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羊肚菌。
羊肚菌出现种植风潮,专家警示提早考虑“供大于求”应对措施
作为食用菌中的珍稀品种,被称为“菌中皇后”的羊肚菌,去年在省内多个地方创造出了超高收入——每0.067公顷的纯利润最高达到6万元。
在高回报的诱导下,多地纷纷跟进,目前全省的羊肚菌种植规模约1000公顷,约占国内羊肚菌实际种植面积的八成。“羊肚菌热”的背后,是否暗藏冰山?
□本报记者 冉倩婷 文/图
热:
四川种植面积占全国八成
这几天,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剑北村村民八尔姆很高兴,她家的0.47公顷羊肚菌正在开始冒头,看到长势不错,她计划接下来租借邻居的地,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而同一时间,平原地区的羊肚菌采收期已经结束,南充市龙蟠镇产出的羊肚菌,早已通过空运快递销往“北上广”,成都市金堂县所产的部分羊肚菌,直接出口欧洲。
目前,包括成都、甘孜、阿坝、南充、凉山、广元等市州都加入了羊肚菌种植大军。仅成都范围内,继双流在2007年开始种植后,金堂在2012年也迈入这一产业,大邑、郫县等区县差不多都是“2014届”或“2015届”新成员。
根据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副研究员、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姜邻介绍,目前,四川一省就占了国内羊肚菌实际种植面积的八成。
然而,不断壮大的四川“羊肚菌大军”在今年已开始遇到寒潮。
2016年,羊肚菌价格在多年“雄起”后,首次大幅下跌:今年的上市高峰期间,每斤离地价格比2015年下降了几十元。与此同时,由于种植技术的差异和自然气候因素,每0.067公顷产量从100多斤到四五百斤不等。全省各地的种植户,已出现有保本甚至赔钱的情况。
冷:
“菌中皇后”价格首次“雄不起”
进入4月,尽管羊肚菌在成都平原地区的采收期基本结束,但因是林下套种,温度还适宜,成都蔬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3.3公顷桂花树下,还在冒出新鲜的羊肚菌。不过,这个“惊喜”并没有打消总经理吴永强的犹豫:是否应该暂缓林下套种羊肚菌的计划。
2015年3月,该公司种植的2公顷羊肚菌,每公顷产量达到五六百斤,离地价格每斤卖到了75元至80元,纯利润超过100万元。高盈利下,2015年11月,该公司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3公顷。“今年每亩的产量只有一两百斤,每斤卖40块的也有,卖50块的也有,能保本就不错了。”吴永强说。
从100万元高盈利一夜回到“零利润”,吴永强的公司并不是个案。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羊肚菌的离地价格,普遍在40元到70元之间。2015年的数据是70元到85元,2014年更高,为70元到90元。
市场的反映,正好印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的提醒。
在今年3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上,针对这个新兴、热门的食用菌新品种,李玉指出,“羊肚菌的价格之所以常年高位,是因为它稀少。随着产业的规模化,价格势必会下降,种植地区须提早考虑到如何应对‘供大于求’的情况。”
姜邻对此持相同观点,一直以来,野生羊肚菌因无法完成人工驯化而不能进行大面积种植,从而因其稀缺性造成价格高昂。但近几年来,羊肚菌的人工种植逐渐推广开来。“产量上去了,就会把价格从‘神坛’上拉下来。”
忧:
农户增加种植规模有风险
在八尔姆准备着再租借邻居的1.4公顷地,扩大她家的羊肚菌种植规模的时候,阿坝州农业畜牧局在本月的一个培训计划,或许会让她慎重地重新考虑是否种那么多的羊肚菌。“我们将针对州内对羊肚菌种植有积极性的50户农户,展开集中培训。”阿坝州农业畜牧局总农艺师李学强说,除了培训种植管理技术,还会引导农户正确认识这个产业,“不建议投入能力有限的农户种植太大规模,普通农户种植三五亩地就够了。”在李学强看来,家庭经济能力并不强的八尔姆,若增加种植1.4公顷地,风险较大。
风险大,是源于现阶段羊肚菌产量的不稳定,而这也是目前种植羊肚菌的最大“特点”之一。成本高,也造成羊肚菌产业的高风险。
据了解,自然传统种植方法下,羊肚菌一年一季。每年11月至12月种植,次年3月至4月采收,每亩成本约八九千元。去年,绵阳就出现了几个老板一起投资羊肚菌,结果亏损上千万元的情况。
尽管有风险,但相关专家、种植户、相关食用菌种植大县农业部门都认为,产量才是决定性因素。按今年的“低价”来假设,如果每斤羊肚菌的离地价格都卖40元,每0.067公顷产200斤,则保本,低于200斤则赔。而今年省内,每0.067公顷均产低于200斤的种植并不少。
姜邻说,今年成都骤降、骤升的气温,也导致了成都平原地区很多羊肚菌种植户减产。“目前羊肚菌的人工种植、管理技术还不成熟,这是对农户种植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
喜:
产业有潜力,但切忌造“神话”
“前不久,金堂的羊肚菌鲜货首次实现了对瑞士的出口。”4月6日,金堂县农林局副局长王衍光介绍,这是该县羊肚菌产品拓展市场取得的新成效。
金堂县的羊肚菌种植规模近200公顷,是国内较大规模的羊肚菌种植县。为此,该县如何对抗风险?
“我们与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展开了长期的院县合作。”王衍光说,当地不断加强对菌农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全县正在探索设施化、工厂化栽培,探索周年生产,以进一步稳定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
“今年内还将探索打造一个专门做羊肚菌出口的平台。”针对今年羊肚菌价格下降的情况,金堂正在引导菌农购买烘干设备,“这样销售时间更长,风险更小,接下来或许也有涨价的可能。”
在姜邻看来,羊肚菌产业确实还有一个下降空间,但并不影响它作为一个优质品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但这个产业要想健康发展,切忌营造‘致富神话’的氛围,农户若一拥而上而又不了解情况,会导致‘伤农’。”王衍光则对此抱有相同的态度。
记者手记
莫让“潜力产业”伤农
2015年,中国的食用菌总产量达到了3000多万吨,食用菌行业专家认为国内的食用菌产业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而羊肚菌作为一种新型、优质的食用菌品种,背靠国内消费市场,以及欧洲和日本、新加坡等具有潜力的海外市场,成为整个食用菌大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升级的优选之一。
记者跟踪羊肚菌产业发展发现,几年来,这个新型产业呈现出一种“大亏大赚”的状态,即便是同一年、同一区域,使用相同菌种,不同农户的收成也能产生较大的差异。除去外部气候条件原因,不同种植户在种植管理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对农户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的“软件”建设显得相当重要。为了抵御“气候风险”,羊肚菌种植大县金堂县正在尝试探索设施化、工厂化栽培,以进一步稳定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这或许会为全国的羊肚菌“稳定种植”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