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可在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大美德格,
有这样一种戏曲,
却用“戏”的方式演出了德格人千百年来的历史记忆,
这种传统的戏曲方式,叫做 藏戏
在藏戏里,演技都是历史精彩的轨迹,
人生才是文化不朽的传奇。
在我国青藏高原,有一个流传600多年的剧种——藏戏,藏语中称为“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传说在14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想为藏族人民修筑桥梁,于是他和七位美丽的姑娘一起,组成了一个戏班子。
他们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就这样,一座座桥梁建起来了,唐东杰布也被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元15世纪,唐东杰布将藏戏表演在西藏地区形成规模,藏戏自西向东,传入康巴地区。公元17世纪中叶,德格由第7代土司拉青·向巴彭措为宣扬佛法,大量延请高僧,令更庆寺选出四十名喇嘛组织戏剧演出。
在念央勒经的45天中,排练名戏《哈热巴》(狮王的故事)和《诺桑法王》,等到藏历六月三十日,佛事活动结束,于七月初一晨,亲自带领僧众列仪仗队自更庆寺游行至柳林,先诵经祈福,再公演之前排练的两出名戏。
由此,每年藏历七月初一,逐渐成为集诵经祈福、传统藏戏演出、贸易集市、文化交流与亲朋聚会为一体综合性节日。之后,在柳林演《诺桑王子》,加演《甲羌》(《汉兵习武》)。七月二日演《狮王哈热巴》,此习相沿至今。因演出剧目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除每年的藏历7月1日演出外,平时都不演出,形成了具有德格特色的传统藏戏剧目。
德格藏戏一直保留并发展着一套最古老、最传统、最完整以及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装扮。至今,德格更庆藏戏的传统保留剧目为三个:《诺桑法王》、《哈热巴》以及《甲羌》。这三个剧目表演中所需面具较少,大约于10左右。
德格藏戏演出时需戴面具的是德格《格萨尔》藏戏,《格萨尔》藏戏由德格竹庆寺第五世活佛土登却吉多吉于公元1870年编创,也是我国藏地最早的《格萨尔》藏戏。拥有面具数量最多的德格竹庆寺拥有《格萨尔》藏戏面具80多具。
在表演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艺人头戴不同的面具,以传递不同角色人物的性格——拉姆美丽善良、罗刹怖畏狰狞、法王庄严可敬、英雄骁勇无畏……面具的面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身份的人物性格特征,帮助观众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复杂故事情节。
传统的藏戏在音乐结构由唱腔和器乐两部分组成。德格藏戏的唱腔主要以角色的地位、性别、角色善恶等标准来划分。
其唱腔已形成了比较固定分类及命名,如“婆罗门唱腔”、“狮王哈热巴唱腔”、“王妃唱腔”等,这些唱腔以人物的身份区分,调式以宫、商、羽调为主。
德格藏戏的器乐有一套结构完整的曲牌击奏格式。伴奏乐器通常是藏唢呐、鼓与钹,藏唢呐因可吹奏出旋律,因此成为主要乐器。鼓和钹因没有固定的乐调,是节奏乐器,钹是整个乐队的总指挥,击钹者常为寺庙中的名乐师,演奏过程中节奏的快慢、转换和停奏等,都是钹决定。
鼓和钹不仅起着更换曲牌和稳定节奏的作用,同时还提示舞蹈动作变化。器乐的演奏贯穿剧目始终。尽管现代风格的音乐类型以及乐器开始在藏地老百姓的歌舞艺术中广泛流行,德格藏戏的伴奏乐器与唱腔风格还保持着300多年前初创时的形式。
藏戏在西藏的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主要分为白面具戏、蓝面具戏、门巴戏、昌都戏、安多戏、德格戏、木雅戏和嘉戎戏8个剧种。除了昌都戏和木雅戏外,其他戏种大都需要佩戴面具进行表演。
尽管几度禁停,又几度复苏,德格藏戏始终保留其传统的经典剧目,不曾变更,在其表演程式上也无太大改动。德格藏戏似乎也在逆时代而生长,仍然以追求复古、保留传统作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