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汉藏音译的方法与技巧

探究汉藏音译的方法与技巧

发布时间:2021-04-14 来源:藏汉双语翻译平台微信公号   作者: 诺尔基·普琼杰   责编:顿珠曲珍、降拥巴姆(实习)


觉果30.jpg

摄影:觉果



摘要:音译是藏汉翻译中一项重要翻译方法,翻译人员在从事翻译工作时,通常会遇到相关问题,音译的精准程度会直接影响其译文的整体质量。汉藏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多音译不准确、不恰当的问题,这不仅造成译文质量低下,还给正常沟通交流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主要论述汉藏音译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对汉藏音译原则和忌讳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克服汉藏音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处理好相关问题。 


关键词:英汉音译;汉藏音译法;汉藏音译技巧


“音译是翻译中常用的一种处理词汇的手段,它给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也带来了问题。”[1]汉藏音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译者在音译过程中,必须要全面综合性地对藏汉两种语言的发展历史进行探究,多学、多收集前人总结的和民间流传的音译词条,了解相关民俗民情,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讨工作,为翻译行业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让翻译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给音译,特别是汉藏翻译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架起一座藏汉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汉藏音译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深入,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或接触到一些外国人名、地名和商品、商标的名称。这些外来名称大多数都是通过音译的方式涌入到我们生活里的。英汉音译发展至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也相应的总结出了一些音译的方法:纯音译法、谐音译法、谐音意译法和音意兼译法等。这些音译法在汉藏音译过程中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1.纯音译法

纯音译法是“忠于源语语音的译法。”[2]对人名、地名、化学元素以及药品等专有名词进行音译时,大部分采用纯音译法,比如:Alfred Bernhard Nobr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Bill Gates比尔·盖兹,New York纽约,San Francisco圣弗朗西斯可,Edinburgh爱丁堡,omeprazole奥美拉唑,aspirin阿司匹林,motorola摩托罗拉,calcium(Ca)钙,natrium(Na)钠等。这些词都是在译语中无法找到对应字词的名称,遵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忠于源语语音,依据美式读音或英式读音进行翻译,其译名在译出语中不带有实际意义。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都是以纯音译法翻译的,但从中或多或少会看出贴近译语的语言环境、发音习惯的痕迹。比如Alfred“l”和“r”的发音都是根据汉语的发音习惯来翻译的。所以,即便是纯音译,也要遵循译语的发音规则和习惯,而没有像现有汉藏译音对照表所音译的,如:多ཏུའོ། 、陕ཧྲའན། 、佐ཙུའོ། 、州ཀྲོའུ། 、羌ཆའང་།、 梁ལེའང་།、吴ཝུའུ། 、普ཕུའུ།、贵ཀུའེ等那样,仅考虑源语语音标准,而忽略是否符合译语语言习惯或发音规则,导致这些音译的名词陷入既不能准确地发源语的语音,又不能融入译语语言环境的尴尬局面。

因此,汉藏翻译中的音译,特别是人名和物名的音译,既要规定统一的汉藏音译标准,不能一味地追求忠于源语音,又要要结合约定俗成的规矩,借鉴藏汉音译,使音译的词汇尽可能本地化。例如,要音译或统一规定“zhuo”“wu”“jia”“de”“luo”等字的译音时,根据传统音译桌子སྒྲོག་ཙེ། 、孙悟空སུན་ཝུ་ཁུང་།、夹子འཇབ་ཙེ་等约定俗成的音译,或借鉴“སྒྲོལ་མ་卓玛”“ཚེ་རིང་次仁”“རྒྱ་མཚོ་加措”“བདེ་ཆེན་德庆”等藏汉音译,分别译音为“སྒྲོག་གམ་སྒྲོལ”“ཝུ”“ཁུང”“འཇབ་བམ་རྒྱ”“བདེ”“བློའམ་ལོའམ་ནོར”。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套藏汉音译互译的标准。如,人名汉藏音译中藏文“བདེ”字已音译为汉文“德”字,故而藏汉音译中汉文“德”字应音译为藏文“བདེ”字, 藏文“ཞོལ”字已译为汉字“雪”,故而汉字雪应译为藏文“ཞོལ”字,藏文“ཉི་སྒྲོན”已译为“尼珍”,因而“珍妮”应译为“སྒྲོན་ཉི”,“བློ་གྲོས”译为“洛追”,那么“罗梅”应译为“བློ་མེས”,“ 刘德华”译为“ལེའུ་བདེ་ཧྭ”、“ 吴三桂”译为“ཝུ་སན་རྒོད” 、“卓依婷”译为“སྒྲོལ་ཡེ་དིང”等, 而不译为ཀྲོའོ། ཝུའུ། ཅ། ཏེ། ཞོའེ། ཀྲན་ནི། ལུའོ་མའེ等。

