供的场地跳起罗罗舞,祝贺主人盖新房,玩个通霄达旦。

 

三、居住结构与布居

  居住结构,包括居住建筑材料、室内设置及居住布居等内容。居住结构从微观看,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居住民俗文化的水平与特色。白龙江流域藏族的居住民俗文化水平与内地汉族相比较,应该说尚有区别,特别在居室结构特点上,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龙江流域藏族的社会历史状况。同时在某些方面也表现了较高的水平,为藏族古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一页。
  白龙江流域藏族的居住结构,首先在建筑材料方面,主要表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因为建筑寓于空间工程技术,建筑空间受制于自然环境。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存环境,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白龙江流域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有限,更加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靠山吃山、就地取材自然便成为当地藏族居住结构中的经济原则与建筑特色。
  这一带藏族居住建筑主要采用木材。由于湿热多雨,山高林密,蕴藏着各类丰富实用的建筑原料,为当地藏族的居住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主要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作为建房材料。这一带林木质量好,为当地藏族的房屋构架提供了足够的质量保证,充分掌握这些材料的性能,建造的房屋历经数百年及多次地震仍完好无损,这表明他们对建筑材料大有研究。“人”字形双斜面楼房在建筑中很普通,并形成当地藏族建筑的一大特色,它隔音、保温效果好,既符合本地气候特点,也很经济。为了节约用地和防卫安全,将房屋建得高而牢。利用土、木、石材料,在建筑实践中,创造了各种结构方式,对于墙身加大基脚,使墙基与墙身连成一体,加大收分,降低重心;有些多加支墙与转角,使其彼此撑托固济。庇猛林剑谇侥诩咏钪猓乖诎逯酵纷餍狈齑罱樱跎俅怪绷逊臁T谀诓炕蛏喜阕霾⒏耸侥厩剑跚嶂亓考澳谕饣ハ喑磐小U庑┓椒ㄔ诿窬咏ㄖ校鸸勒鹂乖值淖饔谩?BR> 除了以圆木为材料,也有利用岩石作为建筑材料的。这一带山上有石,凿之成片,砌成与墙壁类似的石城。这种建筑较为结实牢固,历史久远。经宋、元到明代吐蕃石城的建筑艺术有很大的改进,既可作军事堡垒,又可作居民村落。居住在松潘、威(四川理县)、茂(四川茂汶)、洮(甘肃临潭)、岷(甘肃岷县)的吐蕃部族,他们已告别帐幕而定居在堡、寨里。堡寨及房屋皆为石筑,棋布在险要的山岗上,易守难攻。这类石质材料的取用,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及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建造工程比较艰难。所以除了一些特殊风化的石头可作建筑材料外,其他坚石类原料要去很远的地方运来,耗费很大的财力和物力。
  房屋一般以木为梁,以石为墙,房屋架构低矮狭窄。居室内部陈设也较为简朴杂乱,缺乏统一与规范,如室内沿墙脚摆放着移动的木柜,内装粮食及衣物,靠窗户的一边是连锅炕,做饭取暖都在火塘上。火塘是藏族居住中最重要的设施,并非单一作为取暖设施,还兼有煮食、照明等功能。炕上铺着竹席,人们席地就卧,若家庭人多,铺在地板上睡觉,这种生活习俗,过去边远的山区,经济条件落后的地方较流行。

 

