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藏红陶:跨越沧桑的文化瑰宝

囊谦藏红陶:跨越沧桑的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17-12-19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泽旦卓玛


\
多彩囊谦



\
制作花纹



\
东周悉心指导徒弟



\
觉拉风光



\
红陶罐

本版照片选自光明图片 摄影:江洋扎西 蒋新军


万里晴空,沿澜沧江南进,穿过幽长的峡谷,一路上的山水风景加上充满历史气息的岩石刻画,让心情变得十分愉悦。这里是青海省的囊谦县。在历史的长河中,囊谦人的先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为藏民族的发展史增添了一笔无比绚烂的色彩。而今的囊谦人也紧抓先人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结合天造地设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叠加出了“玉树小江南”“秘境囊谦”的美誉,为囊谦绚丽多彩的明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囊谦人的红陶情结十分深厚,尤其是在物质匮乏、交通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的年代,价格低廉却又实用的红陶深受囊谦人的青睐。可以这么说,在那个年代红陶演绎着囊谦人的岁月和人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瓷器、玻璃用品、不锈钢制品等出现在囊谦人的生活中,而红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囊谦人的生活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了。红陶消失在了当代人的眼里,却永久地留在了那些老一辈人的心中,因为红陶寄托了他们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情感。

在今天的囊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守护和传承着藏红陶文化。他们是怎样延续着藏红陶的历史?走进囊谦县觉拉乡卡岗普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你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地处峡沟深处的卡岗普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初是以家庭模式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文化发展公司,也成为全乡脱贫致富的样板。东周是合作社负责人,也是一名藏红陶传承人。为了让藏红陶能够重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并重新焕发出其应有的文化魅力,也为了让藏红陶重新实现其经济价值带动群众增收,他一方面培养徒弟传授技艺,一方面终日奔走,寻找着如丝如缕的一个个机遇“红线”。说起藏红陶,东周十分感慨地说:“藏红陶不仅是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历代匠人养家糊口的手艺。我认准了藏红陶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2012年开始就专注于发展藏红陶事业,后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发展到公司规模化运行。其间,我经历了事业上的高峰低谷,也经历了思想上的冲击。现在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源于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也十分感谢村里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是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占地80平方米的陈列室是东周引以为傲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摆放着从其他地方“淘”过来的“宝贝”,也陈列着他的匠心之作。进入陈列室,一切布置和摆设透过眼睛仿佛返回到了囊谦历史的起点,展柜里的红陶,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犹如一颗颗形似青藏高原的藏文字母刻印在囊谦的历史记忆当中。站在每一个红陶作品前,东周都能熟练地讲述出背后的故事。当东周用自己制作的红陶酒杯盛满自家酿制的青稞美酒,献给来客时,饮者无不沉醉于这厚重的文化韵味。

在制作间里东周的徒弟们席地而坐,因为长期从事制陶,红色胶泥的颜色已渗入他们的双手。“现在的合作社是由23户农牧户组建而成,我带着15个徒弟,按手艺的高低和完成数量计费分红。近两年,因市场上红陶销量比较好,有时会出现产品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匠人的每日平均收入最高的可以达到500元左右,最低的也有100元。最近我们准备集中力量,做一批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产品。”看着自己的徒弟“队伍”,东周得意地说道。

泥团在匠人们的手中活了起来,呼吸之间泥团变成了一个个厚度均匀的圆形,然后迅速放在转盘上,高速旋转,他们的手指随着泥团快速抖动,一切动作显得那么沉稳熟练。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需要多年的磨炼才能做到心手合一,才能把握好“度”。东周介绍说,红陶制作选土很重要,取土时要去除表层的土,不能有杂质。其次是打泥,要反复敲打,这样的泥土密实坚硬、韧性十足,做成泥块后用塑料包裹放置一年。然后是塑型、刻纹和烧制,制作模型比较费工夫,摘除多余的泥巴,用手抹平,除了用简单的薄木片以外,几乎全凭手感来完成。入窑前,制作好的模型要因天气而宜再放置三到五天,等晾干后才能烧制。同时为了节约环保,他们会把残次品集中起来,砸碎放到水里泡软后再次利用。

参观结束后,感触颇深,卡岗普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属不易,着实让人敬佩。他们凭借勤劳和手艺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尤其是在自我脱贫能力较差的囊谦,他们又担负起了脱贫致富引领者的角色。


对于饱含匠人心血的藏红陶,我认为,拿起是生活的沧桑,放下是文化的传承,这就是藏红陶生于世、行于世、存于世的价值所在。这价值就在每个囊谦人的心中,用他们的心去衡量这个价值,藏红陶便是世间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