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间有大量的乐器,如扎年、毕旺、笛子、串铃等。这些乐器中大多数是作为某种歌舞的固定伴奏乐器的形式而存在,成为这些歌舞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舞蹈《康巴来了好弦子》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将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相结合,在日常的演出中既不失传统韵味,也与时代接轨,逐渐形成了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演奏风格。
鹰笛
千年历史的传统乐器
藏族鹰笛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由秃鹫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鹰笛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藏族地区。常用于独奏,有上山、下乡、春播等曲目。
鹰笛演奏家次旦
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党委书记安贵民介绍:“鹰笛一般全长24厘米—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是空的,并且没有簧哨。鹰笛上下两端的管口都是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鹰笛两端是呈椭圆形的,一般来说,上方的开口较大,下方开口较小。从下方开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都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个。”
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中,有一位因演奏鹰笛而出名的艺术家——次旦,他有着几十年的演奏经验,对于他来说,演奏好鹰笛不仅是他分内的工作,还是一种责任。“我觉得作为一名藏族演奏家,我有责任将这种传统乐器发扬传承下去。”
次旦告诉记者,从1983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就开始从民间艺人手里继承宗教、宫庭、民俗这方面的传统艺术。“干我们器乐专业演奏这一行来讲,我的第一任务就是宣传我们这个民族的音乐和乐器。但是我们西藏有一些什么呢?一个是鹰笛、一个是木笛(木头做的)、一个是泥笛(泥巴做的),这三种乐器对我来讲,都是宝贝,我要好好珍惜它们。因为我现在是西藏的‘第一把笛子’,我有这个义务把这三种乐器改良好。”
毕旺
热情欢快的康巴弦子
“毕旺”是一种藏族弓拉弦鸣乐器。藏语因方言不同又称必庸、必央、巴汪、日阿杂、则则等,汉语称弦子、牛角胡或胡琴。
毕旺历史较为悠久,形制与二胡基本相同,发音明亮、音色优美,常用于独奏和为歌舞、戏剧、说唱伴奏。
毕旺
“在古代西藏,毕旺是弦鸣乐器的总称,它还包括弹弦乐器,就像胡琴早期也包括弹弦乐器一样。到了近代,才将毕旺作为拉弦乐器的专称。”日乃曾是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演奏员,他对毕旺的历史很了解。
日乃告诉记者,毕旺是由琴筒、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形制无固定规格,一般多为民间艺人自制自用,全长55厘米—68厘米。琴筒为圆筒形,有牛角、木或竹制三种。
除了纯手工制作,毕旺的发音也很明亮,音色优美,多用于独奏或为歌舞、戏剧、说唱伴奏,主要表现形式有民间歌舞弦子和热巴弦子。
“在演奏毕旺时,一般采用坐姿或立姿。坐姿就与演奏二胡相同,两腿分开或将左腿架在右腿上,然后将琴筒放于左大腿弯曲处,琴头稍偏向前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使用立姿演奏时,则要用腰带或绳扣将琴筒固定在左边腰部。”有着多年演奏经验的日乃说道。
扎年琴
西藏最为普遍的乐器
扎年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悦耳动听之声”。扎年分为八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六弦琴等几个种类,其中以六弦琴最为普遍,最为著称,并广泛流传于西藏各地和其他藏地。
艺人演奏扎年琴
据安贵民介绍,扎年琴的琴身长约一米多,音色柔和悦耳,琴身轻便,可以随身携带,席地而坐,抱琴即可唱弹。“在西藏,很多人都会弹奏扎年琴,这种乐器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伙伴。在山南、拉萨、林芝等地区都能够见到扎年琴。”一把扎年琴不仅可以弹奏出故乡的美丽,也能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当欢快悦耳的扎年琴声响起,生活也会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扎年琴在演奏内容上大致相同,但在弹奏风格上却有所区别。在素有“堆谐之乡”美誉的拉孜,盛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有脚就能跳舞,只要有嘴就能唱歌,只要有手就能弹扎年琴。”这话虽夸张,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扎年琴的演奏不拘一格,但都大同小异。
在如今的舞台上,也少不了扎年琴的身影。“我们歌舞团有一批技艺精湛的演奏家,他们不仅掌握了传统乐器的演奏方式,还会使用现代的西洋乐器。有时我们的演奏家在排练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就会向老艺人请教,我们希望这些演奏家掌握的不仅仅是表皮,更要体会传统乐器的精髓。在平常的演出中,他们将这些传统乐器用新颖的方式演奏出来,让人耳目一新。”安贵民希望自治区歌舞团的演奏家们本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念,让藏族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