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地区建筑的形成,都与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相关。不同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必然塑出不同特色的地区建筑。不同的地区建筑的形态与风格的差异,较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一个地区建筑的类型及其构成特点却往往容易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深入研究该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地球上成千上万不同层级的地域文化圈中,其建筑类型因自然条件、文化影响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呈现出诸多的不同。四川西部藏族聚居区,因其处于中国三阶地形中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过渡地带的高山峡谷区,同时又纵跨横断山系民族大走廊[1]的北段、中段和南段的主要区域,不但地理区位与地域环境非常独特,而且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的背景十分深厚。这一区域的藏族传统建筑遗存众多,类型特殊,具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是民族建筑研究的理想对象和重要标本。
一、川西藏区的地域环境与历史文化特点
1、川西藏区的地理范畴
从现代中国最新的行政区划来看,川西藏区位于四川省西部的高原山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大部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幅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藏族人口约120万。这一地理范畴,公元6-7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央王朝与地方民族之间行政管辖的重迭地带,先后有附国、羁糜州、宣慰司、土司制度、流官制度等行政管辖形式,1939-1955年,曾属当时的西康省管辖,在14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总体上是中央政权支配下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虽然在制度文化层面汉族影响明显,但在其它文化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建筑文化等许多方面仍保持着浓郁和深厚的藏民族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川西"已不是1955年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之前的成都平原"老川西",而是现在四川西部高原山区的大川西。其范围基本上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康区"的主要区域。
2、川西藏区的地域环境
川西藏区处于青藏高原东缘、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仍属高原山区。海拔一般在3000-4000m之间,部份河谷地区又低达1500-1800m左右。区内著名的贡嘎山、雀儿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海拔均在5500-7500m以上。由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河流的深度切割,所以区内地貌多是高山深谷,气候与植被明显呈垂直分布变化。从亚热带到温带、寒带的气候和植被可以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海拔高程同时存在,所以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白唇鹿、藏马鸡、云豹和栱桐、高山杜鹃、冷杉、雪莲等多有栖息生长。同自然界的任何边缘空间和过渡地带一样,川西藏区也充满了大自然的雄奇壮丽和多彩多姿。雪山、草原、湖泊、河谷的物产资源和四时风光,为藏族文化的滋养传承提供了绝妙的地域环境与广大的生存空间。
3、川西藏区的文化特点
川西藏区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但有突出的地域特色,还有浓重的民族文化交融色彩和深厚的宗教文化传播影响。
(1)高原山地型的地域文化特色
川西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高原山地的地形地貌,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和蓝天白云构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种环境孕育了高原的牧业、农业,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高原山地特色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建筑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非物质文化。
川西藏区的地域文化特色,证明了"环境塑造万物,环境塑造文化"这一客观规律。这里景色壮丽、环境天然;人们生性豪放、性格率直;无论男女老少,自幼能歌善舞;传统民族艺术至今传承不息。川西藏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一种典型的高原山地文化。
(2)浓重的民族文化交融色彩
如前所述,川西藏区纵跨横断山系民族大走廊北段、中段和南段的主要区域,而这一区域曾拥有3000年以上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的深厚背景。至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的吐蕃崛起,大量的藏族人东移进入走廊各段地区,使得走廊原有的氐羌族系部族逐渐藏化,融入藏民族之中,形成了嘉绒藏族等分支。在长达近14个世纪的深度交融中,川西藏区最后形成了介于西藏和汉族地区之间的具有民族文化交融特色的康巴藏区[2]。其语言为藏语的康巴方言,相异于西藏自治区的卫藏方言和青海、甘肃南部地区的安多方言。从居住文化和民族服饰、信仰崇拜等方面看,除了总体上体现藏族文化外也还融合和保留了氐羌文化的一些成份,为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与资料。这种民族文化交融的色彩,体现在嘉绒藏族身上最为浓重。 图4:藏羌融合的高原民居
