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合一 触摸西藏面具的灵魂

心手合一 触摸西藏面具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7-06-14

\

“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我区广泛深入开展,本报经过精心策划,陆续推出“四讲四爱——高原工匠”系列报道,力求从深度、广度、维度等方面入手,展示雪域高原工匠风采。践行“四讲四爱”,请关注西藏商报,为高原工匠点赞。

\

面具,藏语称之为“巴”。在西藏,不论是传统戏剧还是民间歌舞,都少不了“巴”。由于西藏独特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使得西藏面具艺术有它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是藏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化产物。

墙角的塑料盆中装着和好的红泥,地毯上六个由羊毛、纸板、布料做成的平板软塑面具一字码开,这些面具的创造者就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加央益西。1983年,他凭借良好的美术功底自学西藏面具的制作技艺。34年后的今天,加央益西仍然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从和泥到上色的每一道工序,诠释着一个匠人对西藏面具的赤子之心。

【天赋】

三十多年前与面具结缘 凭借良好的美术功底自学成才

今年58岁的加央益西已经和面具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然而谁会想到,他曾是自治区歌舞团的一名职业舞蹈演员。1977,他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学习。3年后学成归来,在自治区歌舞团负责舞台美术工作。有一次,团里排练了一台传统晚会,需要舞台美术人员制作西藏面具。从那时候起,加央益西便和面具结下了不解之缘。

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无奈之下,他从布达拉宫管理处借来了4个西藏面具,揣摩面具的比例成了他的首要任务。“看得多了,慢慢也就会做了,毕竟我学的专业与美术相关,基本功还是有的。”加央益西做的第一个西藏面具是鹿面具,花了十多天时间做成。本着对艺术的认真与专注,他将做好的面具拿给比他年长的民间艺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加央益西制作的面具越来越好。

从刚开始为了克服工作困难而学习制作面具,到后来因为感兴趣而钻研制作技艺,加央益西仿佛沉浸在了西藏面具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有五种颜色,也代表了世间所有的美好,蓝色象征正义、勇敢,白色象征纯洁、善良,红色象征权利,绿色象征贤良、智慧,黄色象征知识渊博……

【手艺】

传统技艺“碰上”现代审美 成就西藏面具不一样的美

加央益西介绍,制作西藏面具要5道工序。首先要制作模具,传统模具有泥制、牛粪制,如今又有了石膏制、金属制等。早在十几年前,加央益西就尝试着用石膏制作模具,并把这个技术教给了许多人。与泥制模具相比,石膏模具能够将面具的制作周期缩短一周左右。

第二是贴模,西藏面具不仅仅用泥来制作,材料有泥、布、纸、香料、药材、动物胶、皮、铜、铁、竹、木等。后来,加央益西为了让面具看起来符合现代审美,还用绿松石、红珊瑚、白珍珠等材料制作面具。这算是将传统西藏面具艺术化。

面具晾干后,第三道工序是把面具与模具分离。要把精心制作的模具打碎才能取出面具,想想都觉得可惜。不过,这种传统工艺使得每个面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正是西藏面具的魅力之一。

第四道工序是勾勒,用一种叫作“旺啦”的藏药与藏香混合制成的药泥勾勒出面具的细节部分后晾干。这是一个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工序,也决定了面具的精细程度。

最后的工序是上色,这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是配色。

这么多年来,加央益西一直坚持用双手完成每一道工序,直至一个全新的西藏面具诞生。他相信,用自己的双手能触摸到每个面具背后的灵魂。

【传习】

国外博物馆收藏他的面具 他希望给后来人留点东西

在加央益西的努力下,西藏面具走向了世界,由他亲手制作的28个面具现收藏于捷克斯洛伐克博物馆内。他还受邀到台湾传授西藏面具的制作技艺。2008年,西藏面具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从事西藏面具制作的人数也增至400人左右。

但是,在加央益西的心中还藏着一个未完成的梦——一家西藏面具博物馆,能够容纳、展示来自我区各式各样的面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希望能给后来人留下点东西,让他们值得骄傲的东西!”


粗略估计,西藏面具有上百种样式,加央益西用了30多年时间,做了几百个西藏面具,但是做得最顺手、最好看的,还是他的处女作——鹿面具。冥冥之中,这似乎也印证了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加央益西从未忘记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