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从“0”开始,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喜迎二十大|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从“0”开始,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时间:2022-09-14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俯瞰天府新区兴隆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

领航中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秋怡 王国平 程文雯 蒋君芳
  从成都市中心出发,沿笔直宽阔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南下30多公里,视野越发宽阔,绿植渐渐浓密,湖水泛着清波,这就是天府新区兴隆湖。沿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勾勒出这座城市漂亮的天际线。
  兴隆湖见证着成都科学城生长的力量。1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成都鹿溪河流域一处滞洪洼地,如今,不断生长的楼群把这里变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府新区考察,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厅观景台前,眺望兴隆湖,为天府新区量身定制发展蓝图。
  如今,在规划厅幕墙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熠熠生辉: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因此我们将科技自主创新视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成都市副市长、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说,“领袖的谆谆教导、殷殷嘱托,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4年多来,当年的规划图、效果图,正一 一变成实景图。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用5天时间,蹲点调研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深入采访大科学装置、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与工作、生活在这里的科研工作者交流,探寻天府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赛道,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全面起势的密码。

第一站

成都超算中心

信息时代,算力就是国力
  兴隆湖东南岸,是日夜奔腾、持续输出算力的成都超算中心。远远望去,一座被称为“硅立方”的大型蓝色立方体建筑,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湖边。
  这里原是一处土丘高地。2019年8月,成都超算中心启动建设。不到1年时间,3栋核心建筑拔地而起,完成了成都超算中心主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测试。其中,超算系统本身建设时间仅6个月,这一速度甚至打破了国家超算中心的纪录,彰显了科创领域的“天府速度”。
  成都超算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李佳佳介绍,中心于2020年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排名进入全球前十;2021年6月,获批纳入国家超算体系。
  此前,科技部批准建立的8家国家超算中心均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成都超算中心在中国西部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成都超算中心对我们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这里的超强算力,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展高分辨率的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大碰撞模拟。”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中心副教授周游。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研究关于月球形成的那次“大碰撞”,寻找地月系统最早期演化的钥匙,破解月球诞生之谜。
  投运以来,成都超算中心“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先后为北京、上海、重庆等35个城市的760余个用户提供算力服务,涵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30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同时,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1900万个。
  超强算力离普通人远吗?“其实不少成果已渐渐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李佳佳说。
  比如,成都气象部门正与成都超算中心合作,由后者提供超强算力,将气象预测网格空间分辨率从9×9公里提升到1×1公里,提高预报精准度。
  再比如,针对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需求,解决了因汛期降雨量过大造成的山地灾害高发、频发导致的算力不足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模拟精准度。
  “此前我们搭建了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平台,但由于致灾因素庞杂,计算需求巨大,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实现。”山地所研究员邹强说,在成都超算中心帮助下,我国在山地灾害风险模拟与险情预报领域全球领先。
  李佳佳说,成都超算中心对于成都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于提升四川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在科研领域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在蒸汽机时代,马力就是国力;在信息时代,算力就是国力。”成都超算中心,正是代表着超算国家队的西部力量。

第二站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群贤街上,群贤毕至
  从成都超算中心沿湖前行,行走至群贤街,这处位于兴隆湖东北角的一片红色建筑,是刚搬到天府新区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以下简称“成都分院”)。这一片红,被称为“学院红”。正如街名,这里可谓群贤毕至。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所、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等分布两侧,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是科创领域的“金字招牌”。
  “2021年底,成都分院科学城新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都分院陆续从华西坝原址搬家至此。”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单位党委副书记刘刚君看来,搬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移动,更是对科研创新的一次赋能升级。
  1958年,成都分院前身——中科院四川分院成立。1978年,成都分院正式成立。成都分院当时主要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为四川省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为主,同时也开展一些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研究工作。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刘刚君十分感慨,作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中科院一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不断奋力进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视察时提出殷切期望: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2019年,在建院70周年之际,总书记又对中科院提出新要求: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
  刘刚君说:“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履行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研究部主任陈云伟曾在华西坝园区工作18年。“老园区留下很多美好回忆,那里绿树浓荫,黄桷兰树都已长成参天大树,玉兰树已长到近4层楼高,每到初春,别提有多惬意。”陈云伟说,过去值得怀念,未来更值得憧憬。成都古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成都科学城今有“远眺龙泉千重岭,近览文情万卷文”的情怀。
  刘刚君说,从华西坝搬到兴隆湖,也让他们实现了从“点”到“面”的转变。
  首先是重大创新平台加快落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成都研究中心已建成。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更多新成果将在这里诞生。
  其次是高水平人才加快聚集。成都分院2000余名高端科技人才生活在风光秀美的兴隆湖,未来这个数字将增加到万余人。
  最后是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成都分院孵化的中科系企业——云从科技、中科信息、地奥集团、中科微等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成都分院主攻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现在都是四川的支柱产业。
  走在成都分院园区内,每个十字路口的斑马线都经过了特殊设计,上面印着DNA双螺旋、化学分子式、二进制代码、博士帽、显微镜等主题图案。
  “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每一位中科院人,不要忘了来时的路。要把成都分院60余年积淀下来的‘服务国家、报效人民’的精神传承下去。”刘刚君说。

