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度解读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度解读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发布时间:2022-07-20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何树平

核心提示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坚定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战略部署,城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0.79%提高到57.82%,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城市数量少能级低、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优化、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品质不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把加快城镇化步伐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我们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构建人城融合家园

◎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

◎培育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做大做强中心镇

营造生态绿色家园

◎优化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

◎推广低耗节能的绿色建筑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打造现代宜居家园

◎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着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有序推广城市智慧赋能

◎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缔造幸福美好家园

◎加快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

◎着力改善居住条件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筑就共富共美家园

◎持续优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统筹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各级城镇梯级协调的城镇化,构建人城融合家园
  党代会报告强调,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一)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宜居优势更加彰显,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我们将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优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厚植绿色生态和高品质宜居优势,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公园体系、生态系统、环境品质和风貌形态,高质量建设“两区一城”,实现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打造综合能级更高、支撑带动能力更强的全省发展主干和成渝地区发展引擎。
  (二)培育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我省已形成由1个超大城市、4个大城市、11个中等城市和20个小城市构成的城镇体系,但结构仍然不优,除成都外没有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数量少、能级低,必须在不同区域内加快培育一批区域中心城市。我们将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加大对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资源供给,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功能,加快塑造各展所长、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区域板块,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持续做强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功能。
  (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县城人口流动趋势为导向,完善县城人口吸纳和产业承载功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程,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实现公共设施供给能力与常住人口需求基本匹配。深化金堂、乐至、大英、江安、绵竹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有序推进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和“小县优城”试点。
  (四)做大做强中心镇。为强化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部基础,我们扎实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已确定306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入库候选镇并有序实施考核命名工作。我们将打破县域内行政区划和建制限制,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推动资源要素集中布局、精准投放。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深入实施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六大提升工程,统筹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生活垃圾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省级百强中心镇,推动有条件的省级百强中心镇发展成为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化,营造生态绿色家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优化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建设城市生态绿色廊道,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构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呈现大美城市形态。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推进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机动车、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城镇供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二)推广低耗节能的绿色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建设领域也成为了碳排放大户,随着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建筑行业碳排放还呈上升趋势。我们将更加注重建筑节能,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试点建筑光伏一体化。推进建筑业转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实施省级建筑产业园区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建成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严格落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和节水“三同时”制度,推广再生水及节水器具应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合理布局城市公交专用道、公交首末站、加气站和充电站等设施,加大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起成都都市圈“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地级市“公交+慢行”网络融合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

推进立足时代适应未来的城镇化,打造现代宜居家园
  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突出为人民创造幸福安逸生活这一总取向。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五个统筹”,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空间品质、保障城市安全,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一)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我国城镇化发展重点逐步从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转变,我们顺应这一发展规律,开展城市更新立法调研,实施城市体检试点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制定政策和技术标准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以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我们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十四五”期间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250万户群众,统筹推进3万部以上既有住宅电梯增设。着力营造一系列微空间、微地标,实现城市形态更新。因地制宜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改造,统筹街景塑造、业态填充、设施更新,打造街区经济,实现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更新。开展基础设施更新,大力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改造,对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管道和设施应改尽改。通过城市更新,让城市更有温度、社区更有活力、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美好、安全更有保障。
  (二)着力增强城市发展韧性。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城市内涝治理行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显著提高了城市发展韧性。但我省多数城市抗风险能力仍存在短板弱项,安全运行还面临着极大挑战。我们将加快泸州、广安、广元等国家级和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并逐步在所有城市推广海绵城市理念,系统完善排水防涝基础设施体系。紧盯城镇燃气、房屋建筑特别是自建房、建筑施工等重要风险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消防“生命通道”畅通工程,加强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构建传染病防控和救治设施基层体系,建设安全社区。
  (三)有序推广城市智慧赋能。如今,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城市。我们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产业变革机遇,建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有效解决城市运行和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实现“一网统管”。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水电气终端系统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加强城市环境、城市防灾智慧化管理,完善数据信息采集手段,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加快城市交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推动车路协同、车城融合建设发展。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拓展智慧安防、智慧楼宇、智慧街区应用场景,搭建智慧物业线上线下管理服务平台。
  (四)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始终把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保护35座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历史格局,全面排查破坏性“建设”问题,坚决守护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我们将继续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挂牌保护和测绘建档等工作,构建省、市、县三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完善保护标准和政策法规,建设城市特色文化生态。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评估,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工作机制,防止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探索数字化文化传承有效途径,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

推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城镇化,缔造幸福美好家园
  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处理好新市民安居乐业的客观需要。
  (一)加快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让全体居民公平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完善户籍制度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发挥城市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质量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非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稳步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二)着力改善居住条件。近年来,我们着力稳控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人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但我们仍然看到,部分房企风险暴露直接影响购房群众按期拿房,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平衡、不充分,对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对新市民的保障还远远不够。我们将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稳妥实施“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流入多的大城市和省政府确定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实现租购同权。“十四五”期间,全省将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4万套(间),逐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
  (三)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和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作用,持续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完善农民工学历教育学分认定机制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机制,促进其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注重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及各类群团组织、社会团体中吸收农民工代表,引导农民工参加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完善社群帮扶机制,健全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参加各类公益性、互助性社会活动,使其尽快融入城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筑就共富共美家园
  党代会报告指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打破城与乡之间的藩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持续优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建立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紧密结合的县域医共体,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机制,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及中心镇延伸,加强乡村路网与交通主骨架高效衔接,推动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商贸供销等融合发展,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
  (二)统筹开展乡村建设行动。针对我省镇村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密、实力弱的突出问题,我们通过两项改革,进一步优化全省乡村发展空间格局,建制村减少四成。我们将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扩大乡村建设评价范围,健全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进程,探索乡村建设工匠“负责制”,推广“农房设计下乡”和“数字农房”,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加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的传统格局保护力度,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协调发展。
  (三)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我们将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促进人才入乡就业创业,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引导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和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