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援建炉霍县晏尔龙村新村项目。资料图片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行时(四)
作为首位城市,成都既是全省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发动机”,尤其是在脱贫攻坚这一“十三五”头等大事中,成都既要尽快实现自身的全域小康,也承担着带动更大区域加速脱贫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义之一。
□子欧
高原的冬天异常寒冷。然而,无论是在有着海拔最高县城的理塘县,还是在生命禁区石渠县,在广袤的川西高原上,随处都能看到成都援藏干部忙碌的身影。
2016年,省委、省政府从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出发,明确成都市在原对口支援10个藏区县的基础上,新增9个藏区县(市)的对口支援任务。
首位城市勇担重任。
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157”发展总体思路中,成都明确提出,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担好首位城市责任,带头推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全力支援甘孜、阿坝19个藏区县脱贫,为全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多的成都力量。
始终将改善民生福祉放在首位
前不久,“高原江南”巴塘一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给了人们一个大惊喜。
实际上,这是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双流区援建巴塘的教育园区。这个教育园区不仅现代美丽,而且硬件一流,可与内地学校媲美。
双流对口援建巴塘后,着眼巴塘教育发展,投资近4000万元对巴塘中学、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的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全部援助。“在双流的援建下,我们的教育条件由全州落后一跃走在了全州前列,成为全州最好的学校之一。”巴塘中学校长扎西说。
在对口支援中,成都倾情倾力支援,始终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把改善藏区群众民生福祉放在首位,优先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安居等民生保障项目。
成都市援建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医辅综合楼,已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锦江区援建的炉霍县妇幼计生服务中心项目,则是由政府引导,引入社会资本援建的项目,构建起了当地三级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网络。金牛区组织力量在石渠县广泛开展包虫病防治筛查,对确诊的包虫病患者均进行个案调查,发放免费治疗药物,并指导用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郫都区对口援建道孚县第二人民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川西旅游环线和环贡嘎山2小时旅游圈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及应急急救服务能力。
在新一轮对口支援中,成都市更是明确要求精准聚焦省委扶贫开发攻坚重大部署,把助力藏区脱贫奔康作为最突出的任务,更加注重资金项目向基层、农牧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更加注重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确保80%以上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和扶贫开发,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获得感。
增强“造血”功能突出产业帮扶
“道教发源地”青城山与“蜀山之王”贡嘎山,两座四川名山,因为都江堰对口支援康定市而更加密切起来。
2016年11月,青城山和贡嘎山结为姊妹山。
如何有效促进康定市的贫困群众增收脱贫?都江堰从自身优势出发,携手康定市展开旅游产业合作,以此实施精准脱贫攻坚。
两地签订了《都江堰市青城山与康定市贡嘎山区域旅游联动框架合作协议》,促进旅游产业结姻,将实施旅游就业扶助、旅游人才互派、乡村旅游提升、旅游线路互联、旅游产品互补、旅游营销互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品牌共建“八大行动”,加强两地区域旅游联动。
成都紧紧围绕帮扶藏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富民惠民渠道、加快人才培育孵化、加快区域开放合作四个重点,探索形成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物资援助与智力援助相结合、走进去与请出来相结合的援藏四大经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对口援藏各项工作。
突出产业帮扶,探索建立起“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培训引导”三位一体的就业增收机制。高新区“中藏药材驯养”、武侯区“七大惠民产业示范基地”、青羊区“郎安同翁甲”酒庄、成华区“职业技术培训”等项目,通过股本分红、招工用人、保底统购等形式,受益农牧民5789户。
在新一轮对口支援中,成都精准聚焦双方资源比较优势,发挥成都产业、信息、物流和市场优势,科学规划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加快成甘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升成阿工业园区发展规模和能级,努力打造“飞地园区”新样板,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首位城市成都将视甘孜、阿坝发展为己任,把藏区群众当亲人,与甘孜、阿坝永结亲戚,始终满怀真情、满怀热忱、满怀责任地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真情援建、科学援建、务实援建,为推进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为甘孜的发展振兴、为民族的团结和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