2.音意兼译法

音意兼译法就是指兼顾外来词的读音和意义,使之既在语音上与原词贴切,又能体现原词的特点,做到“音意合璧”。英汉翻译中 ,汉语倾向于音意兼译 ,这体现了汉民族讲求对称和谐的审美意识 ,辩证运思、整体把握的思维特征 ,务实尚简的文化价值观和开放包容的心胸。比如,ཡར་ཀླུང་གཙང་པོ—雅砻藏布江,ཇོ་མོ་གླང་མ—珠穆朗玛峰等词语音译之后,在其前后加“江”、“峰”等汉语的表义成分来表明事物的类别;类似的,mango—芒果,tenont—佃农,media—媒体bandage—绷带等音译时用“果”“农”“媒”“带”等汉字来兼顾原词的意义。

同样,如果在汉藏音译时,“能够在照顾原词读音的基础上,恰当的处理音译词的表意,就有可能取得音译双关的佳译”[3]。比如,秦山、黄浦江、曼陀罗花、梨树、云山草等翻译时,不能直接翻译为“ཇིན་ཧྲན། ཧོང་ཕུའུ་ཅང་། མན་ཐོ་ལོ་མེ་ཏོག ལི་ཤིང་། ཡུན་ཧྲན་རྩྭ”,而遵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藏语里,大山和名山叫“རི་བོ”, 一般出现在前面,如“རི་བོ་ཧི་མ་ལ་ཡ། རི་བོ་ཇོ་མོ་གླང་མ” ,小山叫“རི”,一般出现在后面,如,“བུམ་པ་རི། ལྕགས་པོ་རི”,花果的表义在后,如,“སྐལ་བཟང་མེ་ཏོག”,草树木的表义在前,如,ཁམ་སྡོང་། རྩྭ་ཀུ་ཤ ཤིང་སྟག་པ),加一些藏文的表义词来说明事物的类别,比如“རི་བོ་ཇིན་ཧྲན་或ཇིན་ཧྲན་རི། ཧོང་བུ་ཅང་གཙང་པོ། མཎྜལ་མེ་ཏོག ལི་སྡོང་། རྩྭ་ཡུན་ཧྲན”等;hamburger—汉堡包,点心,马桶等词语音译时,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通过语义搭配、偏旁暗示分别译为“ཧེམ་བག ཏན་ཞིམ། མ་དུང”( ཆབ་གཞོང有别于尿桶ཆབ་ཏོག),使搭配或暗示后的词能够表达或部分表达原词的意义。

音意兼译还有一种方法,比如马克思主义-མ་ཁེ་སེ་རིང་ལུགས,毛泽东思想—མའོ་ཙེ་ཏུང་དགོངས་པ等,这种音意兼译的词语在汉藏音译中比较多见。另外,英汉音译中的借形音译法,如:3D电影、4G网络、如DNM检测、人均GDP等。由于英语在藏地没有得到普及等种种原因,我个人认为在藏文里不宜提倡。

3.谐音译法

与汉藏音译的方法和技巧相比,英汉音译已经有很多办法来应对外来词语。除了上述纯音音译法、音意兼译法外,还有一种音译法叫谐音音译法,在商品名称和商店招牌等翻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音译法。

“谐音译法是只要求语音相近而不要求语音一致的翻译方法,谐音译法不完全侧重语音上的对等,更侧重语义上的近似,相对于纯音译法,它显得更灵活多变,也更容易符合目标语文化习俗和审美标准。”[4]DOXTV是集中展示世界各地的精彩节目付费频道,它收集了世界各国的优秀节目,寓意为“做(DO)未来(X)的电视(TV)”,百度译为“影响世界”。然而,当我们打开机顶盒选择DOXTV频道时,我们会发现它有另外一个汉文名称——多可视TV。“多可视”即“既能实现语音的翻译又能兼顾语义的传播,可谓集表音、达意、传神于一体”。就是一个典型的谐音音译。英汉翻译中运用谐音音译法的外来词语很多,benz—奔驰,Crest—佳洁士,Avon—雅芳,甚至人名(Stallone—史泰龙)等,不仅语音相近且意境优美,有些还实现了语义上的对等转换。