(3)深厚的宗教文化传播影响
藏族地区自古有原始宗教苯教(又称苯波教),其特点是对天、地、地下三界中诸神的泛神崇拜。提倡安鬼神、兴人宅,重于占卜、禳解、驱魔等法事[3]。苯教的创立推动了早期藏地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演进。公元7世纪佛教由印度和中原进入西藏,随即也传到了川西藏区。在经过与苯教的剧烈冲突和长期斗争后,终于立定了脚跟,成了中国藏区的主要宗教。而原有的苯教为了继续生存,也一度"佛教化",试图引经据典"化佛为苯"。在漫长的"佛苯争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中国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佛教原有的基础上一定程度融合与吸收了苯教与当地其它民间信仰的精神元素和文化成份,所以能在藏地广为流传并日益深入人心,使礼佛、转经成为藏族民众的主要精神生活。
川西藏区亦受宗教传播的深厚影响。除早期的苯教外,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和格鲁派均广为流传并建有众多佛教寺庙。著名的壤塘棒托寺、措尔机寺、甘孜白利寺、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康定塔公寺等为其突出代表。
此外遍布区内的佛塔、嘛呢堆和风马旗,无一不昭示着藏传佛教的存在与影响,无一不传达着佛教文化的重要信息。
二、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类型与构成特点
1、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自然类型
建筑类型是研究地区建筑的基础。任何地区的传统建筑类型都与其地区历史背景、生产发展水平、传统社会形态、民族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基于高原山区的地域环境、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和佛教传播的漫长过程,川西藏区的传统民族建筑必然形成对高原山区的因应性(包括对地形、气候),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对藏传佛教的尊崇性。其建筑类型必然和这一区域的生产、生活、信仰、崇拜相对应,顺理成章地形成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类型。根据笔者多年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大致有以下一些自然类型:
(1)民居与村寨聚落
(2)帐蓬与帐蓬聚落
(3)土司官寨与守备衙门
(4)高碉与碉群
(5)佛教寺庙
(6)经堂
(7)印经院
(8)帐蓬经堂
(9)佛塔与塔林
(10)嘛呢墙与嘛呢城
(11)风马旗阵与经幡"塔"
(12)水碾磨房
(13)畜棚与牧场
(14)桥梁(索桥、木构伸臂桥)
(15)商号店铺
(16)客栈锅庄
2、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类型划分
上述自然类型具有原始性和自然性,与其它地区传统建筑类型多有不同。究其生产、生活、精神属性和本质特点,可以归纳划分为居住类、生产类、行政类、宗教类、军事类、交通类、商业类7个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而可以得出其类型的构成框架。
3、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类型的构成特点
根据上文得出的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类型的构成框架,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其构成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构成框架可以看出,我们所列的建筑类型包含了地面建筑、地面构筑物和建筑景观等三大类别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地区传统建筑类型的全部,比如它们不包括石窟寺和摩岩石刻,也不包括古墓葬和古遗址,但就其对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客观情况而言,这三大类别的内容已覆盖了这一地区的所有主要类型,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类型的构成有以下四大特点:
(1)类型构成不够完全
此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处于地方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行政管辖的重迭地带。历史上部族众多,各不相率,政治、经济相对落后,一直未出现割据性的地方政权,未形成相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没有体现最高王权的宫殿建筑、园林和卫藏地区的宗堡建筑,其类型构成较为简朴、自然,有原始、粗犷之感,整体发育不够完全。
(2)自然类型原真性明显
川西藏区拥有许多天然牧场和美丽的草原,十分利于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历来为该区的主要产业之一。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川西藏区至今还保留着不少的可移动房屋和村寨,这就是帐蓬与帐蓬聚落。这种最贴近自然的古老的建筑类型,不但是藏区人民生产生活所需,而且还展示了人类原始居住文化的漫长源流,是人类建筑的一种胚胎。可以令现代人绝对惊奇的是,在甘孜州石渠县海拔4000m的高原上,现在还生息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古老部落--
一个叫做扎西卡的"太阳部落"。他们不但拥有传承数千年的古老帐蓬和帐蓬聚落,而且为了虔诚的信仰,还有随聚落迁徙的帐蓬经堂。除帐蓬与帐蓬聚落、帐蓬经堂的原真性,那些刻有六字箴言的嘛呢石堆、嘛呢石墙和嘛呢石 城以及各种颜色风马旗构成的经幡塔,那些与农耕文明密切连系的如村姑般依偎在溪流边的水碾磨房,同样具有高度的原真性。它们是从高原、河谷、牧场和田园间自然生长出来的建筑形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正是川西高原山区的特定环境孕生和塑造出了属于它自己的建筑和建筑文化。
(3)宗教建筑形态丰富
