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代表④丨杨文钰:为护卫国家粮油安全贡献智慧力量

我是党代表④丨杨文钰:为护卫国家粮油安全贡献智慧力量

发布时间:2022-09-28 来源:川观新闻 责编:丁真尼玛

我是党代表

他们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是全省510多万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将肩负全省党组织和党员重托,赴京出席党的二十大。川观新闻推出“我是党代表”专栏,报道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的25位基层党代表,展现他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奋进故事和先进事迹。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人物名片


杨文钰,63岁,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等多项荣誉。

人物故事


9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入关键的收获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能出差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有点焦虑。“8月27日从内蒙古回来就没法出去了,每天只能通过微信、电话,远程联系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了解玉米大豆的生长情况进行技术指导,还是没有现场手把手教的效果好。”

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此时的杨文钰一定是在田间地头奔忙。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他的足迹从黄淮海延伸到大西北、大西南,遍布河南、宁夏、甘肃、内蒙古和四川等多个省(区)。

坚持科技创新  助力稳粮增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业农村部今年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510万亩,其中四川省扩大310万亩。杨文钰如候鸟一样,带领团队成员从南到北全国奔忙推广示范技术,行程密集到一天走好几个点,一天工作12小时是常事。在杨文钰看来,“能够为稳粮增豆贡献力量,能够守护国家粮油安全,是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骄傲。”

杨文钰(左二)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指导大豆玉米播种。

众所周知,大豆在粮食作物中进口依赖度最高,近年来全国大豆需求中有八成以上依赖进口。玉米和大豆属于同季旱粮作物,二者争地矛盾严重。

2000年起,杨文钰带领团队坚持科技创新,他们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选择紧凑、耐密、抗倒伏的玉米品种与耐密、耐荫、宜机收的大豆品种实行带状复合种植,这样在实现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可多收大豆100-150公斤,相当于一亩地产出1.5亩地的粮食。另外,由于大豆有固氮的作用,技术施行两年后,每亩地还可减少4公斤左右的氮肥施用,绿色生态效益明显。

由于提质增效成果突出,2003—2021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四川累计推广面积5758万亩,遍及61个县市,技术覆盖率75%以上;在全国累计推广966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35亿元;对保证我国玉米产能、大幅度提高大豆自给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等国家成功推广,为解决世界粮油问题提供了中国思路。

奔忙田间地头  播种丰收希望


说起对内蒙古种植基地的指导,最早还得从4年前说起。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张永根打来电话,他在新闻中了解到杨文钰团队的这项技术后想在乡上推广,请杨文钰给予技术指导。在种植的过程中,张永根带领种植户不折不扣地落实杨文钰的各项技术要求,当年收获就效益凸显。这也掀开了内蒙古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序幕,从最初这个镇的200亩,如今已发展到160万亩的规模。这件事给杨文钰很大启发,好技术要产生好效益的前提,是种植户要全心全意把这项技术用足用好。

杨文钰(右二)在江苏省新沂市对种植农户进行现场培训。

为了让种植户掌握好这项技术,杨文钰比谁都舍得吃苦。今年6月中旬,河南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高达41℃,杨文钰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在田里一边仔细查看大豆玉米株数,一边在地里手把手地教农户大豆播种深浅度和用肥量,这只是黄淮海14天夏播冲刺期里最常见的场景。“杨老师总是一马当先冲在前,下完地,衬衫能直接拧出水。”杨文钰教授的博士生杨欢认为,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对“三农”工作深深的责任感,支撑着导师杨文钰对工作始终保有高度热忱。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作为党代表,杨文钰对大会充满期待,期盼二十大能制定出更加美好的蓝图,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我将不断总结提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做好推广运用,继续为护卫国家粮油安全贡献智慧力量。”

(图片及视频由受访者和四川农业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