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学:雪域高原的明珠

藏医学:雪域高原的明珠

发布时间:2021-03-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甄艳   责编:顿珠曲珍

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世界几个文明古国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并在持续发展的医学体系,藏医学则是这一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何谓藏医学


  藏医学,藏语称为“索瓦日巴”,是藏民族以本民族、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科学为基础,总结了本民族与疾病进行斗争的丰富经验,借鉴了周边医学体系的部分医学知识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医疗体系。
  藏医学运用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形成、疾病的发生、药物的性能,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和培根这三种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同时又是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是平衡和协调的,因而它是生理性的正常的物质。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隆、赤巴、培根就变成了病理状态的物质。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设法纠正偏盛或偏衰的状态,重新恢复三者原来的协调。
  藏医医生运用望、问、切等诊断方法来判断人体中隆、赤巴、培根的失衡情况,根据综合分析来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藏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起居、药物、外治4种,其中调整饮食和起居的方法作为首选方法,其次才是药物和外治法的使用。
  对于药物的认识,藏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18世纪)中记载藏药2294种,分为13类,去除重复后,有近1200味药物。书中对每种药物的味、性、效以及用药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论述,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高原特产药物,有些药物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
  藏医学的形成
  2018年,《Science(科学)》刊出的论文指出,西藏那曲申扎县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证实了古人类在距今4万至3万年前就已经活动在青藏高原海拔4600米左右的地区。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开展,对于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也逐渐积累起来。藏医古籍中有“最早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初的药是开水”的记载,这种看法显然来自人类对火的使用和实践,是在普遍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此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与医疗相关的知识也日渐丰富起来,并进入了一个原始医疗经验的积累阶段。
  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据有关记载,7世纪至9世纪,除吐蕃诸邦部各有所长的医疗传统外,另有多个不同的医学学派曾在吐蕃争鸣,包括西来的希腊医学、东部的汉族中医学、南来的古吠陀医学,以及北与西北而来的阿拉伯—波斯医学等。可以说,8世纪以来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藏医学,是将吐蕃诸医学系统与其他各外来医学某些成分有机结合而成的。
  公元8世纪末,藏族著名医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集藏医之大成,吸收其他医学的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并由其第十三世孙宇妥萨玛·云丹贡布于12世纪将其补充完善最后定稿。
  《四部医典》,藏文译名为《据悉》,全书分为四部分,涵盖了藏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几乎全部内容。第一部《根本医典》,共6章,记述医学的总纲,涉及藏医起源的传说,以及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原则和治疗的简要介绍;第二部《论说医典》,共31章,介绍人体的解剖构造、胚胎发育、病因、发病的原理、疾病侵入人体的途径、人的起居行为和饮食、药物性能、医疗器械以及一些疾病的诊治原则,并论及对医生的道德伦理要求;第三部《秘诀医典》,共92章,可谓藏医的临床学,除了介绍隆病、赤巴病和培根病之外,还依次介绍了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方面内容;第四部《后续医典》,共27章,介绍藏医主要诊断方法脉诊和尿诊,以及汤、丸、膏、散等各种剂型和催吐、泻下、放血、药浴等各种疗法。
  从此,藏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正式建立起来,并在后世不同医家、不同学派的争鸣中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目前,《四部医典》被国际藏医学界广泛认可,成为学校必备教材,各种注释上百种。藏文有扎塘版、德格版、药王山版、塔尔寺版和北京版等10余种不同的版本,也曾几经整理,以现代出版物的形式出版。1983年、1987年和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西安出版社分别以诗韵体和白话体的体裁,出版了《四部医典》的汉文全译本,还先后被译成英、德、蒙古(全译本)、日、俄等多种文字。
  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千百年来,藏医学在保障藏族人民群众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藏医学的发展,出台各种民族政策和医学政策鼓励和扶持藏医事业的发展。201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法律层面保障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发展。
  目前,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主要藏族聚居地区都设有藏医医院,同时设有专门管理藏医药的卫生行政机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西藏藏医药大学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设有全国藏医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了《药品标准·藏药》;2016年,作为名词标准规范的《藏医药学名词术语》正式公布。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藏医的医疗、科研、教育、文化、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2018年5月,藏医药代表性著作《四部医典》进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今天的藏医学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被世界广泛认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与尊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藏医学这颗根植于雪域高原的闪亮明珠步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也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民族医学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