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 巴山蜀水美好家园绽新颜

这十年 巴山蜀水美好家园绽新颜

发布时间:2022-10-15 来源:川观新闻 责编:丁真尼玛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十年大事记

2013年5月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推开。

2015年3月

省政府出台《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这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治理灰霾的专门规章。

2016年7月

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

2016年9月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明确“四轴九核”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

2016年10月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案》。

2017年

四川全面建立河长制。目前共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近5万人,将全省8596条河流、8109座水库、5002条渠道和12个天然湿地、417个湖泊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

2018年11月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

2019年5月

《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出台,首次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方式推进水污染治理。

2020年4月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主任。

2021年10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四川片区占总面积的八成以上。

2021年

四川全面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责任体系。目前,全省共设立林长9.2万人,全省林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全面形成。

2022年8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四川。

9月5日,仁寿县黑龙滩水库边,乡村公路随岸线蜿蜒,行人、车辆穿行其中,宛如一幅美丽画卷。 张忠苹摄(视觉四川)

“环境优美,简直大变样!”国庆假期后第一天,自贡市民卢涛来到位于大安区的张化渣场,眼前一幕让他惊喜不已——80余年堆积形成的渣山,经生态修复再造,已蜕变为满目苍翠的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渣山变公园的生动案例,在巴蜀大地随处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巴山蜀水颜值、生态产品价值、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绿色,成为美丽天府画卷中最鲜明的底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殷鹏

持续高位推动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8月底,四川出台西部首个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四川。这是四川强化上游意识的责任担当,是推动美丽四川愿景走进现实的坚定态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嘹亮号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推进,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殷切嘱托,定当不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使命的四川,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定不移推动中央生态文明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高位谋划。2016年7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省委十一届三次至十次全会,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部署。2020年4月,高规格的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主任。

制度创新。四川对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不再考核GDP,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国土绿化方案,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制定、修订12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5部地方性环境标准,生态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压实责任。四川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力度,坚持直面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15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48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6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24项。国家移交的71个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58个。此外,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并实现两轮督察全覆盖,发现生态环境问题9200多个、追责问责1100多人。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搬迁!”天原集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因原厂区距离长江岸线不足百米,在2018年整体搬迁至宜宾三江新区,转战新材料“战场”。2021年,天原集团创下营收352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天原集团的向新而生,是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现实,唯有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才是推动绿色崛起的应有之义。

新旧动能转换提质加速。全省持续推动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116个小水电项目全部关停,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全面停止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核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超1万家,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

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四川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出口产品低碳认证体系,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累计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居全国第四位,省内绿电生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80%,全省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到全国的3%。

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乌东德、白鹤滩等重大水电工程陆续投产发电。此外,四川还不断做强做优清洁能源产业,吸引排名全球前10强晶硅光伏企业中的5户前来落户。

天蓝地绿水清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夏,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陆续现身成都、泸州、攀枝花、眉山等地。

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所在水域必须无害、洁净。而它频频“亮相”的背后,是十年来四川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定步伐,生态环境质量跃升轨迹看得见、摸得着。

天更蓝。四川把大气质量改善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空气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2021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31.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0.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率89.5%、较2015年增加9个百分点。

地更绿。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去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2%,同比2012年净增森林面积241.4万公顷。四川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科学划定14.92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基地28个,数量居西部第一。

水更清。2021年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4.8%,位居全国第七,创10年来最好水平。长江、黄河干流稳定达到Ⅱ类水质,特别是长江上游污染最严重的沱江,实现干流全面达标,“清澈见底、鱼翔浅底”已是常态。在2019、2020年度中央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四川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巴山蜀水间,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正不断铺展!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界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强摄

守护物种

给大熊猫一个美好家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已有超50万人次到此打卡!”10月3日,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风景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界碑”旁,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社会协调发展部负责人李敏杰向记者介绍:“越过这块编号‘SC0001’的界碑,就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范围。”

界碑外区域属于瓦屋山风景区,向游客开放。越过界碑,首先进入的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一般控制区,这里允许人们居住,进行有限制的生产经营、自然教育等活动;再往里走是核心区,禁止任何生产经营活动。李敏杰说:“之前,由于缺乏相关约束,部分人为活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破坏程度。”

为给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一个美好家园,2017年以来,瓦屋山相关区域共关停原有采、探矿权19宗,关停、拆除水电站41座,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达100%。同时,相关部门组织生态护林员等持续开展执法行动,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违规建设等行为。

生态改善,老百姓有切身感受。“这几年,最明显的变化是遇到猴子、羚牛、小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洪雅县瓦屋山镇燕远村村民李万芳说。

变化,不仅只在瓦屋山周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片区充分发挥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协同保护其他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并在野外巡护中发现其他同域珍稀动物1600余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变化,更不仅只是生态领域。近年来,借助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东风,越来越多群众吃上“旅游饭”。记者从界碑出发,沿洪瓦路前行,一路上农家乐、民宿、酒店等目不暇接。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让周边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瓦屋山镇金花桥社区“桃花源”酒店负责人陈熙感慨。该酒店高4层,共有30多间房,去年有70多万元收入。“不久前我们对酒店进行了装修升级,这段时间来耍的人特别多。”陈熙说。金花桥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艳琼告诉记者,当地矿山、电站关停后,村民们搞起了生态旅游,经营林木、种笋子、养蜜蜂,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为助力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发展,四川还推动建立《大熊猫友好产品体系标准》,认证了“平武五味子”“唐家河蜂蜜”等原生态产品,今年3月已正式获得特许经营授权。