在翻译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时,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名、地名、物名以及店名招牌,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名词大部分以音译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英汉音译时广泛使用的谐音音译法,比如,rader-雷达-རི་བརྡ或རེག་བརྡ(གམ་པ་ལ་རི་བརྡ་ས་ཚིགས་ལྟ་བུ་རི་མཐོན་པོའི་རྩེ་ནས་བརྡ་གཏོང་བར་བྱེད་པ),coffee-咖啡-ཁག་འཕེལ(རོ་ཁག་ལ་བཏུངས་རྗེས་བློ་རིག་འཕེལ་བར་བྱེད་པ),铺盖-ཕོ་ཁེབས(ཕོ་བ་མི་འཁྱག་པར་བྱེད་པའི་ཁེབས),低保-མཐིལ་ཕོགས(མ་མཐའི་འཚོ་བ་འགན་ལེན་བྱེད་པའི་ཕོགས་ཕྲན་བུ)等,只要我们先不急于查阅汉藏译音对照表,多加思考,也完全可以创造出音义完美结合的音译词汇,让外来词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更能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二、汉藏音译的技巧

人名、地名、物名等外来词汇的音译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名从主人’”。[5]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汉藏音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上述原则,灵活运用纯音音译法、音意兼译法和谐音音译法外,同时还要学习掌握适当增减、合理改译、语句通顺等翻译技巧,这是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1.以“信”为原则,适当增减

所谓翻译工作,主要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完整地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文字的活动,这就需要让其在转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精准性,能准确清晰地再现原词的含义。语言文字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特点,需要语言环境的支持,相关的翻译者需要熟悉该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所翻译出来的词汇符合原文章的思想含义。比如,Budweiser一词在英语中至少有4个音节,译者在音译过程中,没有直接音译为“百特味涩”,而结合汉语的语言环境,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增减法,多加思考,灵活地音译为“百威”,使这一词在广大消费者当中得到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在汉藏音译过程中,译者只考虑“名从主人”,忠实于源语的发音,没有多加思考译语的语言环境和发音规则进行增减,而是粗略地译成了“པའེ་ཝུའེ”,使这一词脱离了藏语的语法习惯,没有得到普及。如若“百威”一词融入到广大藏族百姓生活当中,就应按照藏语起名习惯,进行适当增减,减掉一些藏语里拗口的音调,增加一些藏文的前加字、后加字之类,使它更充满糌粑和酥油的味道,如“剪子ཇེམ་ཙེ”“夹子འཇམ་ཙེ”“百威པད་འོད”等。因此,想要将源语的语音准确、完整地展现且能够迅速融入译语的语言环境里,就需要适当的增减词汇。

切忌一味的将重心放在原文当中,倘若过多局限于“名从主人”原则、忠实原文,那么所译的词汇就定会缺乏一定的协调程度。藏文属于拼音文字,所以其翻译出来的元音比原文简单明了,如果不对其元音进行删减,词汇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浓重的拗口感,也就无法融入译语的世界。当然,在对翻译的词汇进行增减过程中,也不能出现随意增减现象,首先必须要熟悉其译文的表达习惯,并对语言环境等进行分析和探究,确保整体译文更加通畅。

