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县产业富民 铺设精准脱贫路

甘孜县产业富民 铺设精准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9-04-11 来源:藏地阳光网 责编:丁真尼玛

藏地阳光网讯:(通讯员  余应琼) 4月9日,甘孜县南多乡席绒村第一书记益西彭德又到格萨尔王城,看村集体经济的装修进度。

甘孜县共有129个贫困村,全县贫困面大、量多、程度深。为此,甘孜县全面贯彻落实全域旅游战略,按照抱团取暖的方式,投资6.3亿元,打造贫困村的“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项目于2017年6月动工建设,预计于今年8月与格萨尔机场同步投入运营。运营后,将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独具特色的藏文化体验城,解决贫困村村民就业问题和产业发展困局,助推贫困村脱贫攻坚。

格萨尔王城三十员大将寨子128栋房屋建设由政府主导,贫困村为建设主体,采取“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的方式,贫困村以“统规自建”的方式负责一栋单体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至450平方米不等。建成后,通过经营餐饮、客栈及销售特色产品等,一方面解决贫困村人员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贫困村产业发展和持续增收的问题。所有单体建筑不动产证土地所有权统一登记为县国资公司,地上建筑所有权登记为相应贫困村。

“我们村也有集体经济了,贫困户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增加劳务收入,每年还可以分红。”益西彭德对这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充满期待。

甘孜县坚持产业先行,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脱贫的主要途径,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良土壤、优化服务、精心管理等措施,富民产业培育成效明显。

甘孜县农业比重占甘孜州第一,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县,有着“康北粮仓”的美誉。今年,甘孜县通过在国道317沿线建设蔬菜、黑青稞等产业基地 9431 亩;农旅结合,促进全县青稞产业升级发展。项目区采用机耕、配方施肥、良种良法、机播、绿色防控、适时机收等农业综合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在拖坝乡孔萨农庄,不仅种植温棚草莓、紫色生菜、日本青瓜、莴笋、卷心白等瓜果蔬菜,还有设置于智能温室大棚内的热带风情馆,馆内有金钱榕、长寿花、天堂鸟、芦荟等热带植物,有金鱼、乌龟等动物。馆内设有7个不同主题的包间,在包间内提供特色茶饮及藏餐等服务。孔萨农庄在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为周边农牧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劳务收入。今年建成后,将惠及拖坝乡8个村150户贫困户。

发展种植业如火如荼,养殖业更是方兴未艾。甘孜县群众一直有养牦牛的传统,但受制于技术、资金、销售和养殖规模等因素,传统单家独户的养殖模式难以让群众脱离贫困,该县因地制宜建立集体牧场,通过托管分红、生产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甘孜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精准施策,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着力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和群众增收门路。坚持“大产业”破解发展困局,实施贫困村飞地经济——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项目;按照农区、牧区不同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畜牧业发展,启动实施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康北牦牛生态产业园为核心的“两大”特色产业链,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村级专合组织+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中产业”提升产业品质,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建设集体牧场、优质农作物种植生产基地、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合作社113个,其中集体牧场55个,示范带动户均增收1000-2000元以上,以“小产业”持续稳定脱贫。

受益于甘孜县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踏上了致富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