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万年前,地球上的犀牛迁徙都是途经当时的青藏高原南缘吗?中国科学家对史前犀牛化石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在约2000万年前的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间,并角犀沿青藏高原北缘迁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团队通过对产自山东山旺盆地、早中新世地层矮脚犀族中最新修订为并角犀的骨架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对其演化迁徙历史提出新的假设——它从欧洲到东亚的迁徙路线更有可能是途经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即从青藏高原的北缘、而非之前普遍认为的南缘通过。
约2000万年前并角犀沿青藏高原北缘迁徙示意图。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这项远古犀牛演化领域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在《亚洲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从而为研究渐新世到中新世过渡期间哺乳动物的演化迁徙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也说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对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邓涛研究员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山东山旺盆地出产化石的地层时代为早中新世时期,化石完整而精美,不仅有植物的叶片化石,还有鱼类、蛙类、鳄类和哺乳类等脊椎动物的骨架化石。其中,犀类研究最早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先生于1937年根据部分骨架材料命名的“细近无角犀”。1965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王伴月研究员注意到山旺盆地可能有另外一类犀牛,但限于材料较少,暂时将其放入近无角犀属,命名为“山旺近无角犀”。
邓涛团队在山旺盆地发现新的犀类骨架化石及相关研究。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本次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山旺盆地发现新的犀类骨架化石诠释了山旺种的形态特点,尤其是其大的上下门齿,鼻端发育角座,前后脚骨粗壮。研究团队据此对山旺种进行修订,将其归入矮脚犀类的并角犀属。
邓涛指出,并角犀最早的化石记录产于法国晚渐新世地层,欧洲也是该属化石最丰富的地区,而亚洲此前仅在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早中新世地层有发现。这次研究在中国山东山旺盆地发现的骨架化石,将并角犀属的分布范围扩展到东亚,也揭示出其在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期间与众不同的演化迁徙历史。
邓涛团队在山旺盆地发现新的犀类骨架化石及相关研究。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在对比同时代犀类的地史分布后发现,大部分亚洲与欧洲共有的属种在南亚和东南亚都有发现,即它们的迁徙途经青藏高原的南缘。不过,“并角犀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层的缺失表明,其从欧洲到东亚的迁徙路线更有可能是途经中亚哈萨克斯坦地区,即从青藏高原的北缘通过,说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对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邓涛表示,研究团队后续将进一步开展对渐新世/中新世关键过渡期犀类等哺乳动物的深入研究,阐明气候环境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