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分别从长安和加德满都恭清大、小释迦牟尼等身像入藏,极大促进了藏地佛教的弘扬与发展。松赞干布为此专门下令在拉萨修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分别供奉两尊珍贵佛像。此举带来了藏地佛教寺庙的大量修建,并绵延1300多年。川西藏区因为长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和浸润,所以藏传佛教的宗教建筑相当普遍,且具有不可移动与可移动、建构筑物与建筑景观等不同形式与类别,整体形态十分丰富。不可移动的寺庙、经堂为主体和多数,可移动的帐蓬经堂仅在少数纯牧区存在,但类型实为珍贵与稀有。作为完整意义的宗教性建筑,川西藏区不但拥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著名寺庙、经堂,而且还有专门刻印佛教经典的印经院。作为宗教文化浓厚的构筑物,区内还分布着众多的佛塔和塔林,这些佛塔的型制和造形,忠实地保持了源自印度、尼泊尔的"窣堵坡"的特征,散发着佛教发源地的文化气息。其次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宗教性建筑景观,由嘛呢石和风马旗两大元素生成的嘛呢堆、嘛呢墙直到嘛呢"城"以及各种形状的风马旗阵和经幡"塔",均显示出川西藏区宗教建筑类型的丰富层次与多姿多彩的形态。
(4)防御性建筑特色突出
川西藏区由于地跨民族走廊,古代族群流布错综复杂,部族、部落之间为拓展生存空间又常相争斗,所以区内民居、聚落乃至官寨均普遍构筑具有军事和防御功能的高碉。在居住密集的部落还有布局讲究的高碉防御体系亦即碉群。高碉和碉群以及它们与村寨聚落的有图16:丹巴梭坡藏寨碉群 图17:马尔康直波藏寨碉群 机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防人居聚落,这在其它地区较为鲜见。即有类似者年代亦不及此区的久远,形态亦不如此区的奇特,川西藏区历史悠久的古代碉群,至今遗存很多。除著名的丹巴嘉绒藏寨碉群外(全县现有600余座高碉),康定、金川、马尔康、小金、黑水、阿坝、道孚等县均有碉群或高碉分布,故此区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以高碉和碉群为代表的川西藏区防御性建筑的久远传承与大量存在,是此区建筑类型结构的突出特色。
三、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的文化遗产特征
人们对文化和文化遗产认识理解不尽相同,专家学者的分析诠释也差异良多。笔者认为,凡是人类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及其所产生的有形与无形成果均可以概称为人类文化;这些有形与无形文化中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俱高,值得保护与传承的精华部份可以视为文化遗产,这是文化遗产的粗略概念。在当今世界现代文明背景的认识和管理框架下,"文化遗产"被严格地纳入了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登录、认定和管理体制之中。一些文化遗产可能是某个国家政府认定的某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可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收录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当然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其自身价值与认定的标准更高。
1972年在巴黎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范畴界定为文物、建筑群、遗址三个方面。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现有类型基本与"文物"、"建筑群"及其包含的具体内容相吻合,虽然不是都能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但至少可以纳入"文化遗产"范围进行研究,属于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对象。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既是有形的物质文化,又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同时还蕴含着建筑理念、建造工艺、居住习惯、使用功能等建筑文化层面的丰富内涵。所以对建筑的文化遗产价值也应从以上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量与分析研究。
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既是高原山区特定的环境中的有形物质文化,又荷载着独特的藏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并蕴含着因循与地形和气候的与自然融合的建筑理念,蕴含着藏民族生产生活习俗与信仰崇拜等文化内涵。这些建筑具有多种类别与类型,具有多姿多彩的建筑形态。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分别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则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文化遗产领域研究对象的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其文化遗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悠久,传承久远,至今保持着强烈的传统特色,普遍具有原真性和真实性
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中的石砌藏居与碉楼,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这有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实证。而大量兴建的佛教寺庙也已有13个多世纪的悠久历史。传承至今的其它古朴质拙的建、构筑物与建筑景观,亦传承久远,自古已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类型、形态各别的传统建筑,至今仍为当地人民使用,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连系在一起,是仍然"活着的"和可以继续利用的建筑文化遗产。这充分体现出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真实性。