四、宗教信仰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同其他地区的藏族一样,白龙江流域藏族几乎全民信教,藏传佛教的影响已渗透到藏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民居作为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空间,也被宗教色彩所涂抹,其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民居能比藏族民居更具有宗教色彩。这一点无论从藏族民居建筑的自身,还是从藏族民居室内外的装饰以及民居群的形成与分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1.民居选址及大门朝向
  这一带藏族在修建新房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请专门的人选定房址和确定大门朝向,这一点在当地藏族是非常讲究的,与牧区藏族有所区别。房子尤其是大门的朝向一般要请活佛选定,要面对当地的神山或风景秀丽之山,绝不能面向山口、大路或是怪石嶙峋的山。
  2.室内陈设
  白龙江流域藏族无论是农区还是半农半牧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住楼房还是平房,其房内都少不了专门供养神祗的佛龛或经堂,最简单的也要在墙上挂着菩萨像。富者将经堂装饰得富丽、雅致、清幽,一般家庭则在正房内的显要位置处设佛龛。无论经堂还是佛龛,其布置及装修都很讲究,所供佛像、经卷、法器、圣物、唐卡等,有些甚至镏金、贴金,非常精致。有的家庭将佛龛或经堂的墙壁、天花板、门等精心雕龙刻画,极为华丽、庄严。
  3.室外装饰
  藏族民居最明显的区别标志之一,就是室外房顶上竖立高大的挂有白布条的木杆。被称为“隆达”(藏语)的布条上,印着经文,在风中飘扬,传达屋宅主人美好吉祥的祈愿。此外,大门装饰十分讲究,从屋檐到门槛都雕绘的非常雅致。屋檐用两道木间隔排列,上盖青石片和黄土,筑成底小头大的形状,它不仅有美观的装饰效果,而且起到防水作用。屋檐下是门楣,门楣上彩绘各种图案,包括布条经文、宗教图案等,这种图案处理形式大部分民居大门大同小异。门板为双单两种开式,其中有些家庭单开式,有些家庭双开式。门板一般涂单一色,不作绘画处理。
  4.民居群的形成与分布
  民居形成与分布一般与宗教、自然环境、生产三个因素相关。就宗教而言,凡有寺院的地方,其周围必须形成民居群,而且寺院历史愈悠久,规模愈大,其周围的民居群也越庞大。这种现象不仅在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群中体现,而且整个藏地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尤其是大寺院周围更加明显。
  除此而外,白龙江流域藏族根据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形成了今日的民居群和分布。这一带藏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山上或半山腰上,开耕种地,生息繁衍,一方面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和生活上的便利,无论放牧,还是开荒土地,都是比河谷地带方便得多。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外来袭击或抢盗,使村子得到安全保障。

 

五、民居建筑的特点

  白龙江流域藏族在与残酷的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一套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建筑民居的独特方式和经验,以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显示出其在建筑领域中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1.梁柱承重结构
  这一带藏族民居建筑为梁柱承重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外墙只作为整个建筑的围护和稳定结构并起保暖的作用,室内的梁和椽子承托楼面或屋顶,其下用木柱作为整座建筑支承。每层木柱的排列纵横间距相等,上下层连成一个木柱,形成以梁柱承重的方格柱网。此种承重结构,上下层各分隔板相对一致,因而可根据需要,用板料随意分隔房间,极为灵活方便,但是人们习惯把上层分隔若干间,而下层一般保留大厅,便于喜丧事及节庆日人们聚集,从不分隔。
  2.建筑地基与材料
  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多建在不宜耕种的坡地或者山腰上,且多建二层楼房。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不占用或不多占用高原上难得的宜耕地;二是利用坡势山腰建房,既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又起到上下层隔离、层住幽静的效果。建造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也经济实用,他们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木、土、石等资源,建造出一座座坚固、实用、经济的民居,并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总之根据地势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在河谷沿岸居住的藏族,其民居多用泥浆、碎石砌筑墙身;在山上及易居地区居住的藏族,其民居多用黄土筑墙;在林区居住的藏族,其民居几乎为全木结构。
  3.楼顶与楼面的独特建筑
  白龙江流域藏族居住房的楼顶有两种,一种是二层楼房的“人”字型楼顶,一种是一层或二层的平面楼顶。前者是上盖搭板,以板代瓦,上排压下排,交接处用石块压牢,以防被风吹掉。每年春季都要翻一次,以防漏水。这种房是典型的搭板房。另一种是建筑楼层楼面时,先搭梁置椽,椽上铺木板,木板上密铺劈柴或粗树枝、小灌木,其上再密铺刨花、麦草,然后铺泥浆、粗土、三合土,用力碾打形成厚约0. 5米,坚硬结实的平面。楼顶面稍薄些。经过如此复杂的工序碾打出来的楼面,不仅防寒,隔音效果好,而且防漏、防裂、防潮、防水、防鼠。

 

