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花盛开 “石榴赞歌”响云霄——理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侧记

民族团结花盛开 “石榴赞歌”响云霄——理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侧记

发布时间:2024-09-30 来源:阿坝日报 记者:陈科 汪梅 责编:顿珠曲珍

这里各族儿女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这里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连心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这里就是素有“藏羌走廊、吉祥谷地、理想之县”美誉的理县。

近年来,理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实践,构筑全县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藏羌走廊上的“石榴赞歌”越唱越响亮。

民族团结+优秀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端午节期间,甘堡乡 “辫子魂·端午祭”活动热闹非凡,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赏表演、点雄黄、品粽子,共同体验传统佳节理县别样的文化内涵与魅力。

近年来,理县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教育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和品质。

——创新开展“清明节·生态文明教育”“端午节·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拓展“红叶温泉冰雪季”内涵,若木纽、花儿纳吉、夬儒节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旅互动深度融合,每年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实现创收上千万元。

——挖掘传承羊皮鼓舞、博巴森根等传统文化资源,羌年、博巴森根等1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117名非遗传承人默默耕耘,为理县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添砖加瓦。

——完成63个村文化活动阵地规范提升建设,老百姓足不出村便可享受读书观影、跳舞健身等优质服务,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助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理县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杂谷脑镇官田村,糖心苹果示范基地、高山樱桃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打响了农特产品品牌,还极大地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如今,官田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约90%的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

近年来,理县做优生态农业升级版,助农增收致富。通过“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品蔬菜和特色高端水果等生态农业,打造大白菜、甜樱桃、冰糖心苹果、卡子核桃“吉祥四宝”特色农产品品牌。

同时,做精乡村振兴试验田,实施“洁美理县”行动,全面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最美317线示范带建设和示范乡村打造,加快构建贯通全域的优美生态廊道、民族团结廊道。

薛城镇甲米村、较场村等地的农文旅振兴示范村建设如火如荼,桃源佳山等景区更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在守望相助中,理县各族干部群众品尝到了“民族团结”的香甜果实。

民族团结+对口支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县坚持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对口支援结合起来,在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商贸流通、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人才技术等方面建立起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各级各地帮联单位紧盯理县藏羌儿女之盼,真抓实干、各扬其长。

温州“光明行”眼科专家团队为理县300余名患者免费开展白内障筛查,成功完成74例白内障手术;

朴头镇一颗印村与乐清市签订“西牛东送”消费帮扶和产业合作项目,集资户年增收25万元,“西牛东送”“西菜东调”让优质农畜产品“出山进城”,让藏乡羌寨有了新的经济收益增长点;

遂宁市第七批结对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各自行业领域、岗位优势,先后联系27家社会组织和企业赴理县开展公益助学、文化交流、产品推广等活动,捐赠现金8万元,购买产品30余万元,达成企业合作协议1份、中长期代销合同4份。

……

如今,在理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民族团结的花朵正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截至目前,理县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5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单位128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一座座“产业美、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民族村寨在藏羌走廊正绽放出“团结幸福之花”。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如今的理县,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藏羌走廊上的“石榴赞歌”也愈发响亮。