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农牧民感恩奋进奔小康纪实
6月的金马草原,辽阔的牧场,在经过一个严冬的“休眠”之后,逐渐“苏醒”过来。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牧草已从鹅黄渐渐变成了青绿色,成群结队的牛羊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鲜嫩的牧草。
12日下午,记者走进被誉为“色达第二城”的色柯镇约诺新村牧民牛珠家。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彩电、冰柜、洗衣机等家电齐备。记者刚一落座,牛珠便滔滔不绝地叙说起定居前后生活的天壤之别:“没定居前,一家人生活来源全靠游牧维持。牧民白天跟着牛羊走,夜晚睡在帐篷里数星星,人好像只是会说话的牲畜。那种游走不定、转场不停的日子,确实让我们过怕了;而今定居点就变成了我们的快乐家园,定居房也就成了我们的安乐窝。无论是老人就医还是孩子就学都很方便。特别是在漫长的冬季,一家人呆在暖和的房子里,围着烤钢炉喝酥油茶、看电视、聊家常,这样的生活越来越像城里人了。”
“生活得像城里人一样”,绝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而且要让定居牧民能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和致富奔康。
采访中,色达县色柯镇解放村支部书记俄日告诉记者:“为发展畜牧产业,县上在组织我们到青海果洛州和阿坝州红原县学习取经的同时,着力将我村打造成为路通、水通、电通、信息畅达的产业示范基地。去年6月,总投资518余万元的生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采用政府筹资、牧民入股融资的方式,村上目前已有186户牧户参与入股258个股份。合作社配套建设了暖棚、厂圈、防疫巷道、水井、贮草棚、生产用房等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和300亩割草基地,购买了100头生产牦牛。合作社还选出了理事长、财会、监事等6名管理人员,聘请了7名有一定放牧经验的牧工,注册商标1个,县上还在县城黄金地段协调了3个门面供合作社销售畜产品专用。预计3年后,合作社股民每股每年能分到1500元的红利。看来,‘产业+基地+牧户’的抱团经营模式,绝对要比之前各家各户的单打独斗强得多。”
“生活得像城里人一样”,这不仅是我州26万多定居牧民对致富奔康的期盼,这同样也是全州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民群众最为现实的愿景。
康定市立足“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目前已建立青稞、马铃薯、芫根、蔬菜等“八大产业基地”9万亩,着力培育了酒、肉、菌、果、药“五大产品”体系和区域特色品牌19个,“赶羊羊肚菌”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康定芫根”、“康定红皮萝卜”获得国家地理农产品标志认证,全市扶持发展龙头企业12家、培育农业专合组织223个,其中金色高原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达杠苹果、金汤藏香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5亿元,较2010年增长20.1%。
从泸定、丹巴、九龙、雅江,到理塘、稻城、乡城、得荣,从巴塘、道孚、炉霍、甘孜,到新龙、白玉、德格、石渠,一系列产业富民举措,点燃全州农牧民群众脱贫奔康的激情。
微观看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县(市)、一个乡镇、一个村落和一户百姓的变化。看似无足轻重,实则真实感人;宏观看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变化的史诗、一本民生的账单、一册幸福的影集和张张快乐的笑脸。看似远离自己,实则就在眼前。
这是甘孜州2015年产业发展的一组大数据:全州接待游客10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倍、4.5倍。如今,不少农牧民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州全域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全州水电实现增加值30亿元,较2010年增长78.5%。建成了总装机达10万千瓦的甘孜、炉霍光伏电站,水电移民后期扶持、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州矿产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全州已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1万亩、特色林业产业基地34万亩,做优“十大”特色产品,开发1500余种商品,扶持龙头企业67家,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740个,农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较2010年增长1倍多;全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较2010年增长30.4%;全州8所藏医院达到二级民族医院标准,德格麦宿藏医药产业园、泸定中藏药产业园、海螺沟“中国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和7个藏药制剂室建设加快推进,近400个藏药制剂品种纳入医保报销;
透过这组大数据,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数据本身,而是全州农牧民群众从中获得的实实在在收益。
这是赶着州“十二五”期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大变化:两轮交通集中攻坚行动,完成投资420亿元,是“十一五”期交通投资总和的6.2倍。稻城亚丁机场顺利通航,雅康高速、雀儿山隧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全面启动。五年新建改造国省干道3094公里、农村公路2.6万公里,长期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大瓶颈得到极大缓解;投入210亿元,实施“电力天路”“川藏联网”“新甘石”等重大工程,建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8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8个。全州18个县(市)、325个乡(镇)全部与国家电网相连,新解决30多万农牧民群众用电问题。全州电网覆盖率达93.1%,比2010年提高24.6个百分点;投入44.4亿元,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乡城玛依河、得荣白松茨巫水利工程建成投用,石渠洛须等6个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中小河流、大江大河等堤防工程66个。新建灌溉项目430个,新增有效灌面16.5万亩。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776处,仅2015年投资7.3亿元、解决了规划外49.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州绝大多数群众彻底告别饮水难;投入17.5亿元,建成光缆1.6万皮长公里、基站4871个,18个县城实现4G全覆盖。