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县以人才兴旺助推产业兴旺

甘孜县以人才兴旺助推产业兴旺

发布时间:2021-06-28 来源:藏地阳光网 责编:丁真尼玛

藏地阳光网讯:(甘孜县委组织部 贾春娜 /供稿)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甘孜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相结合,通过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全县实现产业兴旺提供助力,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基础。

集聚各类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发展思路,积极促进各类人才和产业互助发展。以高端人才为支撑,做强“大产业”。深度挖掘格萨尔文化资源,打造格萨尔王城文化旅游综合体—脱贫攻坚百村产业基地。聘请30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项目文化顾问,为甘孜县“格萨尔王城”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由现代著名唐卡绘画大师结合《格萨尔》史诗中的三十员大将城堡的内容对格萨尔王城内的三十员大将单体建筑进行设计。投资200万,成立甘孜县格萨尔王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王城投资开发、旅游运营等。目前,格萨尔王城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藏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城乡统筹三产互动的展示窗口、康巴全域旅游的风景眼和集散地。以企业带头人为引领,做优“中产业”。坚持“企业带头人+专家+农户”的运营模式,做优中产业。由四川省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刘剑东团队投入8000万元,建成康北牦牛农业园区和3个短期育肥基地。先后邀请30名省级专家对育肥基地牦牛的养殖及疫病防控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与94个村牦牛养殖户订保底收购合同,年均保底收购牦牛8500头以上,农牧民年均实现增收4700余万元;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和哦呀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建成格萨尔青稞文化园和康北青稞农业园区。园区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技术培训+订单农业方式建成1万亩青稞良种繁育基地。柔性引进17名国家、省州青稞产业技术专家组成康北青稞现代农业园区专家工作站,为园区提供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目前,园区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实现年产值1.5亿元,惠及全县179个行政村、8490户4.2万余人。以农村实用人才为根本,做精“小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加大入乡返乡人员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甘孜县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工作方案》《甘孜县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目前,由苟兵等10名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在拖坝乡和呷拉乡打造集“农业观光、科普、旅游、餐饮、文创、农产品展售展示”为一体的体验式消费“田园综合体”——孔萨农庄、呷拉村高原绿果蔬合作社。年带动增收50余万元。

培育本土人才,助力高质发展。紧扣全县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工作需要,实施“6+N”人才计划(即:在原有的党政、专技、技能、农村、企业、社工6支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打造旅游、产业规划、财经、金牌讲解员、文秘、双语等人才队伍),助力各项社会事业高质发展。一是实施产业规划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全县重点产业发展,3年内培养15名产业人才,10名规划人才人才,基本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要。二是实施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全域旅游,3年内培养5名能够进行创造性规划、营销策划,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推广,旅游服务管理、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助力群众增收方面起带动作用的人才。三是实施财经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会计人才在强化会计职能、参与管理与决策、开展会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带动作用,3年内培养50名业务精通、善于管理、业绩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四是实施双语实施“双语”互学计划。组织村在职干部和乡镇干部按照“1+N”模式开展“藏汉双语”互学计划,造就一支懂双语、会交流的高素质干部。五是实施“五好”金牌讲解员计划。按照“思想政治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标准,3年内打造100名红色教育、文化旅游讲解员队伍,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甘孜故事。六是实施文秘人才能力提升计划。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文秘辅政能力为目标,从信息简报、意见方案、新闻通讯、发言汇报、会议管理等方面对全县文秘人才进行轮训。

培训专技人才,夯实发展基础。抓实“新型农民”这 一主体,强力提升农民技能,近年,建成州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1个,县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4个。深入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培训计划”“送培训下乡”“举办扶贫专班”,对具有劳动能力和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人员开展缝纫、汽修、挖掘机、厨师等技能培训,目前,5000 余人次参与培训;积极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完成人才交流和就业创业服务大厅建设,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职’在民企,‘就’有未来”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10余场次,促进1000余人成功就业。将茶扎乡、卡龙乡等合作社申报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吸纳百余名劳动力从事蜜蜂养殖、藏服缝制、花卉种植及产品销售,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