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斗牦牛舞”表演
郡连氐羌,境带灵山。近日,在四川平武县虎牙藏族乡,几名男子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虎牙“斗牦牛舞”表演。时而跳跃、时而蹲立,时而举起、时而坠下,时而爬、时而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牦牛的凶猛、野性,又展现出了牦牛温和、驯服的一面。“这就是具有藏乡特色的平武虎牙斗牦牛。经过上千年的锻造、洗礼,传承至今,是虎牙藏乡不可或缺的部分。”虎牙斗牦牛传承人夺拉木向记者介绍。
奔放热情的斗牦牛舞
平武虎牙斗牦牛,被当地群众称为“益岷张宰”(耕地耍牛舞)。渊源已久,起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流传至今,它已不仅仅是平武虎牙藏族“跳锅庄”时的一项表演内容,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虎牙藏乡,凡是欢庆丰收、过节或是有重要客人来访,藏乡群众都要跳起“斗牦牛舞”。表演时,会配以传统锣鼓,高亢豪放的耕地牧歌和由人装扮成盘羊穿插其间的万字格舞,热烈欢快,场面壮观,极具民族特色。“斗牦牛舞”与体育元素完美融合,也被称为中国式“斗牛舞”。2009年,“斗牦牛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虎牙斗牦牛也多次登上世界非遗节的舞台,将藏乡文化带向世界。“斗牦牛表现了虎牙藏人勇于面对艰苦生活的坚强与乐观,不但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而且承袭了奔放、热情的藏族风尚与精神。”夺拉木说,它是平武虎牙藏族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态,对于研究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传承中求新求变
“虽然斗牦牛已在虎牙传承了千百年,但受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在保护和传承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提及斗牦牛的传承,夺拉木忧心忡忡,“传统文化几近消失,斗牦牛作为虎牙藏文化的典型代表,学习的人却越来越少。”夺拉木告诉记者,保护和传承经费不足、人才缺乏、无固定传习场所、斗牦牛的利用价值受限等,都影响到虎牙斗牦牛的传承和发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斗牦牛应该向独特性、原始性、艺术性、专业性和观赏性等方面发展,集中体现地方民族风情,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保护。”作为传承人,夺拉木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我认为,在保留原始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走向公益性和经营性发展的传承之路,才能提高斗牦牛的知晓度。”
在夺拉木的努力下,当地已有十来名青壮年开始学习斗牦牛。“我要培养一支年轻化的专业虎牙斗牦牛队伍,让虎牙斗牦牛走出绵阳,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说。
链接:平武虎牙斗牦牛是平武虎牙藏族“跳锅庄”时的一项表演内容。由两头“牦牛”斗来斗去取乐。两个人共披一张牦牛皮装扮成一头牦牛,两头牦牛从各自一方跑进场,绕场跳着“蹉步”,寻找对方弱点,谋求致命一击。若一方败下阵来,须夹着尾巴绕场逃跑,获胜的一方立着尾巴追赶。一组人斗累了,马上换另一组上场。斗牦牛表现了虎牙藏人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与乐观精神,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