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的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目前出土了1.8万余枚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这是继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发现数万枚擦擦后,甘肃文物考古又一次出土超过万枚擦擦。
“目前采集出土了1.8万余枚擦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领队赵雪野说,“从出土的经文残片看,有西夏文、梵文、藏文、汉文等。”
“擦擦”是藏语的音译,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是藏文或梵文经咒。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的清理中,出土了7万余枚擦擦。
记者11日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将1.8万余枚擦擦按照工艺、形制等进行分类。从擦擦形制看,主要有脱佛和脱塔两种,主要以脱塔为主,根据塔身形制,可分为宝阶塔、一百零八塔、八塔等,而脱佛相对较少,以手持金刚为主。
亥母寺洞窟遗址位于甘肃武威市新华乡境内,开凿于西夏崇宗正德年间(1127—1134),是西夏时期创凿的藏传佛教密宗静修之地,也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最原始的金刚亥母寺遗址。1927年武威发生8级地震,洞窟多被震塌,洞外窟前建筑基本被毁,亥母洞寺便成为一片废墟。20世纪八十年代,该遗址被发现,2003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以来,甘肃省对亥母寺洞窟遗址进行发掘,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发掘任务,目前共清理了藏式喇嘛塔4座,1.8万枚擦擦和经文残片均为1号窟内采集。赵雪野介绍,由于窟体坍塌严重,目前正在进行窟体的支护与加固,影响了发掘进程。
记者看到,亥母寺遗址的4个洞窟中,1号洞窟保存较好,进入内部可见向下延伸的小洞口,但已被塌落块石封堵,2号、4号石窟窟门坍塌严重,已全部封堵。“由于现存窟门存在不同程度的坍塌,加之很少有资料记载,目前还无法了解窟内结构及延伸范围。”赵雪野说。
据了解,上世纪亥母寺出土大量西夏时期文物遗存,其中西夏时期的唐卡“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如意轮坛城”表明,石窟中尊奉的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本尊之一金刚亥母,另一件“文殊菩萨”像唐卡,在文殊菩萨的左右上方两个重要位置,分别安置了萨迦派和噶举派的上师,说明在西夏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和噶举派在凉州藏传佛教的传播中占有重要位置。
据了解,按照发掘计划,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前后将持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