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个月工资1200元,还要照顾80岁的老父亲,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壤塘县中壤塘乡依根门多村村民泽穷自担任乡环卫工人以来,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丈夫也能安心在外打工,他们一家7口人年底有望摘掉“贫困”的帽子。
贫困户250户,贫困人口914人,作为壤塘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中壤塘乡以“精准”贯穿始终,抓住致贫根源,对症下药——对于自身发展条件“短缺者”,通过纳入临时岗位实现脱贫增收;对于“技术性牧民”,通过发挥其自身特长,实现技术增收;对于有劳动力的牧民,通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实现务工增收……
“我们家仅1亩耕地,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孩子读书需要接送,想甩开膀子挣钱真的抽不开身。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当了环卫工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泽穷满心喜悦地说道。依根门多村工作组算了一笔账,该村人均年收入增长2000元,加上政策性救助,就能跨过“2800元”的贫困红线了。作为今年的“摘帽村”,伊根门多村首先解决了8户自身发展条件“严重短缺者”的增收问题,实现了户均年增收14400元。
“我是草场管理员,负责全村草场防火防盗、清理乱搭乱圈等事项”“我是村上的电管员,一年收入5000元”……为解决边远牧区的“服务盲点”,中壤塘乡结合当地实际,从各村每年的村级公共服务经费中支出4万元设立水管员、电管员等8个岗位,优先从贫困户中择优录用,全乡实现32户贫困户技能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
“我们的速度还要再快点,汛期来临,水一旦涨起来,施工难度就大了。”记者在中壤塘乡布康木达村玛拉雅河道治理工程现场看到,村民王青正催促着工人们加快砌墙进度。过去,村里的大小建设项目都是由外地人“独家经营”,身怀砌墙“技艺”的王青没有“用武之地”,年仅31岁的他却靠救助金维持生活。“只要有打工挣钱的地方,再累我也愿意。”今年4月初,在贫困户发展意愿动员会上,王青的诉求立马被兑现,包括王青在内的14名技术性牧民负责砌筑河堤,实现人均月增收3000元。
“我负责给工程提供石材,一年下来也能挣得1.4万元”“我在小龙田灌溉工地打零工,虽然累,但也比闲在家里踏实”……在布康木达村,昔日“闲”惯了的贫困人变得勤劳了,逐渐形成你追我赶搞发展的喜人局面,村民们脱贫摘帽的底气更足了。
从懒散到积极勤奋向上,从贫困到逐渐实现脱贫摘帽,改变的不仅仅是数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村民们致富的主动性。“只有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才能断了他们的穷根。”中壤塘乡党委书记孙宏斌说,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量体裁衣”为村民们制定了脱贫摘帽之良策,为全乡乃至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