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1-15

理塘:生态文明建设“加码”群众幸福

村民生活在生态良好的村庄

苗圃工人将沙棘种苗给村民移栽

本网1月15日讯:(叶强平 文/图)毛垭大草原、格聂神山依旧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沙化地治理、海子山保护取得成效,生态旅游、生态产业正在兴起。理塘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十多年前,理塘县禾尼乡禾然色巴村牧民昂旺洛绒望着逐步退化的草场忧心忡忡,但通过县上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他的担心终于放了下来。作为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试点县之一的理塘县,到2010年,该县先后承担了八期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600余万亩退牧还草效益已开始凸显。

理塘县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总建设规模为665万亩,草场补播144万亩。项目涉及到24乡(镇)、205个行政村, 17万头牲畜,主要开展了草原围栏、草地改良、科技培训推广等工作。草原围栏工程区内植被盖度平均达到81.8%,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草地植被高度平均由建设前的5cm,提高到18.8cm,生物产草量平均由建设前的亩产鲜草56公斤提高到236公斤/亩,平均亩产提高了180公斤。项目区每亩每年草地泥沙流失量减少了0.265吨;每亩草地涵蓄水力提高了2吨,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理塘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开始实施,当年11692户牧户得到补奖资金4340.35万元。完成今年20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

2002年实施第二次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理塘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00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森林抚育6.5万亩;义务植树25.37万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1.1万亩;森林管护1029.04万亩。依法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6462.15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698.8万元,人均增收2143元。森林覆盖率达到46.5%,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2年以来,理塘县共投入7624.37万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5368亩,巩固2007-2012年度治沙成果91443.55亩,通过土地沙化治理,实施封沙育林育草,人工改良草场,植被得到了恢复,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改善理塘县的大气候和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拓展牧民生存和发展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2年以来,理塘县投资1923万元,恢复湿地6480亩,填补了该县湿地恢复和保护的空白。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投资900万元,在哈依乡建成防洪堤2000米,实施人工造林3000亩。完成德格沟植被恢复项目、高城镇(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更登亚批牧民新村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喇嘛沟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对4家无证非法开采砂石料场责令停止整顿。

理塘县以大河边霍曲吉祥牧场、濯桑圣地农庄建设为抓手,努力探索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建立蔬菜基地2百亩,油菜基地3千亩,青稞基地3.5万亩,2015年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兑现428万亩草原禁牧补助,632万亩草畜平衡奖励资金和11107户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共计直补资金4071.35万元。

2013年,理塘县拉波乡中扎村的田边地角,村民们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碌地种植从濯桑川西高寒植物暨中藏药材种源培育基地运来的沙棘苗。截止2015年,全县共计完成林业产业建设6500亩,其中:沙棘产业3500亩,变叶海棠(俄色茶)3000亩,为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带动农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濯桑、君坝苗圃为重点,筹集380余万元新建木拉160亩苗圃。培育茶镳子、川西云杉、大果园柏等20多种生态苗木,成功引种培育了大黄、黄芪、藏木香、玛咖等十多种药材种苗,为下一步推广和发展生态产业打下了基础。

2016年,理塘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强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和沙化治理工作。启动“山种树、路栽花、河变湖(湿地)”试点工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形成特色文化旅游业、生态绿色农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