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谷的前世今生

太阳谷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1-03-08 来源:甘孜日报   责编:顿珠曲珍

◎向秋阿姆

据《历史·明慧颈饰》中记载:得荣也叫“龙绒”,二者同意不同名,因五世达赖创建龙绒寺而得名,也因为境内雪山峽谷和乱石林以及诸多江河贯穿于东西南北而贯“得荣”之名。曰:这里犹如所有善趣之象初降于大地般美丽悦意,是个祥瑞和谐的地方。

从史料中看,得荣曾被译做“德隆”,于东汉时为白狼国属地,唐宋时为吐蕃,明属云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所辖,清雍正七年属巴塘土司管辖。清光绪三十一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勘定乡城、巴塘后,革除土司改设流官,得荣未从。宣统二年,赵尔丰派新军统领凤山进军得荣,在浪中顶与士兵交战,并攻克浪藏寺(今龙绒寺),致使得荣人诚服。宣统三年(1911年),得荣脱离巴塘土司管辖,开始设治,最初治所,也就是县城设在卡龚,首任李克谦为设治委员。所谓县城只是把土塞改修为公署而已,并无城廊。

民国2年(1913年),四川都督尹昌衡奉命西征,收复部分失地,并设边东边西两道,得荣隶属边西道。民国3年(1914年),设川边特区,治所康定,得荣隶属川边特区。民国28年(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成立,得荣隶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查区。1955年,西康省撤销,得荣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得荣自1911年建县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建县以来得荣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在前进成长。

民国4年(1915年),孙砚荪出任得荣县县长时,另择松麦为县府驻地,并主持修建了一座700平方米,一楼一底的土木建筑的县署,署址在定曲河西岸。从此,县城地点正式确立。随笔提一下“松麦”二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胸怀抱负的青年想开辟一方乡土,他从曲雅贡乡本珠村的长峡谷一路行进。他英勇无畏,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当走到长峡谷口时,另一片天地豁然出现在眼前。这里晴空万里,土肥草美,景色宜人,像是一个福缘齐聚的世界,这使他看到了无限希望,他便将乡土定在此处,随后在艳阳高照的草坪上安然睡着。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含糊中念了一声“松”,“松”藏语有清醒之意,从此,这个地方就叫松麦并流传至今。

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去县城松麦。从嘎金雪山而下顺着浪中村边的沟壑,走到松堆山垭口时,天地仿佛瞬间被打开了一样,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心旷神怡之感,父亲告诉我这里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松麦。看来,当年孙砚荪将县城从卡龚迁至松麦自有他的道理。

仅有的一座县署也曾几次遭到人为和非人为的破坏,到了四十年代末,松麦除了一座屡经修缮仍破烂不堪的县署外,另有驻军营房四处、商场一座和农户几家。曾有这样的说法:当红二军团长征路过得荣时,红军战士虽已经到达了县城,但还有不少人仍急切地打听:得荣在哪里?随军翻译便说:你们屁股底下坐的不就是得荣啊!可见当时县城的荒芜程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开始迈向新的光明历程。得荣这块土地也于1950年宣布和平解放,从此以后,得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民改平叛等艰辛岁月的磨练,逐步进入稳定的建设时期。得荣和平解放后,在县城内相继建立健全了部分机关单位,也陆续修建了一批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土房。大致是在50年代左右,一座申臂式木桥像只巨人的臂膀在奔腾不息的定曲河上伸展,它不仅托起了连接河东河西交通要道的重任,也无疑成为定曲河域桥梁的鼻祖。在一切条件极其馈乏的旧社会,修建一座这样的木桥,不知倾注了先辈们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也无不体现着他们惊人的智慧与毅力。

如今的县城高楼林立,街道宽广悠长,在申臂式木桥的桥址上又修建起了一座宽广坚实的钢筋水泥大桥,经过的人,谁又会想到这里曾有一座形只影单却意义非凡的木桥。每当经过这里,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那座巨人臂膀似的木桥和一群身着藏袍、肩扛木头、手里挥舞着锤斧的汉子的身影,耳旁也似乎隐隐约约传来他们修桥时锤斧碰撞的“咣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