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彝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荣之地

藏彝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荣之地

发布时间:2017-06-06
\
  居住在藏彝走廊的藏、羌、傈僳、普米、彝、纳西等民族的传统民居——木楞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藏彝走廊中的各个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上的相似特点。资料图片
  民族走廊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身处藏彝走廊的各民族在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了多元性的区域文化,使得藏彝走廊成为一块特殊的历史文化区域。研究藏彝走廊的多元区域文化,对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藏彝走廊”的概念及其地理、人文特点
 
  1.“藏彝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走廊”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区域性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总结前人的成果,在全面梳理和总结过去我国民族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华文明棋盘式分布格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9月的全国政协民族组会议上,费老发表了题为《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的专题发言,指出在北自甘肃,南到西藏西南的察隅、洛瑜一带的“汉藏、藏彝接触的边界”,形成了以四川康定为中心向东和向南延伸的一条走廊。费老虽未直接将此条走廊冠以“藏彝走廊”之名,却在学术界激起了研究民族走廊的第一朵浪花。1980年,西南地区的学者开始筹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1981年11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开始了针对这一走廊的学术活动和科学考察活动。
  1981年12月,在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费老在题为《民族社会学的尝试》的发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世代聚居地的“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格局学说,指出民族板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在不同板块之间起联结作用的民族走廊则具有相对的流动性,同时开始使用“藏彝走廊”这一称谓,由此再次论及研究藏彝走廊的重要性。1982年5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六江流域民族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昆明正式建立并开始工作,对藏彝走廊进行了考察。紧接着,在武汉华中工学院社会学研究班和中南民族学院部分少数民族学员座谈会上,费老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藏彝走廊的概念及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在这次座谈会上,费老完整地提出了“三大走廊和一个东北地区”的区域性概念。上世纪80年代末,费老开始逐步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003年11月,费老在给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进一步阐述了“三大走廊和六大板块”的民族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2.藏彝走廊的地理特点
 
  藏彝走廊包括四川、云南、西藏三省、自治区毗连的地区,也就是横断山脉地区,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共同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此地山川南北纵贯,东西并列,包括高黎贡山、怒山、芒康山、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山系,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为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所阻,使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成为其进入我国的通道。受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影响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高低海拔落差多在千余米,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

  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李绍明划定的藏彝走廊的地理范围,是一条藏缅语族诸民族迁移的地带,即“北连甘青黄土高原,南接云贵高原的天然走廊型通道地带”。他认为,藏彝走廊应包括藏东高山峡谷区、川西北高原区、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和部分滇西高原区。在这一民族走廊中,主要是藏缅语族中藏、彝、羌等民族的分布区。其中,河谷适合农耕,高山适合放牧。


  3.藏彝走廊的历史人文特点

  自远古时代起,属于藏缅语族的氐羌部落先民就因各种原因,开始由黄河上游沿着六江流域,通过藏彝走廊向南迁徙,继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藏、彝、羌、哈尼、纳西、景颇、怒、独龙、傈僳、白、阿昌、拉祜、门巴、珞巴、基诺、普米等民族及其分支。历史上藏彝走廊也是汉、回、蒙古等民族南来北往的通道。在地形复杂多样的横断山脉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分界线,各民族之间往往混居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藏彝走廊既是一条沟通我国南北的区域交通走廊,也是一条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走廊。作为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的连接线,藏彝走廊还反映着我国境内民族和国外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

  由于藏彝走廊内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状况,有学者以大的民族分布区域为依据,将藏彝走廊在南北方向上划分为“北藏”、“南彝”两大区域,同时也以此作为文化分区的基本坐标。实际上,这与横断山脉在地形上南低北高的特点密不可分。“北藏”,主要指藏彝走廊北部海拔较高、而藏族人口较多且分布集中的地域,这里大多数人是吐蕃人的后裔,主要说当地的安多方言和康方言,同时也包括数量众多的藏族支系。“南彝”,主要指散布于藏彝走廊南部的彝语支民族,不仅包括大、小凉山的彝族,还包括哈尼、傈僳、纳西、基诺等说彝语支语言的民族。“北藏”“南彝”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不同民族对周边环境长期适应与选择的结果。除藏族、彝族外,藏彝走廊中还有羌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等不同民族交错混居,体现出与中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似的分布特点和区域历史人文特征。各民族通过藏彝走廊这一民族迁徙通道汇聚于此,在长期的历史接触互动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


 二、藏彝走廊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的有利因素
 
  1.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藏彝走廊虽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但长期以来,不同民族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其中,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共同生存。一些民族间即使有过矛盾冲突,有过歧视与压迫,但仍以和谐共存为主流。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的具体再现。
  在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下,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完全拥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藏彝走廊是一条重要的商路,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贯穿于藏彝走廊的茶马古道和西南古丝绸之路,成为了联系区域内各族人民的经济纽带和文化纽带,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互通有无,逐渐加深了相互的理解与认识,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基础上,共同努力,彼此携手,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民族信仰中共同的价值取向
  藏彝走廊中的不同民族及其分支都有其自身的信仰,这种信仰可能是原始的图腾崇拜,也可能是宗教信仰,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小乘佛教,羌族和大部分彝语支民族信仰不同的原始宗教,小部分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之间存在的差别很大,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但在中国大一统文化与“和为贵”文化的影响下,区域内各民族对不同文化采取兼容、调和的态度。在多种信仰中,普遍存在着对祖先、对图腾、对自然的崇拜,如各族人民普遍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始终珍惜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回归自然的文化意识。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为藏彝走廊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藏彝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积极意义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我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联结六大民族板块的重要桥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格局的有力彰显。藏彝走廊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1.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的软实力象征。当今世界的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增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藏彝走廊作为多民族混居和多元文化较为丰富的地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丰富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
 
  2.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藏彝走廊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地应立足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优势,坚持民族团结是生命线,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走出民族团结的新路,走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创新绿色发展新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藏彝走廊的各族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要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携手努力,共同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飞跃。
 
  3.有助于激励各族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各少数民族群众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力量。藏彝走廊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历史与现实,有助于激励各族群众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6BJMZTJJY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