全州通信覆盖率从2010年的20%扩大到2015年的95%。上网买东西、受教育等城里人的“时尚”正悄然与农牧区群众“亲密”接轨;全面落实集体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奖补等政策,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全国率先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和项目环评率达100%,鼠虫害防治、沙化治理全面加强,全州草原植被、森林覆盖率较2010年分别提高6个和2.5个百分点,牲畜超载率从2010年的54.1%下降到2015年的13.1%;按照“三去三加”对18个县城和重点集镇实施风貌改造。7个省级“百镇试点”和20个州级示范镇建设初见成效。打造幸福美丽新村209个。城镇化率达27.9%,比2010年提高7.4个百分点;……透视这些变化,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无疑是从出行走路骑马到油路通乡入村连户、从松光照明到远村电亮、从饮水人背马驮到自来水直通庭院、从通讯马背传书到网络连接四海、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红利、从破烂乡村到美丽乡村的历史性飞跃。
这是甘孜州发展惠民的真实记录:率先在全省实施15年免费教育,17万学生受益。新增校舍面积126万平方米,92%的中小学实现藏汉双语教学。2015年本专科录取率比2010年提高40%。建成州职校,选送“9+3”学生1.6万名。83%的班级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建成州医院第二医疗区,实现了“再建一个州医院”的目标。18个县医院竣工投用,新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24所、村级卫生室1742个。全州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较2010年增加4.4张。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一卡通”,电子健康建档率达92.7%。在卫生下乡和柔性流动服务中,义诊患者230万人次。全面推进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筛查包虫病100多万人次,免费治疗1.5万人次,启动了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5.2%;州民族博物馆、体育馆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加快建设,乡(镇)文化站和农家、社区、藏传佛教寺庙书屋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村村通”和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农牧区无线全覆盖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和95.7%。举办各类文艺活动3900余场次。农村电影流动放映16万余场次;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累计兑现专项资金1.6亿元。组织841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促进3063名劳动者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783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8.3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率先出台大病医疗保险规定,100多万人次受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3%。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693元提高到2376元,“三无”、“五保”对象和孤儿集中供养基本实现全覆盖。设立州爱心慈善基金,累计筹集善款达1.3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4250套、改造农村危房10.4万户;募集扶贫资金4095.5万元,“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三位一体”扶贫战略,强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8.5亿元,较“十一五”期增长1倍多,19.5万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过去五年,我州先后发生白玉地震、得荣地震、丹巴东谷泥石流和康定地震等自然灾害,累计争取国家、省灾后恢复重建资金34.7亿元。目前,康定地震392个规划项目开工率达98.5%,461户受灾群众住进新房过“暖冬”; ……聚焦这一连串接踵而至的惠民利民务实行动,不仅提升了我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而且更激发出他们在感恩中奋进、在奋进中感恩的万丈豪情。
迎着百姓的方向走。成绩的背后,分明就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发展惠民、一切利民的博大情怀。
数据印证观点。2015年我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0年的3189元增长到了8408元,年均增长21.4%、年均增加1044元;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44.1%下降到2015年的18%。
实干创造未来。面对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州委确立的“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件大事、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攻坚的重点、突破的方向、征战的路径和决胜的目标。
脱贫奔康,一个也不能少;精准扶贫,一刻也不容误。因为,实现农牧民群众的小康梦想,须要的就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动作为、担当有为和敢作敢为。只有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才能换来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指数。
脱贫奔康,主体是农牧民;精准扶贫,对象是农牧民。因为,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毕竟是外因,须要的就是农牧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团结协作和勤劳致富。只有用群众的勤劳指数,才能换来家庭的幸福指数。
梦想可期,时不我待。唯有倍加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唯有干群协力同心攻坚创未来,我们才能在脱贫奔康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出新的传奇。
其实,幸福生活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让我们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加快脚步,一起向幸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