六、民居礼俗的特点

  白龙江流域藏族在修房建屋、日常起居及搬迁新居时有许多礼俗和禁忌。一般建房前在选择地基和筹备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向居住地的山神及地神祈祷和献祭,并请和尚念经,以求得神灵的护佑。建房日期确定后,不论是楼房,还是平房,届时均是全村出动,集体帮助修建。房屋峻工后,要举行新房落成仪式,人们饮酒狂欢,唱歌跳舞,隆重庆贺。当主人搬到新房时,亲朋好友都前来庆贺,他们带来钱、粮食、肉、碗盆等不同的礼品,祝愿新房主人家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万事如意。人们又一次欢聚到一起,狂欢饮酒,载歌载舞,隆重举行乔迁之喜仪式。
  人们日常的起居座次有较严格的规定。以火塘为中心,供不同身份的人居住,平时各居其所,不得随便坐卧。一般男左女右。按年龄大小就坐,忌讳双腿伸直。严禁从灶塘上跨越或在灶塘上方挂放杂物,严禁用刀砍火塘四周的木架,严禁在火塘中烧死禽、死畜、死兽毛,严禁向灶塘方向扫地,严禁向火塘中吐痰,严禁背对灶塘而坐,严禁在火塘中烧不干净的柴火,严禁在火塘里动土。同时人们平时十分虔诚地祭祀灶神。每逢过年过节时,家庭主妇要先向火塘抛撒些饭菜,烧香,祈求灶神保佑。每当盖新房时,要小心翼翼搭建好火塘,在新搭的灶上第一次生火煮肉时,舀一点肉汤撒人火塘内,边撒边念祈祷词,以祭新灶。由此可见火塘的神圣和当地藏族对其敬奉的程度。
  白龙江流域藏族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对家的认识,对家庭居住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家庭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失去居住房,这是继承祖宗遗言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后继有人的主要佐证。每一户就是家族的历史见证。可是藏族其他地区,特别是牧区,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对居住的观念不如农业区这样深刻,是一种动态的观念。
  传统的习惯认为,村寨的建立,必须看地形,即看山脉的走向,观风水的秀丽,能否宜室宜家、人丁兴旺、财气盈门。凡建村寨,得先请活佛看风水。一般看寨子的坐向,后要有靠背山,村前从西往东流河水,前方有子孙山。所谓“子孙山”,就是山脉不能断脉,断了脉,子孙过不来,就会绝代。村寨前不能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就是说,如果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村寨就容易受灾。村子建在山腰、山顶、山坳,都须有长流不断的泉水,以供人畜饮用,最重要的是地势要好,土质要坚硬。看好风水后,就要抓一把土晒干,秤其重量,验其硬度,建房后,才不会塌陷。靠背山,须是岩壁,不能因暴雨而引发山洪,引起山体滑坡。村子尽量选择在耕种的田土山地旁边。由于山多、田少、地散,村子一般都大集中、小分散,上百户的大村一般都在河谷地或者较平的地方。由此可见,这一带藏族选择村寨寨址的习俗是藏族人民从世代生活生产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肯定也吸取了历史上的一些教训,因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相当的科学道理。

 

