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康巴作家群>>涉藏地区

发布时间:01-12

携手奋进奔小康

——甘孜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驻村帮扶纪实

    

走访慰问。

   

夜校开班。

“这几年,中央和省州领导经常来我们村子里,和我们村民交谈,帮我们想办法,现在村里也通了水,我们也吃上了放心水,这都要感谢党的恩情。”理塘县濯桑乡格下村村民格绒卓玛激动地说。

濯桑乡格下村位于理塘县南部,气候属于高山严寒地带,年平均气温4℃。全村共62户279人,贫困户24户、贫困人口105人,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村。去年9月,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被确定为理塘县濯桑乡格下村驻村帮扶单位。

一年多来,该中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共召集当地干部群众参加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5次,中心党组先后专题听取研究驻村帮扶工作6次,3名党组成员到村进行督查指导5次,“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时间累计超过300天,自去年10月起,中心从实际出发,积极整合资源,主动联系项目,多方争取资金,帮扶格下村解决实际困难,并且每月派一位同志到帮扶村驻点工作一周,协助“第一书记”推进当月重点工作,先后共派遣协助人员8人(次),使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走访调查不打折

该中心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村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发展滞后,无通村路、入户路、公共厕所,孩子就学难,村民就医难,生产生活条件差等,加之村里房屋大部分防震防洪度不高,村里基础设施也差。

随着帮扶工作的开展,该中心先后3次派驻村工作组到格下村,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详细核实数据信息、切实掌握困难问题。驻村工作组通过20余天不间断工作,对全村18户在村定居户及44户搬迁户进行了逐户调查走访,通过听、看、谈、问、议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全村基本情况和各贫困户的具体状况,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收集了详细精准的第一手资料。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工作组深入开展了政策宣传和引导动员,使省、州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人心。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依据州、县扶贫攻坚的办法措施,结合贫困户的诉求愿望,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拟定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针对每个贫困户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做”了增加收入的产业项目,确保了制定的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

精准帮扶细如微

按照中心党组对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组织实、制度实、责任实、监管实、措施实、效果实”的六实要求,“第一书记”以狠抓落实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作用,提出了以精准识别对象、重视组织建设、制定精准规划、促进增收脱贫、加大政策宣传为重点的脱贫规划,细化了扶贫工作措施和帮扶责任措施并逐项落实到户。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户。“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组在吃透村情、社情、户情、人情的基础上,协助村两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动态调整,使定点帮扶村的贫困户结果公示第一次全票通过。同时,采取“1+2”“1+1”的方式,将精准识别后的24户贫困户与中心干部职工结为帮扶对子,使帮扶措施的落实和帮扶成效的验证得到有效监督。

二是饮水工程入户。在中心的协调下县水务局启动投资约200万元的人畜安全饮水入户工程后,“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与村民同吃同劳动,于去年11月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结束了几千年以来吃水靠背的历史,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饮水困难问题,帮扶村的村民第一次喝上了引进家门的干净自来水。农牧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好,村民格绒卓玛说:“以后虫草季节、野生菌类采集季节村内劳动力上山后,再也不用担心家里老人、小孩的饮水问题了。”

三是宽带网络进村入户。中心向州县通信部门争取的村级光纤安装项目落地后,多方争取资金近200万元,“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全力配合,协调解决了施工单位在电力、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现已全面完成了覆盖若拉、格下、古君3个行政村的36公里的光纤架设,使帮扶村成为全州第一个通宽带的贫困村。村民第一次体验到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方便快捷。村民们表示,互联网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转变了他们的观念。还有青年村民向“第一书记”咨询如何开网店,能不能使村里的虫草、菌类、野生药材等实现网上销售。

产业发展注活力

培育产业、壮大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源头活水。中心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实干一干。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才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为指导格下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第一书记”引导动员村两委成员和部分村民于2015年底申报注册了帮扶村第一个专业合作组织;经过近两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濯桑乡格下村建设蔬菜大棚项目建议书》,该项目获得州县扶贫移民部门核准后,中心为帮扶村争取到扶贫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于去年9月中旬完成占地672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建设。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可产各类蔬菜约3—6吨,收入4—5万元。蔬菜大棚建设过程中,村里农牧民群众高度关注,纷纷到施工现场“视察”。村民们一致认为蔬菜大棚的建成能更好的引导大家调整种养业结构,增加土地收益,为培育村内产业奠定基础,依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为民排忧解难事

在驻村工作期间,中心积极协调争取各方资助,尽力帮助贫困家庭解难事、办实事。驻村帮扶工作开展至今,帮助帮扶村8名农牧民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帮助联系就医、报销医保费用7人(次),联系输出务工人员240余人次、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达到4300元;组织村民维修网围栏3.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560亩;协调引进高山柳种苗750株,绿化村道2公里,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帮扶村村级活动室购置价值3.5万元的办公家具(会议桌21张、椅子45把)及音响设备一套;积极争取资金约9万元,修建村级活动室附属工程(280平米院坝硬化、15平方米厕所、120平米阳光棚),目前该项目已完工投用。

夯实基础助腾飞

在协助村两委工作中,“第一书记”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建设。引导村两委负责人强化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利用春耕生产、虫草采挖现场蹲点等机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督促村党支部建立发展党员、党员民主评议,为帮扶村村级活动室制定了“三会一课”等工作、学习制度;组织村两委成员在建党节、春节期间到老党员、老干部家中开展“送温暖”活动。驻村工作组每月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结合实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一年多来,11名适龄农牧民自愿申请加入党组织,新吸收党员3名, “第一书记”也在今年“七一”前夕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全州共产党员示范岗。村子里不少党员都表示,现在党员们的心思、干劲儿都拢到一块,拧成一股绳,一起为村子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大家参与感增加了,责任心就更强了。

“一年多来,中心深入基层,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心系民生、热诚付出,让格下村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帮扶村带来新希望,让群众更快走向致富路。”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言明深有体会地说。

39.7K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业园T区2栋10楼

© 2019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蜀ICP备140096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