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亮相新闻中心,外国记者为何忍不住高唱《成都》?

特刊亮相新闻中心,外国记者为何忍不住高唱《成都》?

发布时间:2023-10-18 来源:四川国际传播中心 记者:李黎 汤晨 责编:顿珠曲珍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亮相论坛新闻中心的《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10月特刊引起多国记者兴趣,多名外媒记者翻阅特刊并给予高度评价。

 

荷兰记者 Huijgen

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埃塞俄比亚新闻通讯社的记者Tiru看到特刊非常惊喜,其中关于中国内燃机车组出口非洲,改善了当地出行方式的报道让她深有感触。Tiru说道:“自从2018年中埃塞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到埃塞俄比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携手埃塞俄比亚部分城市开展工业园区的合作,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埃塞俄比亚记者Tiru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记者与来自巴基斯坦的记者Ali Abbas交流时,他深情地哼唱起了《成都》。一个多月前,Ali和同事前往四川成都,四川人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Ali说:“当四川的朋友得知我来自巴基斯坦后,热情直呼我‘巴铁巴铁’!难以想象我和他们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交流了一个半小时。”后来,Ali还收到了礼物——一盒签字笔。Ali说,礼物虽小但是他倍感温暖,他想用这盒笔,将中国人民的亲切友好,以及中巴人民民心相通的故事记录下来,讲给更多巴基斯坦读者听。当Ali在特刊上看到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的照片时,他感慨道:“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基建项目在巴基斯坦落地,现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巴基斯坦记者Ali

来自俄罗斯RT国际频道的记者谭雅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用亲身经历告诉记者,以前学习中文时,自己只能通过识字卡学习中文,而现在,有很多对中文感兴趣的俄罗斯学生,他们会聚在由中国人开的火锅店、烧烤店里交流,学习效率更高。“对很多俄罗斯人来说,他们很关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如何进一步深化对接与合作。”

 

俄罗斯记者谭雅

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多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记者们纷纷表示,他们都感受到这十年间,自己家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五通”故事不断发生,人民生活也在不断变好。

 

尼日利亚记者Timochoji和本刊记者

记者在高峰论坛现场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他是此次特刊的访谈专家之一。王义桅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建设上的成就。“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本质是通过基建带动其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走廊、经济合作园区等共同发展。跨区域、跨大洲的连通,会带来1+1大于2的效果,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

“一带一路”,恰逢其“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10月特刊以十年为跨度,讲述了10个丝路故事,访谈了10位专家学者,内容覆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的背后,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谱写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民心相通的新篇章,也让世界看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