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至18日,第十二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铜川市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出版社等全国社科、出版系统和大专院校的70多名因明学研究专家参加。
“因明”是起源于古印度的辩论术,是用来掌握逻辑关系、诠释哲学思想的形式和方法,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与我国“墨辩”“希腊逻辑学”并称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是由举世闻名的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玄奘从印度带回国的,他翻译了因明的著作,致力阐发,使因明学在我国唐代一时显兴,习者甚多,使因明学的发展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曾是世界因明的一个高峰,我国也因此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由于他的倡导,因明理论从我国传到日本与朝鲜、蒙古等地。但此后几经起伏,到了宋元以后,逐渐衰亡,几成绝学。
自1982年以来,尤其是自2005年成立因明专业委员会以来,因明作为一项古老而崭新的学问回归人文科学研究阵营,大量的专门研究人才受到了系统的培训,大量的研究课题被确立并取得了成果。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因明学术研讨会,汇集全国顶尖级因明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到2015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开拓了因明学的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因明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出版了大量因明研究专著,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在研究和开发因明学中的科学内涵和使用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仅201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会刊《因明》第9辑出版,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被列为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因明相关内容再度被列入国际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选题目录。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刘培育、沈剑英、剧宗林、姚南强、顺真、曾昭式、刚晓等国内研究因明的著名专家,共收到学术论文40篇。老中青专家畅所欲言,围绕“因明与玄奘大师”这一主题,就“汉传因明”“藏传因明”“蒙古因明”以及“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等专题研讨切磋,交流因明研究的成果,探讨因明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因明学的发展发表真知灼见。因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在开幕式致辞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传承不能断,文化不能丢,他们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同样具有重要的位置。他希望各位委员要发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于优秀的文化传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因明研究,推动中国当代因明学术达到承古烁今、享誉世界的新高度。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考察拜谒了因明大家玄奘译经、弘法及圆寂的玉华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