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召开的阿坝州委十届七次全会充分肯定了阿坝州“十二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十二五”,是阿坝州建州以来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社会发育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在“十二五”收官之际,阿坝日报派出记者采访组,深入农区牧区、藏寨羌乡,以镜头、笔墨,为您呈现阿坝发展的新成就、百姓生活的新变化,记录时代变迁,展望美好明天。今日起推出《我与十二五·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栏目,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采访对象:马尔康县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三郎彭措
12月23日,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马尔康县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一排排藏式新居镶嵌在宽敞的水泥路旁,屋顶上缕缕炊烟冉冉升起,一辆辆小轿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村道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
记者见到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三郎彭措时,他正忙碌着,原来他正和几个村干部凑到一起,处理群众出资建农贸市场的事。而像这样的村干部会议,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已经数都数不清了。
“作为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这是三郎彭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走在宽阔平坦的村道上,只见轿车、农用车、拖拉机来来往往。“以前我们村是土路,全村人的出行十分困难。”如今,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三郎彭措的高兴不言而喻。
变化的不止是公路。标准的排污设施修建,保障全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违章建筑的整治,让村容村貌变了新样子。在过去这五年来,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家里厨房不仅光线差,每次炒菜整个厨房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直咳嗽。”三郎彭措告诉记者,民族团结新村建设启动后的改厨、改圈、改水和改厕项目的实施,不仅厨房变了,还有浴室可以随时洗热水澡,村民们住房难、行路难、人居环境差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在政府惠民政策的帮助下,如今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了。
村子里居住条件变好了,如何发展产业让村民们致富增收?三郎彭措告诉记者,在党和政府一系列产业惠民政策扶持下,凭借健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物产、淳厚的民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村民们有开农家乐的、有发展种植业的、有发展奶牛养殖业的……绘就成一幅幅新村发展的秀美画卷。
“前几年,村里还建立了运输协会,很多青壮年开始开卡车跑运输,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解决了一些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三郎彭措说,民族团结新村建设的实施,不仅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而且让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在家门口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
在民族团结新村农贸市场建设现场,只见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预计明年可以开始运营。“这个农贸市场是政府补助资金建成的,我们村采取群众出资建农贸市场,实行入股分红的方式,市场的租金将让村民增加一份收入。”说起农贸市场的建设,三郎彭措脸上笑开了花。
在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亩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也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党和政府补助资金给村里发展产业,出台政策让我们农牧民得实惠,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实现了从十年前的几百元到现在人均收入近一万元的跨越。”
看着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腰包越来越鼓,三郎彭措对俄尔雅民族团结新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下一个5年,我们全村的发展必定会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