七、民居建筑的功能

  民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建筑门类之一。原始穴居与原始巢居,最早都是原始民居样式。民居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求。建筑也是从满足人的基本居住需求起步的,民居者,天下百姓万众的“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民居是天下芸芸众生各自生存与生活的庇护所。倘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家可归,那么,人就失去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这便是很糟糕的事情了,用现在一句颇为时髦的话来说,叫做“生存状态”不佳。所以说,任何一个民居都有它的普遍功能,人们需要它。白龙江流域藏族所建造的民居,具有它的特殊性,包括自然性、民族性、社会性。
 1.自然性
  任何文化都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不同的生态环境,造成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千姿百态的特点,居住民俗文化也不例外。因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文化创造是对一定的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使自己适应在一定生态自然环境中生息。这一带藏族生活在高山密林中,居地相对湿热多雨,因而居室结构独树一帜。如利用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普遍盖起平顶与“人”字型的二层楼房,这便于通风、防震、防潮、防夜袭,与冬暖夏凉的北方窑洞一样,适应了自然环境。虽然生态环境并非是文化创造的决定因素,但至少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迫切性。藏族居住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2.民族性
  居住类型与方式并非是任何一个因素单纯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因子系列共同作用的结果。居住也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民族特性、民族心理的无声语言,表现了地区民族的生活特性与生活态度。这一带藏族是以农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上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在居地民俗中处处体现了该民族文化气息。建起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外观壮美精巧、质朴中又透豪华、具有民族风格的土木结构的平顶楼房及“人”字型楼房,内设的佛龛、客室、卧室等样样体现民族特色外,门面装修上更加突出民族文化,前后大小门上挂着佛教图案及经文,并且画着吉祥图。室内外的装饰突出民族特色,与民族习俗及社会心理密切相关,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3.社会性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无论如何封闭、如何落后,总会受到外来社会因素的影响。白龙江流域藏地尽管生产力发展有限,经济落后,交通闭塞,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其居住民俗文化也开始发生变化,汉化程度日益加强。沿河谷地带交通方便,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家庭,都用砖木土为材料,盖起汉藏建筑风格结合的居住房。室内外装饰上充分体现藏族特色,而居住结构上按现代房子的样式,既有大小卧室,也有客厅、花园。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使用率,而且让人感到舒适宽敞。
  除河谷地带零星的现代风格建筑以外,大部分地方仍然盖传统的平顶楼房。“人”字型楼房等纯木结构房子的客厅、卧室、储藏室几乎都在一起,但是使用过程中应用性很强,如办红白事时,全村及周边的亲戚朋友都来道喜或吊唁,100多人在房里活动,这时才体现大房子的功能,没有这样的房子是无法接纳这么多人,也无法开展诸事活动。因此,传统的居住格局以及合理的结构体系,充分展示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特点及社会性。室内器具,有着藏族人民鲜明的传统特色。藏族人民酷爱铜器,如大铜锅、铜罐、铜壶、铜火盆、铜脸盆、铜酒壶、铜经轮等多为民族专用产品,镂刻花纹细腻,图案精美,不易生锈,常被擦拭得熠熠生辉,颇显古朴浑厚。
  家中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日用品亦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征,很多都是手工制作品,如纺织麻布、褐子的纺车,织花带用的木制器械,小石磨、木权、木耙、木犁、连枷、木锨、木碗、木桶、木勺、糌粑匣、木托盘等都是就地取材,自制而成的,还有自己编制的筛子、筐篮、背篼、簸箕等,体现了山区人民的勤劳和创造。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日用器具方面不断丰富,出现了新的产品,包括铝锅、铁锅、高压锅、电饭锅,同时还有塑料、玻璃、不锈钢等制品已成为家庭的必备之物。因此,无论建筑结构,以及室内外装饰风格,还是人们平时使用的器具,都体现着社会性的因子,这是发展的趋势,是文化整合的表现。

 

