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情暖民心 润物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喜迎二十大|情暖民心 润物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坝州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阿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相约在一起 跳起欢乐的锅庄舞

■记者 蔡华 实习记者 王玉全

幸福写在脸上,好日子甜在心头。九寨沟县双河镇松柏村村民搬进了迁建的新家,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村民种植的红富士苹果再获丰收,壤塘县中壤塘镇查托村村民看病全面实行便民一站式服务,阿坝县麦昆乡日格扎村老人们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了专业的养老服务……全州农牧民群众可感可知的实惠背后,是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是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开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民心,厚民生,在阿坝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是阿坝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有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呼应民生需求,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都化作一个又一个笑颜绽放的故事,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筑牢民生基石 幸福阿坝在崛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实事,一定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行走在我州的乡间村寨,漂亮的楼房、宽阔的乡村道路、明亮的路灯俨然成为了高原上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党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不仅让各族群众过上了殷实的生活,还让他们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州全力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十年。这十年,我州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加快建设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民生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需。近年来,我州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主攻方向,加速推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广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要求落地落实,“控辍保学”成果有效巩固,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六个100%”。全面启动高中教育布局优化工作,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进展顺利。“十百千万”培养工程成果丰硕,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汶川、九寨沟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初见成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全面取消,次均住院费用全省最低;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我州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动就业规模和质量提升。“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创新推进,“三支一扶”、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实施,建设就业见习基地78个、创业孵化基地4个。2021年底,我州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774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跨区域劳务协作持续深化,根治欠薪成果不断巩固,农民工服务保障更加周全,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9.3亿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我州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原则贯穿各个领域,促进社会保障更好更公平惠及群众,整州纳入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在全省民族地区率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死亡丧葬抚恤补助金制度,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重点医疗救助对象省内联网医疗机构“一站式”“一单制”结算全面覆盖。2021年底,全州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在14个镇开展养老服务“一镇一专员”试点。社会救助精准到位,发放低保金、临时救助金2.3亿元,惠及8.9万人;

——民族文化是民生之魂。我州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去年,我州编制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省阿坝州段建设保护规划》及文旅融合专项规划,大力推动夹金山景区、巴西遗址文化旅游区等争创4A级红色旅游景区,成功推出红色经典旅游线路5条、研学线路10条;

……

“全靠党和政府啊!我们现在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州各族群众不禁连连感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今,勤劳、朴实、智慧的阿坝人民正沐浴着改革春风,吹响发展号角,踏着和谐节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谱写新的华章。

增进民生福祉 “两联一进”暖民心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真情。只有了解了基层群众需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做出利于百姓的决策,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生产生活有什么困难?”“收入怎样?”“享受了哪些政策?”……近年来,州级领导纷纷深入联系县(市)、分管领域、城乡基层开展蹲点调研,与群众亲切交流,切实了解民情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农牧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2018年11月28日,在“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动员大会上,州委书记刘坪表示,我州开展“联寺联僧、联户联情、法律政策七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就是让党员干部不断清醒头脑、甩开双手、沉下双脚,深入羌村藏寨、田间地头,深入寺庙和群众之中,用真心记好“民情日记”,用真情为民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深植根群众心中,在新时代传承下去。

“这些驻村干部帮我们干农活,搬运备耕农资,跟我们一起烧火做饭,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谈起驻村干部,壤塘县岗木达镇明达村村民尕玛洛尔吾竖起了大拇指。在壤塘县,1200名党员干部全部沉下基层,主动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实情,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路上冰雪大不大?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得知联系人余和林要来看望自己时,各莫寺僧人夏扎在电话里关切地说到。州藏医院医生余和林在“联寺联僧”中与僧人夏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交流。余和林除了关心了解夏扎的学习生活情况外,还为他讲解医学知识、赠送药品等,夏扎亲切地称余和林为“暖心门巴”。

面对面听取民意、实打实解决民困,干群距离不断拉近,干群关系更加和谐,鱼水交融的和谐氛围洋溢在阿坝大地。

“我们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变化,从根本上讲得益于汶川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支持和智力帮扶,尤其是花大力气转变了村民的陈旧观念。”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权英谈及村里的发展时感慨不已。

建立农业园区之初,习惯了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村民对种植甜樱桃和青红脆李心里没底,“种得出来吗?”“卖得出去吗?”“失败了怎么办?”……大家不敢想象种植水果能挣“大钱”。

为了转变村民们的传统种植观念,汶川县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并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深入每户农户家中讲政策、谈现状、谋未来,渐渐从根本上转变了村民陈旧的观念。观念的转变,使布瓦村产业基地建设进程势如破竹。短短几年间,该村就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坡地种植了适宜生长的青红脆李,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种植了甜樱桃,总规模达4000亩。

“现在我们村通过种植水果富裕了,在县城买房子的人也多了。”布瓦村2组村民马德志谈及如今的幸福生活开心极了。布瓦村依托种植水果让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架起了干部与群众常来常往、常联常亲、团结奋斗的连心桥,干部与群众的心更近了、情更深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铿锵承诺,温暖着阿坝儿女的心田。阿坝,正阔步前进在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的道路上。

原标题:情暖民心 润物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民生事业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