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8月将开通试运营。6月7日,3号线一期车站也悉数亮相。据成都地铁公司介绍,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是成都地铁在建线路中涉及成都历史文化特别多、历史文化在线路中延展特别长的一条线。车站整体风格以还原历史题材为出发点,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设计演绎。
其中,3号线一期工程有7个艺术打造重点站:红牌楼站、高升桥站、省体育馆站、新南门站、春熙路站、驷马桥站、熊猫大道站。
红牌楼专题艺术品(实景): 红牌楼盛景
·红牌楼站
文化设计主题: 民族交融促成红牌盛景
红牌楼得名于明代矗立于该地的标志建筑“红牌坊”,这个得名由来的标志建筑也是民族和睦、商贸繁荣、文化交流的象征。
在该站设计上,以红牌楼的造型形象作为主要呈现元素,辅以适当的藏族文化元素。以天顶、柱面为主的特色装置,根据站内立柱布局的情况,打造“红牌坊”的形象。本站的艺术作品选取红牌楼形象和迎送场面创意元素,远景中可遥望高原的近接天际的巨峰、金顶和雪山,还有清澈纯净的蓝天和朵朵白云、雄伟神圣的布达拉宫、繁星点点的白塔和帐篷、辛勤劳作的农耕景象,反映了川藏地域的状态面貌;近景创作根据史料对独具一格的“红牌坊”进行了艺术还原,载歌载舞、着装多彩的藏胞和前来迎接的汉族队伍,体现出欣欣向荣的商贸往来以及民族融合交流的繁茂景象。
高升桥专题艺术品(实景):三国故事
高升桥站
文化设计主题:三国历史成就蜀相孔明
据《华阳国志》记载,高升桥是清康熙时在龙爪堰支流上修建的,乾隆二十五年(1761)补修,嘉庆十七年(1813)重修,民国十二年培修。1958年,龙爪堰支流改道,将桥拆除。从此以后,此地只有桥名而无桥,路也因桥而得名。
一部三国演义渊源流传,在蜀郡故地成都,武侯祠也因蜀相诸葛亮而为世人称道。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忠臣楷模和智慧化身。
本站的艺术作品分别采用与诸葛亮相关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平定南中》《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泪斩马谡》《出师表》等七个典故作为主体创作元素,以时代风云变幻作为壁画背景表现,衬托出处在这个时代之风云人物的故事画面,底纹左边为诸葛亮有代表性的“攻心为上”策略中的“平定南中战略图”,右边则为岳飞手书诸葛亮千古名文《出师表》,卷首右侧为诸葛亮传世标准画像和岳飞手书《后出师表》中的原文书法“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经明后说书人对《三国演义》的口传相颂,后世更多解读演绎为更加充满力度的现代版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壁画整体创作取材多样、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在歌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精神的同时,充分表现出了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文学、书法、发明方面的过人智慧与诸多功绩。
省体育馆站站厅层效果图
省体育馆站
文化设计主题:色块运用营造十足动感
本站以蒙德里安的色块应用与几何造型相结合,采用红、黄、蓝三原色的主基调,中间部分色彩饱和度相对于两边的色彩纯度比较高,并增加黑色线条的应用,使得中间部分更突出,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该站设计展示的抽象运动人体采用优美的创作造型、独特的彩色金属雕塑,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画面光影错落有致、动感十足,展示了体育项目的热烈场景,营造出了动感活力的氛围。
另外,在壁画左侧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篮球筐,大胆打破了抽象性创作的局限,使整个壁画因抽象与具体的巧妙结合,而变得更加灵动,燃起对运动的无尽热爱和向往。
新南门站站台效果图
新南门站
文化设计主题:水润成都合璧天作之合
该站站厅上空位置设置合江亭双亭合一造型;通过色彩及纹饰营造水的效果;空间造型设计大量出现柔和的弧线;各个区域出现的水纹均为内陆水面典型的深绿色,结合同色灯光进行氛围营造;设置艺术品表现合江亭相关故事《水润成都》与《天作之合》。
《水润成都》根据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成都平原作为核心创作元素,以地形地貌为特征来展现蜀水滋养成都平原的意境表达。整体风格画卷以润饰重彩青绿为主,着力表现巴蜀山川的厚重与灵动,生动描绘出巴蜀山川的秀丽风貌。
《天作之合》根据合江亭、江岸送别、门泊东吴万里船、散花烟雨、望江楼、滨江路、水码头为核心创作元素,以烟花散雨为起点,再到望江楼、水码头、合江亭,最后到江岸送别。作品以水码头的繁忙交易和生活劳动场面,突出表现了蜀地深厚的水文化,再现了古益州的水运繁荣景象。
春熙路站站厅层效果图
春熙路站
文化设计主题:现代都市碰撞百年金街
成都的春熙路迄今已历近百年繁荣与辉煌,号称百年金街。春熙路站以时代和回忆为主题,现代都市与百年老街的碰撞组合,形成了以蜀城青砖墙和标志性景点为背景,融合现代涂鸦元素,展示了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同时以春熙路各个时期代表性老照片为基础,再以部分手绘的方法进行创作与整合,配上穿梭其间的时尚女郎浮雕,让人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感受到百年金街的不朽辉煌。
本站营造了现代时尚的商业氛围;选取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路路通”符号进行铺砌,寓意路路通达、财源广进、百年商圈、恒久弥新;墙面不同反射度的玻璃对人群进行多角度的反射,更好的表现熙熙攘攘的热闹氛围。
驷马桥专题艺术品(实景):驷马高车
驷马桥站
文化设计主题:驷马高车纪念司马相如
驷马桥站的空间特点为异形空间,重点在个性区进行文化表现;借鉴汉阙斗拱造型对个性区立柱进行设计,在顶面饰以驷马高车的图案;“驷马桥”之名得于汉代蜀郡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之典故而来,该站以驷马桥典故为创作背景,采用东汉《马车过桥》画像砖风格的造型元素进行创作,依托驷马桥来表达司马相如的远大志向与旷世才华。
背景隶书文字为司马相如的辞赋代表作《上林赋》,以随机的方式排列呈现,左侧以汉简的形式对驷马桥的典故予以说明,造型立体,古朴自然。另外,还结合农耕丰收、奏乐欢庆等场景元素,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整体风格古朴、气势奔腾。
熊猫大道站站厅(实景)
·熊猫大道站
设计主题:熊猫文化成为城市名片
熊猫大道站因临近大熊猫繁殖基地得名,大熊猫不仅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大熊猫繁殖基地更是成都迎接国内外宾客的城市会客厅。成都地铁熊猫大道站着力打造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成都特有的大熊猫文化,让来到这里的客人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大熊猫,更能感受到成都特有的大熊猫文化。
熊猫大道站通过对站厅立柱仿竹子的设计,以熊猫文化为原点,从熊猫的食物竹子入手进行表现,将站厅营造成竹林的感觉;再搭配以熊猫元素的专题艺术作品,使整个熊猫大道站充满谐趣、绿色生机,营造出一个“竹林深深深几许,竹丛深处有熊猫”的充满意境的空间。
该站艺术作品《熊猫大使》以描绘熊猫百态为主题,表现大熊猫在栖息环境竹林中憨态可掬的各种形象,在手法上突破传统写实的熊猫形象,以卡通风格的熊猫为主,同时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熊猫新的趣味和形象。其中的异国风情体现了大熊猫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和平大使”,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友谊和相互了解。该作品以水彩墨迹晕染的手法表现幽幽竹林,描绘出大熊猫独特而自然的生存环境,山体采用数码多面体线条表达的艺术处理方式,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大熊猫的成长和繁衍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