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怀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寻找20世纪70年代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十八勇士”,更多地去了解他们当年挺进藏北无人区,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用自己双手建设新家园的心路历程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因缘际会,2019年9月29日,作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向西藏自治区捐赠高原捡拾车的志愿者,我和中国西藏网记者陈卫国利用在拉萨的机会,敲开了公觉扎朗的家门。
这是唐召明(右)在拉萨看望公觉扎朗(左),共叙友谊(陈卫国2019年9月22日摄)
我和公觉扎朗已有30多年未谋面了。耄耋之年的公觉扎朗记忆力不好,腿脚也不灵活。他的老伴央金此时去尼玛县看望当干部的女儿玉珍一家,只有保姆在家照顾他,于是我们手拉着手,断断续续地回忆起当年的许多往事……
我与公觉扎朗最后一次见面是1989年岁尾的一天。当时,那曲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文部办事处(现改为尼玛县)召开。白天我随“访问团”到乡下考察,时任文部办事处党委书记的公觉扎朗见到我这位老朋友,特意邀请我晚上去他家喝酥油茶。
这是公觉扎朗与妻子央金和上小学的女儿玉珍在文部办事处(现改为尼玛县)家中喝酥油茶,其乐融融(唐召明1989年摄)
公觉扎朗的家在小镇南边的一排平房里,屋里摆设很简单,只有几件普通的藏式家具。他的夫人央金和上小学的女儿玉珍见有客人来访,将手抓肉、酸奶、奶片、酥油茶等食物统统摆在小藏桌上,不停地劝我吃,劝我喝……最后,我还给他们一家三口人拍了张喝酥油茶的照片。
公觉扎朗当时头戴鸭舌帽,身穿中山装,看上去文质彬彬。但我知道,他是一个外柔内刚,干活不要命的“拼命三郎”,曾获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这是公觉扎朗在文部办事处(现改为尼玛县)住地冒雪给家里打井水(唐召明1989年摄)
公觉扎朗在那曲西部四县(处)均任过职。他的老家在风光秀丽的西藏墨脱县。1960年,他从西藏民族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那曲地区申扎县工作。1974年申扎县成立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加林工作组,他被调到加林工作组工作。1976年,成立双湖办事处,他被任命为副书记;1980年,他被调班戈县任副书记;1981年他被调文部办事处任副书记,后任书记。从1960年大学毕业到1989年,公觉扎朗在藏北高原工作了29个春秋。
1984年,文部办事处书记公觉扎朗带领办事处领导一班人,认真落实“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生产责任制,狠抓基层政权建设,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大发展,牧民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193元上升到1989年的620多元,一半以上的牧民建了新房,从游牧走向了定居。
当时,这里已成为“百万牛羊满山坡,人均收入六百二”的地区,成为年人均收入名列西藏前茅的新牧区。
1974年,公觉扎朗(左二)等18勇士既是干部,又是民兵。这是他们清晨在冒雪训练(唐召明翻拍资料图片)
说起开发藏北无人区,不得不提及“十八勇士”。今天的尼玛县和双湖县的最早前身为文部办事处和双湖办事处,它们都是开发藏北无人区后从申扎县所派生出的两个县级单位。
1973年底,为了解决畜草矛盾和发展生产,经上级批准,申扎县组织成立了加林工作组,决定开发申扎县北部大面积的无人区。于是,大学毕业后在申扎县工作的公觉扎朗被选调进加林工作组。1974年初,加林工作组开赴藏北无人区,在加林山下的俄东沟安营扎寨。当时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入无人区进行以水草为主的考察,选择搬迁群众的定居点及划分草场,做好搬迁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搬迁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北迁群众的粮茶及日用百货的供应工作。
这是加林工作组公觉扎朗(左)和洛桑丹珍(右)在他们亲手所建的碉堡上合影留念(唐召明翻拍资料图片,1974年摄)
当时的加林工作组共有18人,他们既是工作组,又是民兵排,还是施工队,故被人们称为“十八勇士”。1976年初,经西藏自治区批准,在加林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双湖办事处,公觉扎朗被任命为双湖办事处副书记。
刚刚诞生的双湖办事处刚开始仅有五顶帐篷、六间活动房。活动房主要用于机要室、人兽药品库和商品门市部。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汉藏族干部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谱写了一曲开发藏北无人区的新篇章。
加林工作组的公觉扎朗当时负责电影组工作。电影组工作甚是繁忙,他们每到一个新搬迁来的群众放牧点,就忙着支银幕,放电影。一场电影下来,两个脚踏发电机发电的人往往是大汗淋漓。
有一段时间,脸膛黑红黑红的公觉扎朗又犯了老毛病,一连十几天睡不好觉,加之闹肚子,体质越来越差,但他仍然不分昼夜地坚持工作。从起草文件到翻译藏文,他都亲自动手,待油印出来后,他还带人送往边远的乡村……
昔日藏北无人区,今日繁荣新牧区。作为藏北无人区拓荒者,公觉扎朗见证了尼玛县和双湖县从无人到有人,直至发展进步的全过程。“我腿脚不方便,我真想回尼玛县和双湖县再看看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啊!” 公觉扎朗不无感概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