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获取长寿,采取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有营养方面的科学,也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但往往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和道德的修养。
养生先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治本的方法。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已相当明确地提出了养生先养德在争取长寿、减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中,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道德方面:《养生经》要求,一个人想要长寿,就应做有利于他人的事,要尊敬别人,尤其是师长、老人、僧尼、父母,不要骂人,讲脏话,不要议论别人的短长,不要欺诈。还要保护好环境,劝告人们不要砍大树。在行为方面:要求人们不要犯罪,万一犯了罪,要立即悔改。要切实按佛教的 “ 十吉祥 ” ,也就是十戒去做,即不偷、不打人、要诚实、有礼貌、不占别人的钱财、不食言,不诅咒别人,甚至连不杀生也是其一。提出修德要做到行宽心和,动静有礼,不取非分,心无狡诈,怜孤恤寡,敬爱卑微,逢侵不鄙,受辱能忍,见贤内省,崇尚胜己,推功行善,不好阴谋,怀诚报信,得失不形,仁慈谦让,内修孝悌等,反映了前人对修养道德的重视,说明健康的德行,良好的习性是养生的基础。还提出在众人面前,有打阿欠、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这种对个人行为的规劝是十分可贵的。欲延年须先养德。养德贵在实践,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平时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