2、形态独特,类型特殊,地域特色十分突出,许多类型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地带,此区建筑自古以来就采用"依山居止"、"垒石为屋"[4]的建筑方式,即采用石块砌筑的依山就势修建的"碉房";又由于川西藏区地界民族走廊,早至汉代以来,这里的部族、部落之间就是"不相统率"、"俗好复仇",纷争不断, "故垒石为巢,以备其患。"[5]在这种与天、与地、与人的斗争中,铸就了川西藏区传统建筑独特的防御形态。致使此区建筑犹如此区藏民身佩腰刀一样,往往都筑有碉楼。
由于佛教文化的广为传播和深刻影响,在川西藏区仅宗教建筑都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自然类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类别。如甘孜州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就是宗教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明显有别于一般寺庙、经堂。这一饮誉中外的藏传佛教经典的专门印刷机构,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藏文全称为"德格吉祥聚慧院",俗称德格印经院。印经院由德格第42代土司,六代法王却加·登马泽仁创建,始建于1729年,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等重要经版21万余块,还有极为珍贵的古代壁面与唐卡,年代已逾280年。由于川西藏区原有一些印经院(如曾负盛名的红原县刷经寺等)现在多已无存,所以德格印经院的唯一性和遗产价值愈显珍贵。
再如位于海拔4000m以上的石渠县的巴格嘛呢石经墙与松格嘛呢石经城,是藏地佛教文化特色非常浓郁的宗教性建筑景观,也是佛教信众无比虔诚的强烈体现。嘛呢墙高、厚各达3m,全长1.6km,由数以万计嘛呢石叠砌而成,距今已有300年;嘛呢城则是嘛呢墙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其规模高达10m,长宽各达100m,是用数以亿万计的嘛呢石堆砌起来的方形石城。传说始于格萨尔时代,是为悼念超度阵亡将士而始,后渐成为转经朝觐的圣地。嘛呢城历经千年岿然不动,据说地面城有多高,陷入地下的城也有多高,这更是令人惊讶的奇迹。其它如风马旗阵与"经幡塔",也是藏地独有的宗教性景观。
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所拥有的独特形态与特殊类型,均源自其特殊的地域环境与特殊的宗教文化环境,充分体现出了高原山区和藏族文化区的地域特点,这正是其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乃至唯一性的重要特征。
3、分布集中,风格一致,藏族建筑的要素完整,总体上具有地区建筑的完整性
由于川西藏区交通不便、相对封闭,地理范畴本身较为完整、单一,所以它的传统民族建筑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区内几无其它民族文化版块嵌入。在此基础上其建筑风格在整体上基本保持着一致。虽然在更小地域之间有些微小的差异(比如河谷与高原、康东与康西之间),但总的风格均体现出"康区"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无论民居村寨或是高碉碉群,无论寺庙经堂还是印经院经幡塔,均携着藏族建筑质朴、粗犷、自然、多姿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体现在选址布局、用材选料、建造工艺、建筑造型、细部装饰、色彩搭配等方方面面,若仔细咀嚼必然韵味无穷。由此可见,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作为整体的文化遗产,它的风格要素与文化内涵均具有明显的完整性,这是建筑文化遗产难得的重要品质。
综上所述,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类型较为丰富,但构成较为特殊,不少类型具有原真性与唯一性;其建筑文化遗产特征明显,特色突出。这为我们深入研究此区建筑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基础,有利于把握后续研究课题的选择和深入探析的方向。
近年来,川西藏区传统民族建筑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建筑学者深入其间,进行实地考察与专门研究,这将有利于此区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科学利用。中国各级政府也在这方面给予了更高的重视与实际的支持。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对区内受到破坏的传统民族建筑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与维修。这使人们对川西藏区各种类型的传统建筑和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加抱有信心。既然是人类文化遗产,就应使其传之久远。传之愈久,价值愈高,人类既有的文明成果与文化遗产就能保持其恒久的光辉。
注释:
[1]见张先进《横断山系的神奇聚落--嘉绒藏寨碉群》、《横断山系的族群流布与古老聚落遗存》
[2]见王怀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
[3]见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
[4]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5]据《北史·氐传》
参考文献:
[1] 雀丹.《嘉绒藏族史志》.民族出版社 1997.08
[2]王怀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10
[3]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1.04
[4]张先进.《横断山系的神奇聚落--嘉绒藏寨碉群》.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 2004.06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文物出版社 2009.09
[6]张先进《横断山系的族群流布与古老聚落遗存》、"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