还有更多好消息:今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完成勘界落图,按照计划年内将完成打桩定标;今年5月1日,《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开始施行,相关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四川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四川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行动,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截至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2%,森林蓄积量达19.34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9%。2021年,四川林草产业总产值达4509亿元,同比增长10.08%。

以制促治

沱江水质创20年来最好水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10月10日上午,内江甜城湖清洁队的木船在沱江上游弋。沱江流经内江城区段被称为“甜城湖”,内江是沱江沿线唯一以沱江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城市。“上游没雨时,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1.5米水深处的鱼,比10多年前的水质好多了!”队长李强告诉记者。

和他感受相印证的是一组数据:沱江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主要河流之首,水质创20年来最好水平。

上游水清,下游才有碧水。沱江流域是四川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水污染防治的“硬骨头”。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沱江流域16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仅6.2%,干流污染十分严重。

水质改善,非朝夕之功。凝聚上下游、左右岸和部门合力的治水路径,来自我省对沱江治理建章立制的制度化实践。

记者从内江城区出发,沿沱江上行来到资中县重龙镇。沱江的支流谷田河岸,是杨建斌一家晚饭后常散步的地方。杨建斌感慨道:“十多年前,这里还是臭水沟,现在不仅水更清了,还有了亲水平台。”

改变要追溯到2009年,内江在全省率先探索河湖长制度为沱江治理提供借鉴。2017年,四川全面建立河长制。沱江被列入四川省十大主要河流,明确由两位省级领导担任沱江河长,流域范围内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污染治理从“九龙治水”向“治水一盘棋”转变。

作为全省最早一批河长,刘衡2017年上任,有着重龙镇党委书记、沱江重龙镇段镇级河长两个身份。“经常这边刚清理好了,那边的垃圾又漂过来了。”刘衡代表重龙镇与上游归德镇、下游银山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同时带领15名村级河长,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乱丢垃圾、侵占河道和非法采砂等问题整治。

和刘衡一样,万余名河湖长牢牢钉在沱江沿线守好一方净水,在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中穿针引线聚集合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截至目前,沱江流域各级河湖长先后巡河巡湖67万余次,排查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8.5万余个。

沱江保护的法规体系也在持续完善。《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2018年开始实施,是沱江流域第一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规。“新修订的版本9月生效,保护范围扩展3.8公里,保护力度更大了。”内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甜城湖执法大队大队长张磊介绍。

一系列制度化探索和实践展开:一方面建章立制保长效,我省出台《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不断筑牢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流域水质达标行动方案,将沱江流域7市29个县(市、区)划分为15个控制单元,完善流域分区管理体系。“沱江生态改善有目共睹,去年我在内江城区的沱江边上第一次拍到红嘴鸥。”摄影爱好者张光平说,期待今年与珍稀候鸟再度相会。

消失百年

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再现四川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代强

叶子边缘有尖刺,叶柄贴近枝条呈抱茎状态——这是四川特有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的典型特征。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一植物在“失踪”百年后再次在四川被发现。

“干燥处理后颜色变浅了。”9月30日,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君向记者展示了尖齿卫矛标本。“1908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四川西部曾采集到3份处于果期的尖齿卫矛标本,此后再无人发现该物种。”

2021年8月,胡君带队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专题“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川西片区考察任务时,在贡嘎山东南坡峡谷悬崖上发现10余株疑似尖齿卫矛的种群。

“我很幸运。有的研究卫矛科植物的专家找寻它10多年,也有科研人员为了找它摔下山受伤,但都没有结果。”胡君说,为确保科研准确性,科研人员对影响植物分类的萼片、花瓣、雄蕊数量等关键信息进行仔细野外观察,为其绘制科学手绘图。野外科考结束后,他们进一步对该植物样本以及形态上与其相近的刺叶沟瓣样本进行分子遗传信息实验比对,最终确认所发现植物为尖齿卫矛。

近年来,由于交通越来越便捷,基础考察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四川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上更为细致,进而发现了很多新物种和濒危物种。在胡君看来,再次发现尖齿卫矛的野生种群活体,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真实的研究材料,就有希望通过引种、栽培来更好地保护它,让它不再“消失”。

四川省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保存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我国及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全省有高等植物1万余种、高等动物1300余种。尖齿卫矛的再现,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一个例证。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谢强说,为了保护这些濒危物种,四川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数百个;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0.45%;明确了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此外,我省还制定实施《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目前,全省95%以上的物种资源通过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获得保护。

数据

●2021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31.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0.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率89.5%、较2015年增加9个百分点

●2021年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4.8%,位居全国第七,创10年来最好水平

●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2%,同比2012年净增森林面积241.4万公顷

●截至目前,四川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基地28个,数量居西部第一

●在2019、2020年度中央开展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四川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

●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科学划定14.92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15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