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藏文《大藏经》的整理、编纂和刊布。公元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先后从中原和印度传入吐蕃,受到王室的重视,随即大量的佛经从梵文、汉文、于阗文等文种被藏族高僧、学者和中原、印度来的高僧、学者们译成藏文。到赤松德赞时代,已将几部《甘珠尔》、《丹珠尔》译成藏文,并进行了通俗化整理工作。在藏王赤·热巴巾时,还制定了著名的“译例三条”,即关于校译佛说部和论疏部两类佛教典籍的3条规章,使译者有所遵循和选择。在翻译的基础上,译师们将《大藏经》编了藏文书目,抄写工整。到公元8世纪,大译师噶娃白则、孔·鲁益旺波等编了《大藏经》和因藏于山南旦噶颇章而得名的《旦噶目录》以及因藏于山南桑耶钦普官而得名的《钦普目录》。进入元朝以后,在武宗至大时期(公元1308—1311年),为皇帝所依赖的大德尊巴降央,委托洛色益西、索南沃色、江绕强秋绷等,把全藏所有的藏译佛经编订为正藏《甘珠尔》和副藏《丹珠尔》,即佛说及论疏两部,并编了《甘珠尔目录之日光》,存放在日喀则纳塘寺。从此,藏文的《甘珠尔》、《丹珠尔》巨著才有了较完整的手抄本。几乎与此同时,历史上著名的喇嘛布敦·仁钦珠(公元1290—1364年)又移纳塘寺所藏《丹珠尔》手抄本于日喀则夏鲁寺,重新鉴定分类,删重补遗,写为定本,并著《丹珠尔》目录。
与布敦·仁钦珠同时进行典籍整理汇集的还有萨迦、孔塘、蔡公堂、达隆、泽当、贡噶、丹萨梯、楚布等地的喇嘛和学者。纳塘印经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系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之命而建,目的就是印制《甘珠尔》。建院之初,制成《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典13部28函,存于纳塘寺。但由于建院及刻板印刷的巨资耗费,使印经院难以为继。到颇罗鼐任西藏地方政府首领时,即着手恢复纳塘寺的印经院,继续印制《大藏经》。相传他曾派人从山南门隅和后藏吉隆等地购得优质木材,又从各地挑选人才,培训刻字工人,组织学者,把布敦·仁钦珠汇集存放于夏鲁寺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作为底本,首次对《大藏经》进行校定刊印。据说参加此项巨大工程的人数近千,可谓声势浩大的空前盛举。由于措施得力,从1730年8月到1732年1月,仅1年零5个月,就完成了102部《甘珠尔》的刻版工程,共刻经版5万余块。接着,颇罗鼐又于1741至1742年,组织刊刻了《丹珠尔》225部,刻经版7万余块。这一历史上最为浩繁的印经工程就此划上了一个句号。这两次工程所雕刻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即是著名的纳塘版《大藏经。
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北部德格的更庆寺内,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红墙绿树,蔚为壮观。历经16年修建,系却古·丹巴泽仁土司父子两代努力的结果。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创始人丹巴泽仁虽信奉红教,但他并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经典。这使该印经院有别于其他印经院而独具特色,印经院规定:《大藏经》一律用朱墨印刷,以示尊敬,其余典籍用黑墨。
德格于1950年和平解放,印经院一直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1980年,印经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修葺。1982年初印经院开始恢复雕版印刷,不到10年,仅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就印了6200多部,行销于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