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60岁的扎西有两个身份。他是甘孜州巴塘县的一名普通农民,家里种了3亩地,养了4头牦牛和几头猪。同时,他又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塘弦子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家里开着一家“毕旺”(藏弦胡)作坊。
9月初,记者在巴塘县见到了扎西和另一位巴塘弦子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洛松达瓦。他们头戴“梭哈”,手执“毕旺”,带领10多位演员边唱边跳,向来往的宾客表达好客之情。休息间隙,两位非遗传承人更是被求合影的人群团团围住。
长袖善舞
巴塘弦子传承1000年
与藏族锅庄不同,巴塘弦子在表演时,队伍前面由数名男演员手持拉弦乐器“毕旺”,在队伍前面一边演奏一边歌唱一边领舞。其余的女舞者则跟在后面,舞动着长长的衣袖,边歌边舞,在行进中跳成一个圆圈,然后不停旋转。
扎西说,巴塘弦子在当地流传了1000多年,人们婚丧嫁娶的时候,都会跳起巴塘弦子,有时候整整一晚都不停歇。“‘弦子’意为圆圈舞,属于藏族三大舞种之一。巴塘弦子是最有名的一种,它融诗、琴、歌、舞为一体,具有行云流水,长袖善舞,同手同脚的特点。”1983年出生的洛松达瓦从读书时就爱跳巴塘弦子。2000年,巴塘弦子艺术团成立,洛松达瓦也被选拔进入艺术团,一跳就是10多年。
说话的时候,洛松达瓦头上戴的“梭哈”——一顶缀满流苏的红色帽子,会随着他的头而轻轻颤动。“这是为了舞台表演而制作的。巴塘弦子有一个特点,就是颤,这样的帽子在舞蹈的时候会随着我们的动作而颤动,看起来更漂亮。”洛松达瓦告诉记者,除了帽子之外,自己全身上下都是传统的藏族服饰:里面是一件白色藏衫,外面套着金红相间的藏褂,脚蹬一双藏靴,藏红色的藏袍系在腰间。“传统的巴塘弦子一般都是戴毛皮帽子,但是近些年出于保护动物的需要和时代发展,一般都不戴毛皮帽子。”洛松达瓦说,巴塘县是农牧县,四季分明,因此巴塘弦子艺术团一般天热的时候就戴轻便、凉爽的帽子,天气冷的时候则带毡帽。
家传手艺
30多年做“毕旺”近4000把
“他是我们这里唯一会做‘毕旺’的人。我们手上拿的‘毕旺’,都是扎西老师做的。”年轻的洛松达瓦对老前辈扎西十分敬佩。
“毕旺”长约60厘米,由琴头和琴杆、琴筒组成,琴头被雕刻成龙头。从扎西的爷爷开始,扎西一家三代人都从事藏弦胡制作。扎西告诉记者,巴塘弦子用的藏弦胡音色厚重、柔软,制作时需要用5种不同的木料,琴弦则是用马尾制作。
记者注意到,他们手上的“毕旺”都五彩斑斓。“以前藏弦胡没有这么精致,琴筒最早是用牦牛角做成。现在既要满足音质,又需要有美感。”扎西说,如今巴塘弦子在舞台表演的机会很多,为了舞台效果,自己在做完“毕旺”之后,往往会请藏族画家为“毕旺”上色。“用矿物颜料,将一些藏族人常见的图案画上去,让琴看起来更漂亮。”
制作“毕旺”30多年来,扎西已经制作了近4000把。“闲下来就做,有定做的也做。”做一把琴,快的时候三四天,慢的时候则需要一个星期,售价一般在500元左右。“做琴挣不了钱,所以现在基本没有人来学了。”扎西说。
如今,扎西家的作坊,是巴塘唯一一家制作“毕旺”的地方。扎西28岁的儿子曲皮,正跟着扎西学做“毕旺”。扎西还开设了巴塘弦子培训中心,闲暇的时候,就教孩子们跳巴塘弦子。“还是希望巴塘弦子后继有人。”
建设弦子库
保存藏族音乐“活化石”
“幸福美丽的巴塘,是我美丽的家乡……”在表演的时候,洛松达瓦和艺术团的成员们最常演唱的,就是这首赞美巴塘的歌曲。而实际上,仅仅洛松达瓦自己,可以演唱四五百首不同的弦子音乐。“一个弦子舞蹈可以有很多种唱词,流传下来的曲目有3000多种,可以说是藏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洛松达瓦告诉记者,弦子的音乐分为祭歌、团聚歌、欢歌、悲歌、情歌、风土人情歌等等不同类别,在不同的时刻和场合,人们会唱不同的歌曲。“像《洗衣歌》《毛主席的光辉》等众多著名的歌曲的旋律,都取材于巴塘弦子。”因此,在巴塘弦子艺术团的表演节目单中,舞蹈《洗衣歌》也是主打节目。
作为巴塘弦子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洛松达瓦和艺术团的成员们除了前往全国各地展示巴塘弦子之外,还承担了送文化下乡的演出任务。
每一次下乡演出,都成为洛松达瓦收集巴塘弦子音乐和唱词的好机会。他常常会在演出前后,寻找当地唱弦子的老艺人,用手机、录音笔等把老艺人的唱词记下来。“以往交通不方便,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唱词。我们下乡去演出,既能把文艺节目带给当地百姓,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没听过的弦子、山歌。”
从2011年开始,甘孜州启动了甘孜州文化数据库建设。洛松达瓦和艺术团成员们一起,花了3个多月时间,将巴塘弦子录入其中。“300首视频,2000余首唱词,400多张图片,还有音频库和曲库。”洛松达瓦告诉记者,其中300首视频还分别录制了教学版和欣赏版。“很多唱词都是从老艺人那里挖掘过来的,都是流传很久的。”洛松达瓦说,这样的收集工作,还会一直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