第三站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新赛道上,从跟随到领跑
  兴隆湖北岸,靠近中科院成都分院的,是建成运行不久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四川作为科教大省,紧跟中央部署加快科技创新建设步伐。2021年6月7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和西部(成都)科学城一同在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揭牌,这是四川创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征途中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总工程师、研究员杨虎介绍,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自2021年10月底完成组织机构注册,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正式运行已近1年,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目前,实验室在研国家任务3项,省部级科研任务3项。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今年6月,2022“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现场,天府实验室面向全球首发“揭岗挂帅”榜单。目前实验室已聚集了包括院士、杰青、优青在内的百余名科技人员。
  作为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建设的领衔人物,从几十年前在山沟里做科研到如今在公园城市里搞创新,杨虎始终在做一名探索者。
  2016年8月16日,由中国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升空。它的星际旅途,承担着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杨虎当时担任地面望远镜系统行政总指挥,确保地面站望远镜与量子卫星能够进行“联系”。
  如今,杨虎再一次肩负起一场伟大探索。在杨虎看来,设立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就是要在科研新赛道上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继而腾飞。
  “在传统光学领域,无论是理论、材料,还是标准,我们都在跟随西方的步伐。但在信息光子学、能量光子学等领域,我们从基础理论开始就有充分支撑,具有在全球争先的基础和机遇。”杨虎说,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所承担的使命,一是在工程光学领域,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探索更加精准、高效、务实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服务四川省、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
  站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办公室,向北看去,工人们正在一处工地上施工,这是正在建设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微纳光学检测区,力争年内完成基建工程。
  “我们将与产业界一起,在微纳光学制造、结构功能材料领域,建立新的产业赛道。”面对未来,杨虎信心十足。

第四站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公园城市,我们喜欢的氛围感
  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厅前远眺兴隆湖,湖畔北岸是天府新经济产业园,这是兴隆湖沿岸最先“长”出来的一片建筑。
  在天府新经济产业园A区5号楼的墙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八个字,表明了这栋建筑与清华大学的关系。
  2016年3月,清华大学依托学校电机系优势,在天府新区落地成立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四川院”),致力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展能源互联网前沿研究和产业培育。
  这是四川引进的第一个校地合作科研机构。成立6年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700余个。
  调研采访期间,工程师们正在全力推进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十万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示范工程”。该院高级工程师罗子萱说,液氨作为化肥最主要原料之一,传统化工生产流程下制取氢气并合成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研究用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的技术,力图通过新的工艺路径,实现传统化工领域的“碳减排”。
  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探索清洁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清华四川院的重要使命。
  清华四川院院长助理、科技创新部主任吕岚春介绍,今年5月,由该院为主要技术研发方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正式投产,成为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吕岚春说,除了是科研机构,清华四川院还是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效果如何?与研究院只有几米之隔的易冲半导体是“代言人”之一。
  2016年,在美国硅谷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了6年多的清华校友潘思铭带着团队回国,成为清华四川院首个引进的团队,半年之后便成立了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打破国际芯片厂商的主导地位,进入了国际知名供应商体系。
  6年多来,清华四川院已成功孵化16家企业,其中约一半选择落户天府新区。
  “科技企业有一个特点,需要科技氛围,成都科学城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氛围感。”吕岚春说,公园城市的美丽图景,也是科技企业愿意扎根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天府新区把兴隆湖这样一片黄金土地留给了科研工作者,足以说明它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而我相信,科研工作者最终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这片土地。”
  就在清华四川院周边,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扎堆落地。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已引聚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56个。2021年,在天府新区,以清华四川院、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成果及技术溢出,与外界开展技术合作100余项。

结语

勇攀高峰 并成为高峰
  调研的最后一天下午,记者一行离开清华四川院,穿过兴隆湖西岸,再一次回到初始之地——天府新区规划厅,如今这里被誉为天府新区的“城市会客厅”,是天府新区人民的“精神家园”。
  5天的调研采访,我们其实是沿着兴隆湖转了一个圈。这条调研轨迹,犹如数字中的“0”。在科学领域,0代表着开始,代表着精确,也代表着创造。
  沿兴隆湖布局的成都科学城深入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聚焦“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人才港”等关键工作,已初步构筑起战略科技力量集聚的先发态势。
  在兴隆湖西岸,我们看到一座巨大的石雕,造型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的轮廓,名为“世界之巅”。这是成都科学城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继而成为高峰的宏伟蓝图。
  这座石雕长20.18米,高2.11米,这些数据代表着2018年2月11日。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成都科学城正在走出一条新时代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