八、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

  白龙江流域藏族建筑文化,像璀璨的珍珠,是藏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老建筑文化的传承和沿袭。数千年来,无论纷繁世界怎样变幻,它仍然保持了其完整,这说明了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能够取代或企图取代它的任何款式的建筑。
  民居除了它的实用价值以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造艺术体系,这些体系都是从民间营造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建筑的逐步产生和进一步发展,与藏民族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发生变更有着紧密的关系。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带的藏民族从单一的游牧生产转人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调整了产业结构,也使自己原有沿袭已久的帐篷居住习俗演化为民居建筑,又逐渐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民居,这说明了藏民族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所做的艰辛努力和尝试。其特点如下:
  1.利用自然,选择地势。白龙江流域藏族地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哪里有较多的耕地,哪里便有集居群。主要是便于农牧业的生产及守护庄稼。住宅大都集中建在耕地边沿,因各户都兼营农牧业,选择向阳基地和温暖舒适的环境,充分利用太阳光。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建造了能避风向阳的住宅。靠近泉水、溪流和河道,除饮用灌溉外,还利用水力来磨面等。
  2.争取空间,利用地形。这一地区藏民族民居在争取空间方面,增加了建筑层数和扩大了楼层面积,在利用地形方面,一般较多地用坡地。他们在实践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建造出许多美丽的建筑群,表现出了民族性和地方风格。这样既方便了生活,又适应了自然,从而积累了利用地形营造建筑的丰富经验。在高原地区,悬崖陡壁多在山巅,不宜生产,故住宅群造在山腰台的边沿,或在山麓的边坡上,房屋多靠坡修建,顺着等高线分级筑室。这样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节约耕地。
  3.利用自然,适应气候。白龙江流域藏族多居于高原山地,那里气候寒冷多风,为了避风保暖,住宅多背风向阳,房屋封闭,层高较低,住宅的方向、门窗的开口大都向南或东南。住宅的北面和底层各墙面一般不开窗,西面也很少开窗。在房间的安排和布局上,就依住宅所在地山势与风向等的不同而做处理。顶层做各式挡风层、挡风墙和设风门,在下面各层做天井、天窗、梯井等。采用各种遮挡与开敞相结合的办法,使室内安静、无风、透光、通气、暖和。这基本上是他们在生产、生活上对自然条件中有利因素的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克服。这也是他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总结经验的结果。
  4.造型突出,工艺美观。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及寺庙室内装饰讲究工整、华丽、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采用雕刻、彩绘等艺术手段加以装点,尤其是横梁、柱子和大门等结构空间是充分展示装饰才能的地方,也是木工匠施展手艺的地方。
  横梁上的装饰大多采用填充连接长方格,横梁表面划分大小等同的长方格。这些连接的长方格内或填写藏文经文,或绘各种花卉,用各种手段装饰大梁。柱头与横梁之间是斗拱,寺庙建筑对斗拱的装饰非常讲究。斗拱分两层,上为长弓,下为短弓。斗拱长短两弓本身形状要精心雕镂,其表面也用雕刻着色的办法加以渲染,以求良好的装饰效果。斗拱装饰有简有繁,最简单的斗拱形状为梯形,这种不加任何雕饰的斗拱多见于底层的储存室内或者家庭条件差些的民居。而村寨里有寺庙的地方,大堂、佛堂之类重要殿堂内的斗拱是经过精心雕镂的艺术品,尤其是斗拱长弓形状千姿百态,通常见得较多的有祥云状,此外还有各种花瓣状,其装饰效果相当强。除了斗拱形状的雕刻外,斗拱表面上雕刻各种图案,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长弓中心雕刻佛像,两边及边缘雕刻祥云、花卉,整个斗拱表面显得饱满、大方。
  柱子、柱头也是装点的一个良好空间。柱子形状有圆有方,也有多角柱。柱子最上的部位或雕或绘花瓣,下面是长城箭垛式图案,所有柱头装饰图案基本上按此模式制作。除了这些雕镂精细的寺庙大殿柱头大梁装饰之外,大量的柱头装饰见于藏族民居室内。民居内佛堂装饰风格基本上与寺庙装饰没有大的区别。彩绘图案的颜色、布局结构除了个别外,与寺庙装饰基本一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几乎见不到雕刻,比较平淡。总之,两者除了装饰上的简繁区分之外,其余部分都保持了藏族建筑风格的统一性。
  5.坚固耐用,结构特殊。这一地区民居建筑大多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大量的天然土、木、石等资源,创造出许多经济、坚固、实用的住宅,表现出显著的地方特色。充分掌握这些材料的性能和建筑艺术,建造的房屋历经数百年及多次地震,完好无损。这表明他们祖祖辈辈建筑的一大特色,具有隔音、保温、防潮、防震、通风等效果。既符合地方气候特点,也很经济。他们为了节约用地和防卫安全,将房屋建得高而牢。利用土、木、石材料,在建筑实践中,创造了各种结构方式,用二斜面楼顶楼房,平顶楼房,平房等大小各异,结构多样,同时对于墙身加大基脚,使墙基与墙身连成一体,加大收分,降低重心;有些多加支墙与转角,使其彼此撑托固济,用土筑墙,除在墙内加筋之外,还在板筑两头作斜缝搭接减少垂直裂缝;在内部或上层做并杆式木辈对建筑材料大有研究,双斜面楼顶楼房和平顶楼房在建筑中很普通,并形成白龙江流域藏墙,减轻重量及内外互相撑托,这些方法就当地民居建筑中,在防震抗灾上,都曾达到过极其稳固的效果。这不仅是藏族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异。

 

39.7K

上一篇文章
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
下一篇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