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协奏曲”续写“山海情”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市、甘孜州

共谱“协奏曲”续写“山海情”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市、甘孜州

发布时间:2022-11-18 来源:四川日报 责编:丁真尼玛

位于阆中市柏垭镇的浙川东西部协作油橄榄产业园。

色达县在台州市椒江区就读的学生参观合作办学企业浙江水晶光电有限公司。

台州市玉环市援建的甘孜州炉霍县冬春季蔬菜保供基地内,当地工人正在为番茄整理枝条。

  台州市路桥区援建的甘孜州甘孜县第二自来水厂。

  在台州市黄岩区希乐公司务工的甘孜州新龙县群众。

  由台州市临海市积极引入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南充市嘉陵区启动。

共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
  浙江省台州市,地邻东海,是长江三角洲的开放前沿城市;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嘉陵江畔,是川东北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四川省甘孜州,地处长江上游,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浙川远隔千里,而因东西部协作走得更近更亲。从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是滔滔江水的汇聚,从长江下游到上游是无限深情的反哺与回馈。
  2021年6月,浙川两省调整了新一轮对口帮扶结对关系,由浙江省台州市的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玉环市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州的色达县、新龙县、甘孜县、炉霍县;浙江省台州市的临海市、温岭市与四川省南充市的嘉陵区、阆中市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
  “浙川东西协作、对口支援,是党中央赋予台州市的光荣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一年来,台州市坚持扛牢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用心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高分报表,为南充市和甘孜州发展注入了台州力量。

□秦武 (图片由浙江省台州市赴四川省南充市、甘孜州工作队提供)

破题

产业支撑夯本底
  “新一轮对口帮扶做什么、怎么做?”这是台州市援川干部人才们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是台州市的强项;土地、生态、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是南充市、甘孜州的优势。
  立足对口地区所需、台州所能,台州结合实际,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协作”确定为新一轮对口帮扶的破题之举和主抓手。
  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产业转移和项目引进力度,促进转移企业和项目实现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台州使出“连环招”——
  强招引壮产业。台州主动对接,积极谋划,大力宣传对口地区税费缴纳、用地用能等相关优惠政策,围绕对口地区资源禀赋全力开展招商引资。
  补短板促产业。针对对口地区农产品规模小、附加值低的状况,台州引导浙商赴对口地区建立5个农业产业园,开展农业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品质化提升。
  无论是川西高原还是川东北浅丘,协作受援效果正在凸显:在阆中市,台州市温岭市先后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持续巩固提升阆中市油橄榄园区配套设施,当地橄榄油产业正日益提质、增效、成体系;在甘孜州色达县,台州市椒江区对口援建的牦牛现代农业基地和44套标准化家庭牧场,为当地建立“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式高原牦牛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援建样板;在甘孜州甘孜县,台州市路桥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市场平台、各类展会展销平台优势,助力当地优势农特产品和特色工艺品打开销路……
  据统计,截至9月底,台州企业在对口地区建设帮扶项目260个(含帮扶车间)。其中,今年新招引瑞博服饰等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对口地区,预计每年为当地增加税收超2000万元,新增就近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
  台州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建立自查、核查、考核等制度,在各县(市、区)及前方工作组逐个梳理自查的基础上,再组织力量赴协作地区开展实地核查工作,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将对口工作全力抓好抓紧抓实。

造血

稳岗就业拓增收
  日前,在甘孜州新龙县,台州市黄岩区举办了两场线上招聘会,通过“云招聘”平台,为当地20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甘孜州炉霍县,台州市玉环市开展农牧民互联网销售技能免费培训,培育农特产品致富带头人54名,帮带50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逐步实现了援建工作由“富口袋向富脑袋”的转变。
  同样,在川东北的南充市嘉陵区,台州市临海市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线上线下招聘会20余场,进场招聘企业超过200家,提供岗位15000余个,实现了2123人就业。
  置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围绕提升脱贫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一套台州援建“组合拳”打出——
  劳务培训提技能。根据对口地区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台州与对口地区联合开展培训活动,提升脱贫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今年以来,台州共开设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400期,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近3万人。
  教育帮扶塑意识。台州与对口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细化培训方案,采取“2+1”教育模式(在当地学习2年、在台州实习1年),帮助近400名脱贫家庭学生赴台州实习。
  爱心岗位来兜底。台州引导台州帮扶企业助力对口地区建设近50个帮扶车间,吸纳近20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00多人)就业,带动每人每月增收1500—5000元。
  同时,台州开发了不限学历、不限技术、不限年龄、不限性别的“四不限”爱心岗位近百个,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劳动力。
  一组数据看成效:通过稳岗就业,台州在四川对口地区帮助17.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2.3万人)实现就业。其中,着力引导对口地区群众在鞋帽加工、经济作物种植、乡村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就业,劳务人员月均增收超3000元。
  目前,在台州对口帮扶下,越来越多对口地区群众通过勤劳的双手,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暖心