2.以“达”为目标,合理改译

在采用音译时,若需要对其语言环境进行合理改译,就要以忠实原文为基础,深入了解原文所呈现的风格效果,而且对其内容意旨进行分析,这并不是过于注重其语言的表达形态。翻译人员需要在具体的音译过程中满足相应的翻译原则,不能对词汇进行生硬的音译,要结合民族语言的习惯和规则,对译文的语言环境进行考量,针对性地选择音译的方式方法。比如,Zorro这一人名在英汉音译过程中,译者充分考虑到汉族语言的习惯与规则,通俗易懂地译成“佐罗”。而这一词在汉藏音译过程中,忽视了“名从主人”的原则,忽略了译语的语言环境和语法规则,一味地追求忠实于原文,没有加以思索,没有刨根问底,直接译为“ཙུའོ་ལུའོ”。在某种意义上,使这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赫赫有名的电影人物名字没有在广大藏民族中传播。如果原文中的某些词语不能直接音译,就需要对该词语发音进行改译,借用其音大致相同的词语进行翻译,效果将大不一样。“佐罗”一词在藏语中结合民族语言的发音规律和起名习惯,去掉那些藏语里拗口的、多余的音调,改译为“ཙོ་ལོ”,既能忠实原文的发音,又能联想到ཕ་ལོ། མ་ལོ། ཨོ་ལོ等译语中再也熟悉不过的词汇。“音译时要求语音相对准确,但不做过细要求”,[6]如果只求“信”而不求“达”,正如严复所说“顾信矣不达,译犹不译也”。[7]现阶段,汉藏音译主要依据《汉藏对照辞典》的附录“汉藏译音对照表”,所选用的翻译方式大多为直接音译的方式,很少用这种改译的译音方式,使这些外来词汇很难融入到本民族的语言词汇当中。

3.以“雅”衬托,语句通顺

在进行汉藏音译时,翻译人员要读懂其原文,并加深对原文的了解程度,在理解原文的前提上,根据藏语的表达形式和规律等,把原文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藏语,以防出现拗口等现象。汉藏翻译时,要尽可能地表达清楚原意,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形容词等来修辞名词,但在修辞过程中,同时,因为汉语的一个词在藏语中能找到若干对应词,就需要考量源语的文化背景、精神内涵等,以免造成混淆的现象。比如,莫言的音译མོ་ཡན、克莱德曼音乐学校的藏文音译“ཁེ་ལའེ་ཏེ་དམན”和维多利亚整容医院的音译“ཝུའེ་ཏུའོ་ལི་ཡ”中的“མོ་ཡན”(没有主人的单身野女)、“དམན”(低等)和“ཏུའོ”(易与藏语的女性生殖器混淆)等词非但起不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反而很容易造成误会。但是分别译为“མུ་ཡན”“མཁས་ལེགས་བདེ་རྨད”“འོད་སྟོང་ལེགས་ཡག”,与原文的发音相近,且在藏文中也有它优雅的意思。所以,在进行藏汉音译时,必须要保证其语句的通顺程度,让整体文章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优雅文明。


三、结语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藏语音译新词里,绝大部分特别是那些从英文、日文等外文翻译为汉文再一次转换藏文的音译,即转译,很多没有遵循“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原则,它们在藏语中总显得那么的扎眼、拗口、另类,很少有做到语音相近、意境优美、语义对等、通俗易懂的词汇,使译文的质量大打折扣,使得音译词汇没法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因此,汉藏翻译人员,要勤于学习,多学习那些英汉翻译中的经典外来词汇的译法,要勤于思考,多思考我们的译音如何才能更有糌粑味,要打破汉藏译音对照表的桎梏,音译出一些更像藏语、更加通俗易懂,能够大家容易接受的词汇来,让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规范、更精彩。


注释:

[1] 藏汉互译教程. 270页.

[2] 基于音译法的商品名称翻译.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1页.

[3] 专有名词音译探索.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18卷第2期.70页

[4] 基于音译法的商品名称翻译.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1页.

[5] 藏汉互译教程. 272页.

[6] 藏汉互译教程. 273页.

[7] 翻译概论. 17页.


参考文献:

[1] 周季文和傅同,藏汉互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 徐文文,基于音译法的商品名称翻译.安徽经济法学[J].2015《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05期

[3] 方小兵,专有名词音译探索[J].南京师范大学2002《皖西学院学》2002年第18卷第2期

[4]徐文文,基于音译法的商品名称翻译.安徽经济法学[J].2015《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05期

[5] 周季文和傅同,藏汉互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 周季文和傅同,藏汉互译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姜倩,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8]陈祥洁和龚晓斌,中国文化特色词汇音译研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反思[C]. 江南大学 2012 网址:http://www.doc88.com/p-7854077888578.html


作者简介

诺尔基·普琼杰(大普琼),男,藏族,西藏日报藏编部副译审。主要研究方向:藏汉音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