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传统民俗杂技表演《天鹅孵蛋》。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当下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看石牌坊村怎样“七十二变”。
聚焦
“十二五”这五年,是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的五年: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贯通,建成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五年,也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的五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持续深入开展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勇立潮头。
改革激发四川人建设精神家园的活力与动力。无论是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还是乡村文化大院的涌现,记者从小视角切入的回顾,无不记录着这五年的温度与热度。文化浸润人心,文化勃发力量。“十三五”的五年,精神家园将会更美好。
本报记者 吴晓铃
1月的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片区不复往日宁静。自2014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传统村落整体利用保护试点以来,不仅庄园开始修缮,石牌坊村也正按中国传统村落的要求持续进行着环境整治。村民们感叹“路好走了”“村子变漂亮了”,更期待屈氏庄园的保护利用,能为乡民带来更多实惠。
昔日——
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走进石牌坊村,远远就能看见屈氏庄园两座巍峨的碉楼。然而以前,村民对这座年久失修、略显破败的庄园并没兴趣。方洞镇文化中心主任何天荣告诉记者,屈氏庄园由清代当地的名门望族屈氏家族耗时71年修建。“整栋庄园中西合璧,既有为保安全的碉楼,也有雕梁画栋和飞檐黛瓦,完美体现了川南大型家族的庄园文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原本精美的庄园先后被改成学校、展览馆,因年代久远和改建,渐渐变得沧桑。
石牌坊村村支书陈和彬介绍,村子地处重庆和四川交界处的丘陵地带,“没有工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村民主要收入全靠年轻人外出打工和留守妇孺种点庄稼。屈氏家族后人屈要榜多年前就远赴广东打工,“要不是放假,春节都不想回来。”对曾经是家族辉煌的屈氏庄园,他和大多数村民的印象一样,“烂朽朽的,完全不感兴趣。”
改造——
文化传承携手民生改善
我没想到的是,这栋房子现在竟然要保护起来。”屈要榜感叹。2013年,屈氏庄园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国保单位。同年,石牌坊村成为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该怎样在保护之外惠及当地百姓?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014年5月,国家文物局开始探索文保单位与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首批试点50个传统村落,石牌坊村被纳入其中。
“庄园修缮以后,比原来顺眼多了。”在何天荣指引下,记者看到,庄园碉楼、戏楼等地方的碎瓦已补全,坍塌的围墙也准备按原风貌修筑。泸县文物局局长周宇透露,今年5月屈氏庄园文物本体修缮完工后,曾经因庄园失修而转移的字画、匾额、桌椅等文物,也将一一运回庄园按原貌布置,让修复完成的庄园成为民俗博物馆。紧挨庄园的雨坛彩龙传习所,也已开挖地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的表演和练习场所。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屈氏庄园,还是石牌坊村,修复改造都是科学的规划先行,“立足文物保护利用,把文化传承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未来——
足不出户享文化红利
传统文化的红利,石牌坊村的村民已经感受到。
陈和彬透露,村子被纳入试点后,2014年10月开始整体风貌打造,不仅硬化了十多公里路面,片区也按保护规划进行了绿化。屈要榜说,他前年春节回家,“突然发现村子变得山清水秀。”更让他惊讶的是,屈氏庄园附近还修了公共厕所和垃圾桶。为配合未来屈氏庄园的旅游发展,泸县修通了从县城到石牌坊村的沥青路。
嗅觉灵敏的当地人借庄园做起了生意。2014年,一座80多亩的葡萄园在石牌坊村建成,估计今年就能挂果。村里的几处水塘,被村民淘出来养鱼,针对游客推出垂钓娱乐。去年初,屈要榜也在庄园附近一公里处建起农家乐,“现在已经有县城的人过来玩,比我打工挣得多,还可以照顾家人。”陈和彬透露,还有更多村民打算在庄园开放后回乡做生意。而在庄园被公布为“国保”以后,不断有驴友和摄影爱好者前往。
更让屈要榜欣慰的是,他打小走过的明清古桥、挑过清凉井水的老井,以及散落村子的另外11处庄园,未来都将保护起来。他兴致勃勃告诉记者,“既然城里人对这些感兴趣,我们肯定要保护好,这才是石牌坊村原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