民生事业增福祉
  今年,台州选派3名校长、15位老师到甘孜州康北民族高级中学、甘孜县民族中学、炉霍县中学3所学校挂职,开展师徒结对、教学项目化、阅读推广等活动,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以来,受援学校借鉴台州市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内涵式发展稳步前行,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自浙川新一轮对口帮扶结对以来,台州市为南充市、甘孜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南充市嘉陵区,台州市临海市援建的嘉陵区安平镇中心卫生院新大楼日前投入使用,惠及当地4个乡镇15万余群众。
  在阆中市,台州市温岭市投入项目资金实施阆中市脑瘫儿童康复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升级改造了康复环境,建成水疗室、活动室等,改善了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条件。
  在甘孜州色达县,台州市椒江区分4年援建的色达县第二中学项目,将于202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解决1800名初中学生集中就学问题。
  在甘孜州新龙县,台州市黄岩区计划5年实施教育类援建项目3个,全力促进新龙教育基础设施改善。
  在甘孜州甘孜县,台州市路桥区分4年投资援建甘孜县第二自来水厂,该项目将于2023年8月建成投用,全县近5万群众受益。
  在甘孜州炉霍县,台州市玉环市投入援建资金建设炉霍县第三完全小学,建成后能满足1600多名学生就学,第一批学生预计将于2024年9月入学。
  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一所所新医院正在点燃病人康复希望,一座座新学校正在托起一个个新梦想,一处处新自来水厂正在浸润每一处心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相侔,誓以山海共情。从天台山下到嘉陵江畔与雪域高原,新一轮浙川对口帮扶工作,正让台州市对口地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台州市椒江区:聚焦补短板 支援见成效
  2021年6月以来,椒江区聚焦民生为色达补短板,对口支援成效日益显现。
  聚焦牦牛产业,助力“牧业振兴”。投入7500万元建设牦牛现代农业基地和产业项目,投入1000万元建设44套标准化家庭牧场,探索建立“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链式高原牦牛产业发展模式。
  聚焦教育短板,强化教育协作。投入8500万元援建色达县第二中学,解决1800名初中学生集中就学问题;创新实施职业教育就业一体化项目,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办学,选派20名色达青少年赴椒江学习就业。
  聚焦医疗短板,强化数字赋能。结合色达县高原病防治需要,投入800万元建设具备数字化功能的县医疗卫生业务培训中心。通过改造翁达卫生院现有B超设备,利用5G赋能,打通了“医疗天路”,缓解牧民“看病难”。

台州市黄岩区:公益帮扶 情暖甘孜新龙
  在援建工作中,黄岩工作队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口支援工作,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为爱行走”“暖冬行动”等社会公益帮扶活动,共募集各类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达1029万元,使受帮扶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黄岩温度”。
  2021年,黄岩区对口支援新龙县的教师杨丹看到新龙贫困孩子缺少过冬的保暖用品,短短一个下午就筹集18.2万元现金,并建立了一支由20位爱心妈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购买新龙当地孩子和学校急需的大量学习生活用品,并组织动员爱心妈妈志愿公益团队开展公益捐赠活动,为大山里的孩子带去冬日的温暖。
  2022年,已经结束挂职的杨丹仍然心系雪域高原,挂念那里的孩子。8月,已经返回浙江的杨丹老师继续募集了1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帮助新龙县5所小学1500多名学生购买校服及学习用品,并在10月发放到学生手中。

台州市路桥区:将援建资金用在“刀刃上”
  路桥区聚焦人心凝聚,在改善民生上发力,将援建资金用在“刀刃上”,打造一批关系长远的民生实事项目,受到甘孜县群众的欢迎。如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甘孜县第二自来水厂项目,是四川省单体建设工程浙江援助金额最多的项目之一,将彻底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水荒”,全县近5万群众将受益。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质,将位于县城中心的原康巴宾馆和停车场,改建成甘孜县图书馆和民族团结广场(罗布林广场),目前罗布林广场已建成投用,成为群众日常跳锅庄的“网红打卡点”。投资打造呷拉乡柯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服务节点打造、柯多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该村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台州市临海市: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临海市助力嘉陵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产业发展上,聚焦桑茶、柑橘、花椒等优势产业,谋划实施智能分选、冷链保鲜、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目前,粮油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七宝寺花椒烘干和冷藏中心项目等大型项目均已建成投用。
  在民生改善上,将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农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临海市援建医院——嘉陵区安平镇中心卫生院项目,是目前临海市援建单体投资最大的民生项目,惠及当地15万余群众,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引入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嘉陵区弥陀院村率先启动实施,打造一批以点带面、可看可学的优秀成果和示范案例,提升南充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台州市温岭市:为特殊群体打造“三个家园”
  立足建设残疾人成长家园、奋斗家园、阳光家园“三个家园”,温岭市凝聚各方力量,有力促进阆中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得到了省、市高度肯定,并作为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上报国家乡村振兴局。
  挖掘培育培训深度,建设“成长家园”。打造“一站式”培训基地,开展“精准式”分类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3300余人次,显著提升残疾人生产技能。拓展就业创业广度,建设“奋斗家园”。打造“阆苑善坊”残疾人手工编织基地,就近吸纳农村残疾人就业15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300多元,保障30多户残疾人家庭实现稳定收入;培育残疾人致富带头人,有效发挥残疾人先进典型激励带动作用。提升康养托养温度,建设“阳光家园”。先后投资650余万元建设完善特教学校、儿童脑瘫康复中心、残疾人之家,助力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养等事业发展。

台州市玉环市:打造对口支援产业新样板
  玉环市立足炉霍县资源优势,瞄准现代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方向,投入浙江援建资金6350万元,整合俄色茶产业提升项目、冬春季蔬菜保供基地、川西苗木基地等援建项目,在虾拉沱镇集中打造浙江援建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玉环市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作用,为该示范园区注入发展新动能。2021年以来,玉环市相继为俄色茶产业提升项目、冬春季蔬菜保供基地分别投入援建资金1450万元、2200万元。随着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如今俄色中药饮片、俄色茶饮等相继上市,各类新鲜蔬果远销浙江、成都等地。
  随着援建产业项目接连建成投用,为当地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如通过援建车间、职业培训等方式,带动1000余名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